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记]]

记得有篇古文叫“捕蛇传”。吾今取“捕蛇记“,有盗版之嫌。然古人以其为生,吾以捕蛇为食。 生食一字之差,大相径庭。 要知究竟,请看下文。

广元山高蛇多。虽不如蛇岛,但肯定比狗都多。下乡第一夜就在煤油灯下看到蛇从墙缝里往外爬,最后,我和谢娃用大腿粗的仓库顶门杆将蛇打死。

以后知道了,打蛇不用木棍。用手指粗细的黄荆条,轻轻敲蛇七寸,蛇就不能动了。将蛇捡起来,破腹取胆,蛇胆或泡酒或用水吞入。我们在深山老林里窜队时,打到蛇后,取胆将就山中泉水吞下。据说蛇胆清肝明目,反正我现在干什么都不用带眼镜。另说能延年益寿。不过据说吃王八更长寿。

以后,听说其他队的知青用手捉蛇了。我也开始踅摸。其实很简单。蛇见人要跑。看见蛇后,捉蛇肚子,蛇往前一窜, 正好捉住尾巴,提起一抖,蛇全身脱节。左手捉住蛇颈,右手用刀破腹取胆。不过这种脱节的蛇与打七寸的蛇没什么区别。很不好玩。以后,我再捉蛇就不抖了。右手捉住蛇尾提起,左手顺蛇身撸到蛇颈,右手松开蛇尾,拿起衣角,伸入蛇口。那时穿的都是帆布的工作服。蛇脖颈被捉,头不能反口咬人,只能用身和尾紧紧缠住你左手和胳膊。见衣服过来,一口咬定。蛇牙呈勾型,此时将衣角一扯,蛇牙全掉。这蛇就非常好玩,既可以吓农民,也可以喂养。

蛇捉多了就能分出公母了。公蛇尾巴短粗比较凶猛。有时你去捉它不跑,反而昂起头来对你吐信子。其实这样就更简单了,我连尾巴都不用去捉,直接上去一把捉住脖子。

再以后,知道蛇可以吃。于是我在屋外檐下掉了一根绳子。山区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房梁, 上吊很容易。不像文革中城里人自杀只能跳楼。我在绳子上打个活结。捉了蛇后,将蛇头放入结内,一拉绳,蛇就掉在房梁下。取刀绕蛇脖一圈, 捉住蛇皮往下一拉,至尾用刀割断,取胆去脏,再脖颈一刀,放入清水盆中,一条白白净净的蛇就等着入锅了。

我们一般就是清蒸或白煮。清蒸蛇肉鲜美无比。白煮蛇汤雪白似乳。一次,我和谢娃提着一条蛇去山下的生产队吃龙戏凤。山下生产队住俩知青,我知道他们养鸡。刚把鸡和蛇放锅里煮,又来了俩知青。那一根蛇和一只鸡是绝对不够我们六个小伙子吃的。于是我们就看上了仓库里的那只猫。决定来个龙虎斗。严格说应该是龙虎夺姬。那一顿可是酒足饭饱。等几星期后我再去山下串队。晚上床沿床头都是老鼠乱窜。无法睡觉。我问那俩知青怎么回事,他们说就是那晚龙虎斗后,猫没了老鼠成精了。他们俩以后又从农民那要了个小猫养,慢慢日子才恢复了平静。

多年后考上大学回城,吃上了猪肉。这时城里人开始吃蛇肉了。蛇肉细腻滑润,蛇又妖娆委婉,低胆固醇,滋阴补阳。深得城里人喜爱。但城里人吃蛇太麻烦,先要沐浴焚香,然后戒荤忌腥,搞得就像吃唐僧肉似的。

用手捉蛇讲究的是眼疾手快。我捉蛇无数从未失手。只是一次,一天下工后,出纳的孩子来喊我:“夏娃,我们家里有蛇“。我跟着孩子到他家,进门一看,里面漆黑。 出纳婆娘拿着一盏煤油灯。生产队没有电,而农民房子大都没窗。 在煤油灯光下,我看见一根碗口粗的大花蛇从樯缝往里钻。我伸手捉住尾巴就往外扯。出纳婆娘知道我会捉蛇,但从来没看我捉。她一看碗口粗的蛇被我从墙缝里扯出来,吓坏了。扔了煤油灯就往外跑。都听说有盲人算命的,有盲人律师的,从未听说有盲人捉蛇的。我当时啥也看不见那敢继续啊。我使劲把蛇从墙缝里扯了出来扔到地下就跑出去了。出纳回来骂他老婆“你怎么叫夏娃来捉蛇呢?那是我们的家蛇,都是祖宗变的“。幸好那婆娘把煤油灯扔了。 要是不扔,我把那出纳祖宗吃了我还能回城吗?

我们在农村捉蛇,捉的都是无毒蛇。主要是一种叫乌稍蛇的黑蛇。对于毒蛇我们见到都是打死。

下乡那年代,正是山高皇帝远,天空任鸟飞。但我们坚守着一条原则: 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夏阳,

2012年5月7日于休斯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