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管理主義」惹的禍 [明報/論壇 2003.5.7]

醫管局究竟犯了甚麼錯?醫學會代表勞永樂說,是七個醫院管理聯網內鬥,你推我讓,導致病人分佈各家醫院,使醫療人員感染仍然持續。前線醫務人員抱怨缺乏保護裝備,空槍上陣,工會代表考慮民事訴訟,控告醫管局。有人要求進行調查,追究個別人士責任,要「炒人尤魚」,但我卻懷疑是否制度出了問題。

醫管局是一種新的公共服務架構,它像私人大企業的管理層,以工商管理原則行事,只要看一看它的報告書,便知它充斥各種工商管理學術語與意識形態;社會服務機構得以脫離政治、行政、專業,變成純管理事宜,是西方國家過去二十年的趨勢,學界稱之為「管理主義」(managerialism),以英國為例,是由戴卓爾夫人發起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為首的改革,公共利益不再由政治來界定,不由行政機構提供,而由一群貌似中立的管理人員包攬,用各種自己界定的規條、標準、指標來管理。

格克(John Clark)與紐文(Janet Newman)合著的《管理主義國家》(The Managerial State)指出,管理主義已不只影響個別社會服務,而且,反過來影響政治討論、其他社會組織改革,甚至是日常生活,市民不再是有政治及社會權利的公民,而是被假設為有選擇自由的消費者,專業人士只是管理層下面的員工,消費者與員工越來越少問責權力。

香港前線醫生與醫管局的矛盾早已存在,管理層自我膨脹,多聘顧問及行政管理人員,但前線人員不足,工作量卻增加。管理主義最大的問題是,它要把所有問題以標準與指標來界定,指揮前線,但卻往往與現實脫離,我們可以想見,遇到無法界定清楚的疫病,為何醫管局會問題叢生,我們有理由懷疑,正因為管理層之間的政治,所以要分散病人,而部份中層管理可能要維持庫存指標,所以要囤積物資,卻忽略前線的需要。

疫症殺傷人命之餘,會否帶來機會沖擊與改造管理主義體制?希望不只是換一兩個領導而矣。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