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学生第114期」

九十年代,甜美生活

 

下列文章是原有网页内容的精华,尤其粗字体的内容。

 

* 文章内容虽是九十代的作品,却十分适用于今天的二十世纪,也尽数写出了香港真实的一面!!请整篇细看尤其全文最后的二个段落

 

我们追求的都是…

 

我们的生活甜美吗?

 

大学生就是一个甜美的身份,有书读、有grant-loan、有part-time做、有friend、有拖拍、有前途。

 

为甚么要读大学?

 

「找份好工,赚多些钱。」

 

为甚么要赚钱?

 

为了过舒适的生活。生活无忧,置业安居,成家立室,一仔一女。然后那些仔女,又会成为大学生。说到这里,便浮现出那些保险广告、楼盘广告、盈富基金广告和强积金广告:

 

父亲:「我个仔要读最好既大学。」广告里那个「仔」才几岁而已。

 

两夫妇:「呢个年纪,应该享受一下人生。」广告里的两夫妇已经白发苍苍。

 

我们追求的甜美生活是不是就是这些呢?渐渐我们发觉:好闷好闷。

 

我们想做稿题,「倾」甚么最「甜美生活」,好像好好玩,但讲来讲去,都是十年前讲过的「四仔」主义(屋仔、车仔、人仔、狗仔…)。渐渐我们发觉:好闷好闷。

 

我们是一些很闷的人,做了一个很闷的稿题,假如你会看下去,证明你其实也很闷。

 

1. 甜美生活之豪

 

 

a. 「豪」是一种感觉。

 

虽然你家只有几百呎,但若有一个几万呎的住客会所,就会觉得「自己屋企都几豪」。若你居住的屋苑叫做「帝xx」、「豪xx」,就更感到特别豪;虽然可能「帝x园」在半山,「x帝轩」在天水围。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勉强沾染了少少「豪」的味道,就感觉很好了

 

真正的富豪生活:住山顶,望维港。出入酒店,得闲去乡村俱乐部打golf,长假期坐邮轮渡假;或到米兰、巴黎买超值名牌

 

很多香港人都有机会过的「豪华」生活:住马鞍山,望吐露港填海区未来科学园,屋企有酒店式大堂、电梯及浴室。也会趁黄金海岸特价「去住番晚兼且食buffet」。得闲到住客会所游泳,长周末都可以「考虑o下」坐狮子星号去海南岛,去超值美加团时顺道去fashion outlet扫货

 

b. 豪华会所

 

自九十年代起,豪华会所成为了所有新型屋苑的必有设施。

 

一个象样的豪华会所除「例牌」的泳池、网球场外,发展商还费尽心思,要突破其它屋苑,最update的新设施,包括室内滑雪场、保龄球场、THX影院、红酒收藏库、计算机仿真哥尔夫球场、日式风吕等等。听来异常吸引,今人跃跃欲试,亦让住客带亲友参观新居时,多一个「景点」。不过住客入伙后,才发现那些设施「得啖笑」,例如保龄球场只得四条球道供上万住客「轮候」,室内滑雪和在家打游戏机差不多

 

很多住客平日忙于工作,假日各设施又要预约而且太拥挤,所以除新入伙时凑凑热闹外,很多住客其实甚少享用其「尊贵享受」。

 

c. 云石浴室

 

新建住宅的浴室大都采用云石,大大的镜,水龙头、厕纸架、毛巾架等,都配合得当。曾几何时,这是大家去旅行时,住星级酒店的浴室格局。从前,久不久享受一下酒店的设施都感到「几豪」,但现在酒店搬到家,是为了舒适吗?有时会怀念以前白色磁砖的纯朴吗?

 

d. 落地玻璃

 

无论是座落那一区的「豪宅」,都少不了落地玻璃。真正的豪宅固然「一览维港景色」,但事实上,绝大部份有落地玻璃的「豪宅」都只有望街、望填海区,甚至望对面屋的落地玻璃。

 

e. 「豪」可以保值

 

香港人买「豪宅」、并不一定是求一个舒适的环境,而是要一个保值的单位。要保值,要在各方面增值。越「豪」价值越高。而所谓的「豪」都不外乎以上提过的几个标准,这些标准和建立一个舒适的家可以完全没有关系,只求「豪」,只求值钱。

 

 

2. 晚晚都鱼翅捞饭、食象拔刺身、鲍鱼、龙虾

 

不是讲笑,香港人真的吃得很「豪」。

 

而香港人正「叻」的是把本来「豪」的东西大众化,「元禄」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原本应该在「水车屋」享用的高级日本料理,变成「学生哥」都「食得起」的午餐。

 

香港人又喜欢将一些平价的东西「豪化」。现在不少街头小食,一经大酒店或著名食府采用,迅即升价百倍。「糖朝」将几蚊一碗的糖水,变成一种高档品味。「金龙船」则将茶楼的一蛊几味改头换面,成了造型精巧细致的点心。

 

3. 一生起码豪一次,超级豪华海上假期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这句广告口号,相信有不少人也「豪」过一次。上邮轮,以前是梦想。邮轮的目的地不是加勒比海,就是阿拉斯加,很多人「谂都唔敢谂」。若有人坐过邮轮渡假,他可能可以炫耀一世

 

自从双鱼星号出现,这种富豪生活竟然可以真正实现:虽然,双鱼星号的目的地通常都是附近公海,最远到海南岛、越南。但富豪生活最低只需$100,便可实现,而且还可以星期五影上船,星期六落船,确是一种价钱合宜,方便快捷的海上豪华假期。

 

4. TASTE



香港人的美好生活,绝不止于吃得饱、穿得暖,我们还要有品味、有格调…

 

5. IKEA GOD HERE INSIDE

 

有人说是因为物极必反,在信息爆炸、眼花撩乱的香港,我们都渴望简单生活。

 

近来家居精品店不断涌现,追求简单的设计、讲究生活情调是这类店铺的共通点。IKEA可说是家俬店铺的改革者,由大大件的家俬到日用品以至小饰物一应俱全,将店铺布置成一个个场景,家俬店提供的不只是一件、两件的家俬,而是一套套诱人的生活模式。G.O.D. 的中文名「住好D」反映了我们逛这些店铺的心态。怎样能「住好D」?躺在布料沙发上,香熏扑鼻……让我们来买下这种生活吧!

 

6. 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在一片环保热之中兴起,提倡的是简约精神与乡土气息,迎合城市人反朴归真心态。我们身上都太多牌子,便想朴素一下,追求一个「没有品牌」的品牌。我们愿意付出高价买一个「单纯」的纸皮箱,因为买的不只是一个纸皮箱,而是环保、简朴兼且有品味的象征。

 

7. Loft

 

Loft曾经是明星、明流喜爱购物的地方,卖的是高档货。一般学生、低收入的人也买不起里面的货物,但偶然也有一些小精品的价格较低,例如百多元一迭信纸,便如获至宝,买来沾染一下「高格调」的气息。

 

8. 「包头」

 

九十年代初曾有一股「包头热」,一众明星如梁朝伟、任达华都扎起头巾。「包头」的人会视为艺术家、desinger、不羁、有性格。但当「你又包、我又包、全世界都包起个头」,「包头」还算不算有个性?

 

9. 红酒

 

饮红酒可以是休闲的享受,也可以是高尚的潮流,品尝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产品,判断自己的喜好,还可以阅读有关饮红酒学问的「参考书」,作为理论根据。不过,大部份人都没有这样的时间和「心机」,可是又要赶潮流,于是「系唔系都买番枝」,见特价推介就叫,又或者「有你无你」总之叫最贵的,大概错不了。

 

10. WHAT IS TASTE

 

同一件衫,王菲着可能有taste,你着可能系屎。同一条裤,今日着人o地会赞你有taste,听日着佢会话你屎。既然taste是如此虚无飘缈,为何每天也会有不同的人告诉我们食乜野+买乜野+做乜野+听乜野+着乜野=你有taste

 

11. 炒炒炒,炒起全香港

 

有话想说

 

一个物化的地方,人与商品谁分得清?从炒楼、炒股票、炒的士牌、炒邮票,到炒名星咭、电话咭、他妈哥池、波鞋,从成人到儿童,只要有价,就有人收购抢购,传媒渲染报道,有人跟风图利,但所有人都想不劳而获,都想以赌徒的心态「赚快钱」;有时候我们会想,大家是否在玩着一个自欺欺人的游戏呢?明知那样的物品是绝对值不了这个价钱的,然而所有人都掩耳替目地认同,结果是大有大炒,小有小炒。不过也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炒楼、炒股票叫投资,炒邮票、公仔却是贪小便宜。但无论如何,大家仍会甘之如饴,因为我们坚信,只有炒炒炒,才是发达的不二法门。

 

12. 民无立锥之地—楼加筹等于炒

 

地产在香港是一个不灭的神话,说九十年代香港人的炒楼方式已经颠狂,虽不中亦不远也!

 

帝庭园楼盘发售超额认购百多倍,而取得楼筹的一转手已赚了百多万,海怡半岛的一个车位竟然超过一百万,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右玩着一个稳赢的游戏,结果却被游戏「玩返转头」,一场金融风暴,多小人炒损了手脚,我们的字汇中多了一个新名词「负资产」。

 

有人团积居奇,有人甘之如饴,大家都在努力将楼价托高、托高………,而真正的用家呢?却只能望门兴叹!而最大的得益者不过是几个可以翻手为云覆为雨的大地产商。

 

13. 阿婆也疯狂—银仔游戏

 

「九七」对香港人来说,不单是政冶名词,也是发财的好机会,女王头硬弊顿时成了抢手货,一时间连阿婆也加入战圈,硬弊商店如雨后春笋,银行柜台日日水泄不通,聚沙成河,积少成多,香港人大小通杀。

 

14. 小小世界—集邮恶梦

 

小小一张邮票有何价值?相信九七回归前后的炒家可以从容地回答这个问题,当然绝不会是它背后冠冕堂皇的文化理由!一张皇冠小全张,由于有价,一日之内可以由11千人买走25万张,试问世上谁与争锋。

 

炒楼、炒筹、炒邮票、银仔,都需要「大本钱」,那是成人的玩意,小孩玩不起,可是他们负担得起买玩具,于是玩具也成为炒的对象,炒风无远弗近。

 

15. 闪咭风光——小孩也战江湖

 

闪咭热潮始于九一年,当时以日本的卡通人物如龙珠、高达、和美少女咭为主,其后《YES》杂志大量印制香港明星咭,商人则将花样百出的闪咭放入咭机售卖,一时间,学校、商场处处皆是小孩子交易的乐土。

 

16. 他妈哥池——成人游戏的延续

 

电子宠物热潮于九六年席卷全香港,小小一只电子游戏机居然炒至1500元。然而这只不过是成年人玩意的延续罢了!炒卖热潮由成人发起,而传媒则在旁推波助澜、渲染夸大,商人乐于从中取利,是后小孩子也受不了诱惑「炒埋一份」,如此看来,青少年不过是克绍箕裘而已。

 

17. 不再童真——史诺比效应

 

九八年的香港炒风对一只卡通玩具垂青,麦当劳门外车水马龙的壮观景象相信大家仍然记忆犹新吧﹗ 有人捱更抵夜、有人无惧身形暴涨、有人昏倒、有人发狂……

 

大家谈的不再是玩具本身,而是背后所代表的一连串数字︰十倍、二十倍……,于是老老幼幼愿意为它忘形、为它颠狂。商人则「再接再厉」,什么史诺比第二代、hello kitty……陆续登场,香港人,请继续捧场﹗

 

18. 北上

 

前言

 

不要以为美好生活一定要「够豪」、「有品味」,其实「平」亦是大家所追求的。在香港生活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地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为钱币,做奴隶」,因此,可以用较便宜的价钱,买到生活必须的衣、食和住,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香港的生活指数低不到哪里去,这就造就了香港人北上消费、买楼,甚至「平平地」就可以包起一位年轻貌美的二奶,享受「齐人之福」。

 

19. 去看大陆楼盘展销会

 

九三、九四年的大陆楼盘热潮,一浪接一浪,发展商为推销其楼盘,不惜大洒金钱,除了频频于报章卖全版彩色广告外,展销会更是逢五、六、日就会在酒店举行,连酒楼食肆也用上了,大字标题「一餐饭的价钱就可以供一层楼」。

 

展销会的确很吸引,单是便宜的价钱,便已经可以纾媛香港楼价高对我们的心理压力,再看看其优惠多多 (送全屋豪华家俬、送房车、送旺铺),和一幅幅如梦似幻的插图和模型,难怪会人头涌涌了。就是这种「可以买平楼」的感觉,令香港人觉得美好。

 

20. 去包二奶

 

请先看看以下的资料:

 

港人在大陆包二奶的问题,在九四年开始白热化,香港妇女中心的妇女热线,在九四至九五年财政年度所收到的电话,就有八成都是关于大陆婚外情的求助个案(四百有十三个),九五至九六年度更上升百分之五(五百二十个)

 

自从港人在内地包二奶成风,帮「大婆」查老公在内地是否金屋藏娇,已成了私家侦探社的一项重要业务。……深圳是包二奶的热门地点。(摘自《壹周刊》 320)

 

似乎包二奶真的是男人们的甜美生活,是因为「近」?因为「平」?或者是因为「靓」?

 

21. Shopping

 

到深圳购物和玩乐,是近两年的潮流,有些人更会一周北上两三次,吸引的地方是一个「平」字。「平」真的很有吸引力。

 

不少人会有这个感觉:「少少钱买多多野,仲有价讲,好有满足感」。近年香港经济低迷,想疯狂购物是没有可能的了,但到深圳,无论买甚么、玩甚么,都比香港的便宜。姑勿论货品和服务的质素,单是「买到平野」就足以成为我们的美好生活。

 

「甜美生活后记」

 

I. Lala的后记

 

  做这条稿题时,常常想起黄耀明的歌「甜美生活」,还有歌词隐含的讽刺意味,大家追求的「甜美生活」是如此局限和单一化。

 

  问一个朋友,觉得什么是甜美生活,她简单的答:「开心的日子比不开心的多。」是的,开心是那么要紧﹗然而,我们总不自觉地跌入所谓「甜美生活」的追逐中,然后,当我们拥有一张荣誉毕业证书、一家豪宅、一辆平治、一本美国护照、一份专业而年薪过百万的「好」工……我们才发觉我们并不快乐。因为在自己还没有想清楚什么才是「甜美生活」以前,我们就已起步,去追逐别人告诉我们的「甜美生活」。

 

  在这一个熬夜赶稿的晚上,各庄员要为「九十年代甜美生活」作结,写下自己理想中的甜美生活。而我深愿我的「甜美生活」是在往后的日子里能拥有充足睡眠。

 

II. 怨怨的后记

 

  其实我觉得生活没有甚么甜美不甜美的,最重要就是活着,除非我可以自己一个生活,否则生活的方式始终有限,在我们的社会里,选择已经不多,对「甜美生活」的定义更是狭窄,体积只等于一块方糖,一口便可以吃掉。

 

III. 陈慧的后记

 

  我的甜美生活是在美国住,在大学图书馆工作,驾德国车,假期驾车」周围去。无错,「我好崇洋」。但我有想过我崇的「洋」是甚么「洋」。

 

  过度的简化,没有经过质疑的相信,会使人得到最简单直接的幸福。或许有人满足于这样的一种幸福,有人不。其实也不打紧,幸福是一种个人感受。如果你临睡前问问自己,仍然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幸福,实在应该恭喜你。

 

  梁款这句话最到肉:「家居理想有时真像一个大笼牢,只是内里的野兽大都裂嘴而笑。」(《文化拉扯》 )

 

VI. 小块的后记

 

  我想每个星期五踏自行车回家,沿途看看吐露港的风景,哼着歌,踏至满身臭汗,回到家里洗个澡,刚好是晚饭时间。饭后,妈妈给我按摩。简直是帝皇级享受。

 

  我想去外国读书,但有很多顾虑。有个教授说:「想做无话做唔到。」我真的相信,我们随时可以过我们想过的生活,问题只是想不想。

 

V. 阿彼的后记

 

  其实我觉得我们好像是在批判一些东西,也可以说是在「发嗡风」。这些社会潮流,根本我们都会做的啦!

 

  我喜欢上丽星邮轮、喜欢北上罗湖「扫平货」、喜欢买有住客会所的楼、也拿了BNO……一切都和大家没有分别。

 

  只不过做这稿题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些喜好没有必要改变,不过如果想想这样东西其实对自己「有几正」,再去接受,也许会更「甜」一些,将来也不容易后悔。

 

 有时又觉得不必太执着于自己的「甜美生活」要与众不同,与众不同也不一定就好。一切的生活方式,只要有自己赋予的意义,哪怕N个人都和自己一样。

 

VI. 阿见的后记

 

  甜美生活原来的标题叫「理想生活」,我们将许多代表性的东西描绘了出来,方才发觉,十居其九是物质方面的。究竟是我们缺乏创意,想象不出精神方面的象征物,还是我们也未能逃出世俗之见,自己一样跑不出「拜金」的框框。

 

  所谓「甜美生活」不过是在追求一种感觉,一种豪华、或者叫「品味」的生活模式。

 

  生与死皆赤条条来去,唯有这中间的岁月,我们得背负着所有的欲望,用尽一生的精力去追求,一生忙碌,却为了一种叫「悠闲」的生活,岂非讽刺!

 

VII. 村前的后记

 

  当你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发现我们写下的甜美生活都是那么物质化。或许会嗤之以鼻,说句不敢苟同。那么我会多谢你,多谢你认为我们的世界可以不是只是有物质,我们对生活的期望也包括了精神上的满足。

 

  自己理想中的美满生活其实很简单,有关心自己的家人,对我嘘寒问暖;与好友相聚一堂,闲来风花雪月。能时常保持心境的平和,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而独其身之余,也希望这世上无战争,人人生活安康。就算没楼没车,没名誉地位,也无所谓。  这似乎比追求物质的生活更难以达成,但这的确是我理想中的甜美生活。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