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輔導工作重點
李開敏
一、
引言
平均餘命的延長使老人其約佔人生歷程的1/5到1/4。故學者將其細分惟青老期(60-70),中老期(70-80),老老期(80以上)。老年並非病痛、衰退、癡呆、頑固、退縮或失去性能力的同義詞。依據國外的統計,65歲以上的老人約82%仍過著正常、積極的社區生活。而由於病痛,無法自理生活必須進住療養機構的僅佔5%。國內由於榮民在老年人口中所佔的比例甚大,使得療養機構中老人佔全國的比例甚至高出美國而達6%。故談老年輔導工作,應依據不同的族群(如機構、社區的老人或退休、重殘的老人)而有不同的重點。
二、
對「老」「老化」的正確認識
1. 老化(aging)
l
終其一生的變老及漸趨成熟的過程(the life long process of growing old and growing up)
l
日曆年齡(狹義)v.s.生理、社會、心理(廣義)
2. 成功的老化(successful aging)
l
社會的認定
l
維持中年的積極性
l
生活滿意度(熱情v.s.冷漠,決心、毅力,人生目標的達成,自我概念,情緒狀態)
l
自我統整(integrity v.s. despair)
“老年的智慧是一種在免對死亡時,仍能保持超然但卻積極關懷生命的態度。”(Erikson)
3. 老人的心裡特質(Butler)
l
留下遺產的願望。
l
以長者自居。
l
對熟悉物的情感依附。
l
對時間感受的改變。
l
對生命週期的意義。
l
仍保有創作、好奇的能力。
三、
老人心裡問題
1. 老年期的特殊社會心理壓力
l
有終無始的局面:死亡的迫近始老人在審視其生命歷程時無所遁逃,適應良好的能夠達到心理整合,即對其一生感到心平氣和,無怨無悔,相對適應不良的則對其一生充滿懊悔不滿,卻因時不我予而陷入極度的絕望。
l
失而難以覆得的心情:老年期的“失落”也是常被討論的課題,從生理機能的逐漸喪失,社會功能、角色的退出,甚至親友、家人的離去等,導致老人自立,權力感的喪失。
2. 常見的老人心理反應
對重重失落感到悲傷,因長期依賴他人照顧而決內疚,因隔離而感到寂寞、沮喪,因無法獨立自主而感受焦慮、無助、無力,甚至怨憤。
3. 嚴重的心裡問題
依據美國的統計,老年人口罹患心裡疾病的佔10%∼20%,安養機構的老人50%呈現癡呆症,但亦須分辨假性癡呆(憂鬱症、藥物中毒、甲狀腺等疾病)。另外老年自殺成功率在各年齡層居冠,特別是療養院所的老人,久病厭世自殺身亡的事件常有所聞。
四、
輔導的基本原則
1. 肯定老人成長的潛力
即使在衰退期,老人的潛力仍有待開發,輔導者應提供可讓老人繼續成長的管道、機會,提升其自我價值。如利用教育、老人組織,使老人繼續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激發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回歸社會主流。並鼓勵各種創作,或成立義工、老人社團,協助老人尋找有意義的社會角色,肯定自我潛力。
2. 重視個別差異
研究中老年問題的學者早已指出,老年人口特質的異大過同,共差異與人格特質,早期經驗均有關,故老人無論在其生理、社會、心理狀況上均有個別的獨特性,輔導者必須注意,以便提出個別化的輔導計畫。
3. 注意長期照顧者的壓力調適
老人療養機構工作沈重,以輔導惠73報告顯示,榮家、榮民分院中的老人癱瘓者佔39%,失禁的佔16%,癡呆的佔14%,此種長期臥床老人的照顧勞心勞力,且難見成效,造成工作者的低成就感。社區臥床殘障老人的家屬亦然,輔導者應關照其身心壓力調適,亦協助肯定其工作在老人尊嚴維護,生活品質保障上的貢獻。另外亦可運用社區義工,甚至機構中功能尚佳者參與照顧,提供長期照顧者休息的機會(respite
care),預防老人虐待的發生。
4. 增加老人與環境的互動
多項研究均支持老人工作、社會參與、友誼、社會支持等與老年士氣的正相關,老年活動論的觀點亦推翻老年撤退是必須、有助的,故輔導除了心理層面的評估了解,亦應增加老人與竟的互動。
5. 團隊合作模式
因為老年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三者相互依存關係較其它時期更為明顯,理想的全人照顧(身、心、靈)也必須包含醫、護、社工、心理、復健乃至宗教人士,結合各領域的專才,提供整合性的照護,且透過定期個案討論,邀集團隊的各成員貢獻所長。
五、
輔導要點
1. 尋找健康的徵兆。
2. 借助教材(助聽器、假牙、眼鏡等)補其溝通能力的障礙。
3. 善用肢體語言,補其感官之覺得退化遲鈍。
4. 傾聽的重要,無須封鎖有關死亡的話題,協助將身後事,或未竟之事有所交代。
5. 生命回顧,可借回憶治療(個案或團體),協助老人統整生命中的衝突,照尋意義。
6. 嘗試新治療模式:個案管理、藝術、寵物治療、現實引導治療等。
六、
結語
孔子曰「老者安之」,禮運大同篇提示「老有所終」都是老人輔導的終極目標,輔導者除了應具備基本的個案工作技巧外,應對老人特殊問題有所了解。進行輔導時,評估老人的4R(角色、反應、關係、資源),設定可行的輔導目標,(維護現況或成長)。機構中如有餘力,可推動特殊方案,如「新院民的環境適應」、「回憶治療團體」等。機構的管理方面,應把握機構家庭化的做法,減低機構色彩,如鼓勵老人攜帶心愛傢具,陳設不志佈置院舍,重視活動治療,促進老人參與院內活動。關於特殊心裡疾病,則應有顧問精神醫師,提供必需的藥物或住院治療。
社區中現有老人教育、文康、社交聯誼多為健康老人設計,對社區中慢性病老人應加強「個案管理」,整合老人所需各項身、心服務。更應將衰殘老人列為服務重點,提供家庭足夠的支持(居家照護、交通等服務)。當老人身體狀況必須進住療養院所時,醫院、社區社工員應協助老人、家屬共同參與決定過程,並提供資源,協助心理的準備與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