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 學 說 需 求 》

第四章:功用的理念

 

 

西方經濟學常用的Utility一詞,國內譯為「功效」,但我認為「功用」比較恰當。問題不是誰對誰錯,而是中國的文化傳統從來沒有Utility這個概念。文化不同,你有我沒有,翻譯就只能如瞎子過河,胡亂地摸索。有些因為文化不同而很難譯得恰當的字——例如Cost——我們要設法譯得好。但Utility這詞譯得不好不重要。

我說Utility譯得不好不重要,是因為曾經有百多年的時間,西方經濟學者也不清楚Utility是什麼。故老相傳,他們只是以為自己知道,自己明白,但其實大家都不清楚。西方經濟學要到二十世紀中葉才能給Utility一個明確的定義。話雖如此,到今天,好些經濟學者還不明白Utility(功用)的正確定義。這些學者中不乏聰明才智之士,所以不可能是因為生得蠢而不明白。他們是不願意明白:要是他們明白而又同意本章內所說的「功用」理念,他們就會失卻了改進社會之能,變得像我一樣,成為小人物了。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