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推動的阿根廷危機

2001.12

阿根廷的經濟及政治危機,可謂「預先張揚」的悲劇,早於今年三月,由於經濟部長卡瓦洛再次進行財政緊縮,已有三名內閣成員辭職抗議,而過去的大半年裡,阿根廷的示威與罷工此起彼落,社會發出了危險信號,部份學者亦早已發出警告,但阿根廷政府還是奉行其大債主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金科玉律:削減政府的公共開支,以達到還債及進一步借債的條件。

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於十一月便曾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指阿根廷面對的問題不是財政(fiscal)問題,而是經濟問題:政府的負債雖重,但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是50%左右,與中國(10%左右)相比當然高,但與歐洲不少國家相比,還是差不多,而政府的財政赤字也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3%,美國在最近兩次衰退(以1991及1983年計)的財赤是4.6-6.1%。

阿根廷真正的問題是經濟,由於世界經濟以至區域性經濟衰退(如巴西貨幣貶值及金融危機),於九四至九五年大力進行出口導向的阿根廷經濟自然受到打擊,而美元聯繫匯率亦令其出口貨品相對昂貴,因此一般人民的收入下降。但在IMF的壓力,以及卡瓦洛的經濟政策偏好下,公共開支還要緊縮,公務員及教師薪水大減甚至被裁員,但其承諾的經濟復甦卻沒有出現。

IMF的邏輯是財政效率至上,把財政效率等同經濟好景、人民生活改善,因此在經濟衰退期仍然強迫第三世界國家政府緊縮財政,妄顧具體經濟困苦(特別是中下階層),務必使政府定期還款,這些措施的最大得益者是作為債主的IMF與各國銀行;難怪今年取得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史德斯(Joseph Stiglitz)嘲笑IMF的經濟理論不只是哲學,而且是神學──不容挑戰,而且不理會具體社會政治制度。

故此,導致人民上街搶糧、劫掠是毫不出奇的事,因為政府財政表面上提高了效率,卻無法回應市民的具體生計需要,以貨幣為主導的金錢經濟已無法推動人民生活,因為他們無法以工資及其儲蓄(政府限制國民提款更雪上加霜)維生,搶糧或搶貨品進行黑市交易,成為謀生手段,同時,有報告指阿根廷窮人越來越多進行以物易物的經濟活動,都暗現出貨幣經濟敗象頻現。

現在誰也沒有把握可以有必勝措施挽救阿根廷,有經濟學者提議放棄聯繫匯率,增強出口,也有人建議擴大財赤來增加公共開支,亦有人提議發達國家以優惠貸款來支持阿根廷(但美國財政部的態度似乎是就手旁觀),這些建議肯定是一場大爭議,但有一點似乎已成共識:IMF所奉行的新自由主義政策,不單帶來政治及社會代價,而且經濟上亦往往不可行;那些盲目奉行「華盛頓共識」的IMF官僚,最應該是裁員對象。

back to selected articles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