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普魯士的改革與重振

普魯士在1807年至1812年期間進行的改革涉及政治, 經濟, 軍事各方面.

 

戰爭形態的轉變

 

18世紀君主專制國家的正規軍, 由規模不大完全聽命於君主的職業軍人所組成. 軍人從社會低下層人士中招募, 經過高度機械式訓練, 受極

嚴厲的紀律所控制防止出現逃兵, 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1740-1786在位, 史稱腓特烈大帝)曾指出要使士兵懼怕長官的鞭子甚於敵人的子彈,

因此軍隊的維持與補充是昂貴並且耗時, 從中影響當時的戰爭形態, 統帥不會主動與敵人進行決定性會戰, 憑著切斷敵人的補給線,後勤,攻

下要塞等行動令對方屈服, 避免軍力大量損失讓其他人有機可乘.

 

但是自法國大革命有了轉變. 法國國會在1793年通過「普遍徵兵法」法案, 內容可簡化為「全兵皆兵」, 帶來的意義是「總體戰」(Total War),

戰爭不再是君主之間的鬥爭, 升級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雙方國民全面鬥爭. 當時的法國國民在「自由,平等,博愛」思想下擁軍參戰, 以往的軍

隊問題迎刃而解, 充裕的人力資源使軍隊規模更龐大而且兵源獲取, 榮譽感與使命感使部隊的效率與戰力相應地提升. 彈藥及武備的大規模

量產後, 統帥可以利用大軍隊進行更大規模, 更激烈的戰爭.

 

拿破崙的戰爭思想

 

最好的士兵需要最好的統帥. 拿破崙在革命戰爭時沒有墨守成規, 相反表現出個人的軍事見解, 利用新式軍隊進行新的作戰方式 , 主動進行決

定性的殲滅會戰 - 利用會戰把對方的主力部隊悉數消滅. 拿破崙的戰爭思想有三重點 - 重視會戰及進行會戰時的兵力數量與速度, 即「攻勢」

(Offensive),「機動」(Mobility)與「集中」(Concentration), 同時作戰方式為內線作戰(interior-lines operation)及外線作戰(exterior-lines operation)皆運用

並不局限於某一種.

 

軍事的作戰(operation)即作戰戰略(operational strategy), 是戰略與戰術的橋樑, 作用是指導一次的戰役(campaign)的作為. 作戰可以涉及一條戰線或

多條戰線, 各有好處,  一條戰線的作戰使力量集中及計劃簡單化;  同時進行多條戰線的作戰能增加靈活性及創造更多的致勝機會, 讓對手處於

更複雜的處境面臨更大的壓力, 有選擇目標困難及需要分散資源對抗幾個有可能的威脅. 作戰的戰線可分為內線(interior line)和外線(exterior line).

 

進行內線時, 集中的軍隊從中央分離. 部分友軍接近敵軍將之盡量分割,  同時比敵軍更快速地轉移資源, 容

許戰力較弱的軍隊集結力量對抗某部份的敵軍. 拿破崙進行會戰時, 一旦集中兵力後, 投入於要點及重要時

機, 對形勢上進行包圍或合擊態勢的敵人進行各個擊破, 中央突破或者實行迂迴予以殲滅.

 

 

 

以奧斯特里莰會戰(Battle of Austerlitz)為例, 開始時人數處於劣勢的法軍(藍方)放棄中央的重地Pratzen, 並暴露右翼引誘聯軍南進. 結果法軍援軍抵達

後, 雙方兵力相若, 法軍援軍鞏固右翼, 中央的法軍向重地Pratzen推進突破把聯軍分為南北兩股. 南方的聯軍前有法軍後為不能橫越己冰封的Littiawa

 river, 注定要被法軍殲滅.

 

 

進行外線時, 分散的軍隊向著敵軍聚合.  外線作戰提供包圍實力較弱的或較低機動力的敵軍的機會, 但是要

求軍隊有較強的實力或更高的機動力.

 

 

 

 

以著名的烏爾姆(Ulm)大迂迥運動為例, 法軍(藍方)先分散行動然後聚合包圍及殲滅奧軍(紅方).

 

 

同時拿破崙對法軍的編制, 後勤等進行改革, 方便進行決定性的殲滅會戰.

 

「師」與「軍」單位

每個師(Division)含步兵, 騎兵, 炮兵為聯合兵種(Combined Arms), 增加將領在戰術運用的靈活性, 部隊有更大的獨立性及能相互支援. 師以上

設立軍(Corp), 作戰時各有自己的道路與負責區域. 法軍的行動更具迅速及彈性.

 

攻擊縱隊戰術

18世紀軍隊注重利用橫陣(line)及射擊作防禦火力(defensive dire,). 法軍因應人員增加, 訓練不足等問題會採取攻擊衝力(offensive shock), 在前方

的散兵(skirmishers)掩護下, 後方大規模集中的縱隊(column)衝鋒敵兵進行白刃戰. 將官容易掌握部隊, 新兵保持信心與團結.

 

野戰砲兵

法國炮兵的地位與步兵,騎兵平等, 注重機動性與效率為法軍提供密切的火力支援, 增加法軍的打擊力.

 

就地徵發

使用補給縱列的方法不能滿足數量龐大的法軍的需要, 只有採用就地徵發解決, 同時行軍速度可以擺脫補給的限制.

 

結果, 拿破崙指揮的法國陸軍一時間橫掃歐洲無人能敵.

 

普魯士的軍事改革

 

普軍的將領一開始輕視拿破崙, 結果換來慘敗屈辱. 普王威廉三世痛定思痛, 下詔組成委員會調查耶納敗戰的原因及軍隊改革的建議. 領導普

魯士軍隊改革的重要人物,  有夏恩霍思特及格耐塞瑙二人.

 

夏恩霍思特(Gerhard Johann von Scharnhorst, 1755-1813)認為軍事理論是, 有了明確的觀念與原則, 始能澄請戰爭的部分與全體之間的聯繫. 觀念

和原則必須以事物的性質為基礎, 在行動中實際的運作需要理性和判斷, 一種源自經驗和歷史研究的磨練. 所以後人應該瞭解明確的觀念與

原則, 再獨立思考澄清觀念及對經驗分析, 從中創造一種建全的基礎. 其培育與提攜克勞塞維玆, 使克勞塞維玆成為拿破崙戰爭時期中殲滅會

戰思想的最高成就者. 

 

夏恩霍思特研究拿破崙的戰役及用兵方法, 歸結出法國的勝利在國家層面「能傾全國的資源進行戰爭, 為著制度的奮鬥投入一切犧牲.」軍

事層面的成功有普遍徵兵制, 拿破崙運用大規模集中縱隊配合散兵戰術作攻擊, 聯合兵種「師」級單位的採用. 夏恩霍思特把這些新觀念

立刻引進普軍中, 更設立最早的「參謀本部」(Military staff Headquarters)指揮體系. 另外, 夏恩霍思特研究出自己的觀點, 認為戰爭形態的改變

使軍隊的數量日益龐大, 有必要將兵力作「分進合擊」, 影响日後普魯士及德意志軍事思想的發展. 1813年夏恩霍思特和格耐塞瑙共同合作

草擬普俄聯軍作戰計劃, 嘗試運用分進合擊原則, 但是交通與部隊通訊聯繫等問題對分進合擊有一定限制性.

 

格耐塞瑙(August Neidhard von Gneisenau, 1760-1831)為夏恩霍思特的副手.

 

夏恩霍思特於1813年魯騰(Leuthen)會戰負傷, 後因腳部創傷發炎而去世, 領導普軍的重任落在繼任參謀總長的格耐塞瑙身上. 格耐塞瑙確定

參謀本部的價值及地位並發展出指揮要則, 對下屬下達清楚的,明確的,周詳的指示後, 下屬要以主動及決心自由地執行任務. 另外, 格耐塞瑙

偏向拿破崙的戰爭思想, 強調軍事以殲滅戰為目的, 講求「攻勢」與「集中」等原則, 使包圍作戰成為普魯士及日後的德意志軍隊的軍事戰

略中心思想.

 

普魯士的重振

 

1812年拿破崙進攻俄國. 普國作為拿破崙侵俄的道路, 後勤基地, 而且拿破崙率領的四十萬大軍有三分一人來自普國, 普魯士的處境難堪. 但

當拿破崙侵俄失敗後, 普王威廉三世在1813年聯合俄國反抗法國. 普國民眾對法國的佔領,勒索,剝削等恨之入骨, 宣戰之初志願軍達五萬人,

年底有三十萬人備戰. 奧地利亦在同年加入俄英普同盟反法(第六次反法同盟). 最後反法同盟的二十萬軍隊與拿破崙率領的十三萬八千人的

法軍於1813年10月16日在萊比錫(Leipzig)進行大會戰. 面對兩倍人數的聯軍, 法軍死傷過半拿破崙戰敗. 1814年3月31日, 法國首都巴黎被聯軍

佔領, 拿破崙宣佈無條件投降及退位, 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Elba Island). 

 

拿破崙在1815年2月26日逃離厄爾巴島返回法國, 路易十八派出來阻止拿破崙的軍隊, 紛紛倒戈支持拿破崙, 3月20日拿破崙回到巴黎掌政, 路

易十八逃亡. 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Waterloo)戰役敗於英國的威靈頓公爵和普魯士的布呂歇爾將軍所率

領的聯軍, 拿破崙再次退位被流放至大西洋的聖赫倫那(Saint Helena)島, 1821年5月5日在島上去世.

英國的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 1679-1852)

普魯士的布呂歇爾(Gebhard von Blu"cher,1742-1819)將軍

良將,名將應是「在戰場上失誤較小的統帥」, 拿破崙卻在滑鐵盧戰役犯下一連串的錯誤而功敗垂成.

 

 

http://hk.geocities.com/katou_hk/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