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鐵與血之德意志帝國建立

 

大普魯士

雖然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拒絕接受「革命的」皇冠, 可是有實現「大普魯士」的野心, 於1850年初建立「德意志聯盟」

(Desutsche Union). 面臨挑戰的奧國決心恢復維也納時代的「德意志領邦同盟」(Deutscher Bund), 於是向普王 要求把整個

哈布斯堡王室的奧地利,匈牙利,意大利,南斯拉夫帶進德意志領邦同盟, 試圖實現以維也納為中心的多民族的中歐帝國,

正如奧國總理史瓦森貝格所言:「先削弱(普魯士), 再幹掉!」. 俄國亦不願與大普魯士為鄰, 大力支持奧國, 向普魯士施以

戰爭威脅. 最後普王同意恢復奧國領導下的德意志領邦同盟並共同處理史雷斯威-霍爾斯坦的治理問題, 於1850年11月29

日簽署「歐爾米茨條約」.

 

俾斯麥登場

不平等的歐爾米茨條約條約引起普魯士全國上下憤怒, 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卻舉手贊成, 因為其清楚意識到普魯士

在外交, 軍事上均處於弱勢, 此刻要以和為貴. 1850年12月3日俾斯麥以議員身份在普魯士領邦議會發表演講, 審時度勢. 1851年5月,

德意志領邦同議盟會在法蘭克福重開之際, 俾斯麥獲普王任命為普國的常駐代表與奧國周旋, 並與俄國靠攏孤立奧國. 1853年俄國

向奧斯曼帝國要求保護其境內的東正教教徒, 土耳其拒絕後 俄國出兵引發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 1853-1856). 奧地利因為

巴爾幹的利益與英國, 法國共同支持土耳其之際, 普魯士在俾斯麥的建 議下嚴守中立, 使普國與俄國的關係變好, 相反奧國與俄國

關係惡化. 戰後英,法兩國向俄國修好, 奧國日趨被孤立. 同時,皮德蒙特-薩丁尼亞王國趁奧國弱勢時蠢蠢欲動, 進行義大利的統一

運動. 後來, 俾斯麥認為普國與奧國在將來只有決戰的見解, 震驚普國當局, 俾斯麥於1859年被調往聖彼得堡擔當俄國公使. 結果俾

斯麥卻趁機與沙皇建立友誼進一步瞭解俄國.

 

輕騎旅的衝鋒(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

1854年10月25日清晨, 克里米亞戰爭的巴拉克拉法(Battle of Balaclava)會戰中, 將領卡迪根伯爵(Earl of Cardigan)因傳令官出錯, 結果率領

其輕騎旅近700人「勇猛地」向俄軍衝鋒. 兩旁山谷上和前方的大量俄軍步兵和炮隊不停開火, 輕騎旅仍然勇往直前, 最後衝至俄軍

時被5000多名的俄國騎兵反擊, 撒退後的輕騎旅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戰力. 整個過程被戰地記者透過電報作史上第一次現場報導, 泰晤

士報(The times)於當晚向公眾發佈「輕騎旅的衝鋒」消息. 另外, 記者在該戰爭中第一次利用攝影技術記載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中,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1910)在英軍的野戰醫院工作並進行醫學研究, 戰後在倫敦創辦第一所護

士學校.

採用後膛栓式裝填的撞針式步槍及火炮, 電報信息, 鐵路運輸等相繼投入克里米亞戰爭, 規模更大傷亡更慘重的現代化戰爭正式登場.

 

臨危受命與鐵血演說

1857年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因中風而神經失常, 其弟威廉親王代王行政. 1861年普王逝世, 六十一歲的威廉親王繼位, 其因不願排

第五而從頭算起, 改稱威廉一世(Wilhelm I,1797-王1861-帝1871-1888). 但其為人保守, 優柔寡斷, 無所建樹, 更因進行「軍事改革」

試圖加強王權導至「憲政危機」, 在普魯士領邦議會擁有多數的自由主義份子及政府高官並不支持新任的普王甚至與之對立. 普

王在臨危之際, 陸軍部長羅恩向普王推薦俾斯麥. 1862年9月22日普王與俾斯麥會談後, 俾斯麥於第二天被任命為普魯士總理兼外長,

隨後在演說中斬釘截鐵表明:「普魯士需要的是權勢而不是自由主義, 當前的重大問題不能以演說及多數表決作解決, 這正是在

1848及1849年犯下的錯誤, 只有鐵與血.」俾斯麥認為普魯士加強軍事力量後才能與奧國一較高下, 同時向議會表明以統一國家為目

標, 毋謂再與國王及自己對立. 鐵血演說令普奧關係進一步緊張.

 

普魯士憲法中未表明國王與議會對立時的處理, 俾斯麥於是借國務為由進行軍事改革, 無視議會及興論, 甚至同時牽著普王的鼻子走,

一下子當「獨裁首相」達五年.

 

哥斯坦協議與普奧戰爭

1863年8月17日, 奧國皇帝弗朗茨 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 1830-1916)在法蘭克福舉行諸侯會議, 討論德意志領邦同盟的改組問題, 欲乘

機鞏固及擴大同盟體系從中削弱普魯士的影響力. 但是, 俾斯麥阻止普王威廉一世參加, 奧國的圈套落空. 同年丹麥新上任的國王斯汀

九世(Christian IX)把史雷斯威-霍爾斯坦併入丹麥, 無視之前於1848年與普,奧達成的協定. 普奧兩國在丹王拒絕收回成命後, 共同出兵遂

發生第二次德丹戰爭, 丹麥戰敗後簽議和約放棄史雷斯威-霍爾斯坦. 後來普奧於1865年達成哥斯坦協議(Gasteiner Konvention ), 普國管

理史雷斯威, 奧國則管理霍爾斯坦.

 

表面上普奧達到雙贏, 實際是奧國得到的史雷斯威不但遠離本國更完全在普國包圍之下, 普國則在北方取得優勢, 而且協議是俾斯麥與

奧國的一位公使達成. 當奧王不滿意協議, 認為始終未能決定該地主權所屬的問題及應交予德意志領邦同盟的議會解決. 俾斯麥卻借奧

國違反哥斯坦協議為名, 乘機派兵進佔史雷斯威為實並製造事端讓普奧的關係火上加油.

 

當時的俾斯麥積極爭取盟友, 在外交上孤立奧國. 早於1865年10月取得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中立」, 因為法王認為普奧交戰時普國

必敗, 屆時可以出手調停並索取報酬. 俄國與奧國因為爭奪巴爾幹鬧成水火不容, 英國因為加拿大問題而自顧不瑕, 而且普魯士並未破壞

歐洲的均勢而不會插手干涉. 普國於1866年4月與意大利締結為期3個月的軍事同盟. 當一切準備就緒, 同年6月, 俾斯麥要求採用直接, 平

等, 普選改革德意志領邦同盟再次挑釁奧國. 奧國動員德意志領邦同盟欲制裁普魯士的「非法行動」, 卻造成同盟南北分裂, 北部支持普

國; 南部則支持奧國, 同盟的分裂對俾新麥而言正中下懷, 奧國隨即失去大量反普勢力, 普國乘機宣佈退出同盟. 隨後普奧戰爭爆發, 處心

積慮的俾斯麥動用多年來建立的軍事力量打擊早被孤立的奧國.

 

1866年7月3日發生科尼戈雷茲會戰(Battle of Sadowa, Battle of Königgrätz), 十四萬人的普軍, 與九萬人的奧軍及二萬人的薩克森軍隊共十一萬人

的聯軍發生戰鬥. 普軍參謀長的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Helmuth Karl Bernhard von Moltke)初露鋒芒, 透過分進分擊實現外線作戰的殲

滅會戰. 3日的 前一晚, 普軍的三個軍團, 由左至右分別為易北軍團, 第二軍團及第一軍團, 分佈在長達三百公里以波西米亞(Bohemian)為向

的大圓弧上, 每軍團相隔一日行軍距離. 雖然聯軍集結後向前推進使普軍失去原有的集結地點, 但是聯軍行動緩慢未能發揮內線作戰優勢

打擊普軍. 結果普軍於科尼戈雷茲會師, 攻擊聯軍的側翼並迂迴其後方. 但是第一軍團與第二軍團之間的協調不良, 聯軍承受一定損失後成

功撒退. 普軍的死傷為一萬人, 聯軍則二萬五千人死傷及二萬人被俘, 決定了普國的勝利.

 

德雷賽針槍Dreyse Needle Gun, Zündnadelgewehr)

約翰.尼古拉斯.德雷賽(Johann Nikolaus Dreyse)於1848年完成後膛栓式裝填槍栓的設計, 普魯士當局測試後投入使用. 普奧戰爭期間, 雖然奧軍

的前膛裝填步槍擁有較遠的射程優勢, 但是其每分鐘2發的射速與德雷賽針槍的每分鐘10發相比, 普軍進入600米射程後瞬間彈如雨下火力壓

制奧軍. 而且普軍因後膛裝填能夠臥倒地上輕鬆裝填後射擊, 亦因步槍具有膛線提高命中精度.

 

奧國戰敗後, 普王及軍方要求乘勝追擊及割地賠款. 俾斯麥力排眾議指出見好就收, 不要破壞歐洲的均勢引起列強干預, 節外生枝. 普奧雙

方於1866年8月23日簽署「布拉格和約」(Peace of Prague), 奧國解散「德意志領邦同盟」並賠款四千萬普魯士金幣. 最終普魯士擴張領土, 吞

併幾個支持奧國的領邦及自由市法蘭克福, 普魯士的領土連成一氣; 奧國退出德意志, 普魯士成立「北德聯盟」由普魯士, 包括史雷斯威及

霍爾斯坦在內22個北方領邦組成. 南部支持奧國的, 但不成氣候的數個大領邦如薩克森(Saxony), 巴伐利亞(Bavaria),  符騰堡(Wurttemberg)等

則獲成立自己組織的權力.

 

帝國憲法

北德聯邦只是過渡性的組織, 但俾斯麥制訂的「帝國憲法」一直沿用到1918年. 「聯邦」的憲法稱「帝國憲法」, 議會稱「帝國議會」與

「聯邦議院」共用行使立法權, 最高行政長官稱「帝國首相」, 惟獨聯邦不是帝國, 普王暫時委屈一下稱為「聯邦主席」, 等待日後正名.

聯邦主席掌管軍事及外交大權, 有權宣布戒嚴或與聯邦議院一起解散議會防止議會與自己對立, 任命的帝國首相只對自己負責.

 

結果, 俾斯麥自1867年起出任「帝國首相」, 「聯邦議院」的議長, 普魯士的總理及外長, 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不過普王威廉一世沒有當

家作主, 當時世人戲稱俾斯麥為「俾斯麥王一世」.

 

盧森堡問題與艾姆斯急電

奧國戰敗後活動轉向東南, 不再打德意志的主意, 但法國卻取而代之. 1867年3月, 法皇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 1852-1870在位)向荷蘭國王

表示購買其屬下的盧森堡大公國. 盧森堡大公國曾為德意志領邦同盟成員, 但未加入北德聯邦, 首都有普國軍隊駐防. 荷蘭國王遂徵求普

國意見, 俾斯麥因應國內民族情緒高漲表示無意促成交易. 為免剌激法國, 問題交由英,法,普,俄,奧組成的國際議會處理, 結果盧森堡獲得

獨立而保持中立, 普國撒兵, 法國心有不甘但要放棄收賺. 俾斯麥對法國的態度是以和為貴, 但同時有備而戰.

 

1868年7月, 西班牙王位虛懸, 西班牙寫信予作為霍享佐倫王室的族長-普魯士王威廉一世, 建議其支系的里奧波親王繼位. 俾斯麥贊成與法

國西面的西班牙建立良好關系, 普王點頭同意. 1870年7月1日此消息傳開後, 大為震驚的法國政府認為法國有被夾擊的危機, 派出外使於同

月6及12日走訪在巴德 艾姆斯(Bad Ems)渡假的普王, 普王施展拖延戰術「獲得」里奧波親王放棄繼位的答覆, 但法使在13日咄咄迫人要求

普王親自宣佈及書面保證今後霍享佐倫王室成員不再繼承西班牙王位. 不滿的普王當晚拒絕接見法使, 並用電報把交談經過通知柏林的俾

斯麥, 並考慮是否應該在報上發表清息. 俾斯麥刪減更改電報, 加上:「當西班牙王國政府將霍享佐倫王室王儲放棄繼承的消息正式通知

法國帝國政府之後......」於是無理取鬧的法國自取其辱, 沉不住氣的法國政府於19日向普國「宣戰」. 不過當時的法國面臨內政問題重重,

外交上一籌莫展, 倉促進行戰爭, 與一直有所預備的普國交戰是無疑地自取玩火自焚的下場.

 

普法戰爭(Franco-Prussian War, 1870-1871)

戰爭開始時普軍參謀長毛奇把三個軍團集中在萊因河要塞後方, 以內線作戰的優勢防止法軍進入國境, 但是法軍動員緩慢讓普軍先動手.

當普軍在薩爾(Saarland)地區迂迥法軍側翼進行殲滅會戰的行動, 因為部分軍官恣意推進使法軍利用機會撤離而失敗後, 毛奇下令普軍向

巴黎推進切斷法軍退路, 並壓迫法軍往比利時邊境試圖重來殲滅會戰. 惟部分普軍指揮卻獨行獨斷, 麥克馬洪(MacMahon)指揮的法軍乘機

退往呂內維爾(luneville); 巴澤尼(Bazaine)指揮的法軍則往麥次(Metz)要塞方向撤退, 法軍遂分成兩部.

毛奇的指示為三個軍團進行大迴旋, 第一及第二軍團指向麥次, 第三軍團渡過摩塞爾河(Moselle). 當巴澤尼欲退往麥次,  第一及第二軍團

包圍於此; 退往凡爾登(Verdun), 第二軍團在麥次以南截斷其退路. 普軍與巴澤尼的部隊會戰數場後, 巴澤尼被趕入麥次要塞受包圍. 同時,

法國政府禁止麥克馬洪退守巴黎, 命令麥克馬洪東行靠攏麥次解救巴澤尼. 8月25日普軍發現麥克馬洪的部隊, 預計得知其企圖, 毛奇立即

命令普軍作史上有名的「毛奇大轉彎」, 一方面迫擊麥克馬洪, 另一方面窺視巴黎的動靜. 最後12萬人的麥克馬洪部隊於9月2日被20萬人

的普軍重重包圍於色當(Sedan), 法軍數次瘋狂地意圖突圍失敗後, 結果全軍投降, 隨同部隊出征的法皇拿破崙三世被俘.

 

夏塞波步槍(Chassepot gun)

法國軍方見識德雷賽針槍的優越性後, 由安托尼.阿爾方新.夏賽波(Antoine Alphonse Chassepot)設計出夏塞波步槍, 並於1866年開始裝備法軍. 但

法國的工廠生產效率低下,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時法軍卻面臨裝備不足, 縱使夏塞波步槍的射程為德雷賽針槍的兩倍達1200m, 而且命中精度

及穿透力更強. 後來, 德國的毛瑟(Mauser)兄弟對夏塞波步槍加以改良, 於1898年設計出風摩全球的Gewehr 98步槍.

克虜伯火炮(Krupp gun)

號稱火炮之王的阿爾佛萊德.克魯伯(Alfred Krupp)於1847年製造出三磅的鑄鐵(Cast steel)加農炮, 1851年在倫敦舉行的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簡稱Great Exhibition)中展示六磅的鑄鐵加農炮及重2000磅鋼制的大貝莎(Big Bertha)加農炮, 卻乏人問津訂貨. 但是克魯

伯對未來的軍事工程去向獨具慧眼, 持續把工廠的軍火收入投資於鑄鐵的生產, 甚至研製後膛裝填的鑄鐵火炮, 重量上比青銅或黃銅鑄造的火炮更輕,

後膛裝填有節省時間及提昇命中精度的效果. 1861年, 克虜伯生產的火炮開始暢領全球, 其品質優秀的鋼鐵軍工品亦然. 克魯伯於1867年在巴黎展出能

夠發射1000磅炮彈的「巨炮」, 其後送予普王威廉一世表示忠誠. 普法戰爭時, 克虜伯火炮殺傷法軍的數目遠越明顯落後的德雷賽針槍.

 

法皇投降後兩日, 9月4日, 巴黎的資產階級共和派及奧爾良派分子進行革命成立共和政權的國防政府, 繼續抵抗包圍巴黎的普軍. 但是巴黎的工人於9

月19日成立共產政權的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 並向國防政府及普軍戰鬥, 局勢演變成法國內戰及入侵法國的三方面的德法民族大混戰. 最後國防

政府與普軍達成協議, 共同殲滅巴黎公社, 法國進入第三共和.

 

德意志帝國建立

德意志南部各領邦在普法戰爭期間, 均全力支持北德聯邦. 打鐵趁熱的俾斯麥於同年(1870年)10至11月與南部領邦進行統一建國會談, 透過

威嚇, 賦予特權甚至「一國兩制」作利誘, 使南北實現統一. 最後, 俾斯麥與普王進行統一談判, 普王卻寧願當普魯士國王, 不願當皇帝而斷

送普魯士當千古罪人. 到典禮前1日, 1871年1月17日, 普王說:「明天是我一生中最不幸的日子, 我們要為普魯士送葬. 俾斯麥伯爵, 這都是

你的錯!」拒絕空銜的「德意志皇帝」, 要當「德國皇帝」. 但俾斯麥認為「德國皇帝」含有兼併奧地利(大德意志)的意味, 稱呼不當, 兩人

遂鬧僵起來.

 

1871年1月18日, 普王威廉一世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的明鏡廳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國, 成為首任皇帝, 德意志正式統一. 典禮期間, 巴登大公高呼

「皇帝威廉」萬歲解決稱呼問題. 典禮後, 皇帝對帝國首相俾斯麥不予理睬從旁走過, 只與其他將領握手道別離去.

 

上圖, 魏納爾(Anton von Werner)的油畫是虛構的, 身穿白色軍裝的俾斯麥宣讀登其詔書, 右前方巴登大公高呼「皇帝威廉」萬歲.

 

法國與德國於1871年5月10日簽署的法蘭克福條約, 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兩地予 德國, 俾斯麥認為法國終有

一天打算復仇雪恥, 德國利用兩地作為前哨監視法軍的行動; 同時法國在三年內賠款50億法朗, 換取德國自法國撒兵.

 

普魯士及其後的德國, 自1866年至1871年的領土擴張經過, 及在德意志較大的領邦的位置.

 

 

 

 

 

http://hk.geocities.com/katou_hk/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