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棋人棋事.棋王--時代的象徵


原作者 :Garry Kasparov

〔作者是前世界冠軍,這文是出自他的著作《My Great Predecessors Part I》的序言。內容把世界冠軍和世界歷史比較。雖然那些比較未必正確,但當作上歷史課也不錯。〕

任何時代的棋王,都與他們的所處的社會價值有密切關連。所有文化、政治和心理的改變都能在他們的棋風裡反映。這深入的關連能追溯到很久以前。在十五至十七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棋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發展得最快,不是很合理嗎?為甚麼那第一個為下棋創造理論的法國人,法蘭索瓦.菲利多 (Francois-Andre Philidor),這位認識狄德羅的作曲家,是生於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時代?還有他的名言,「兵是西洋棋的靈魂」,和法國大革命是否有所呼應?


法蘭索瓦.菲利多

之後在十九世紀上半部,棋壇上最精彩的對賽都是英法棋王對疊,與反映那時候英法兩國的劇烈競爭。到了世紀中,浪漫年代的攻擊大王,德國人亞杜夫.安德信(Adolf Andessen)是領頭的棋手,他的對局都是不顧一切的攻擊、令人絞盡腦汁的棄子,充分體現了黑格爾和叔本華的「心勝於物」思想。


亞杜夫.安德信

我們也記得來自美國的天才保羅.摩菲(Paul Morphy),未滿十八就橫掃歐洲所有高手。他本身融合了實用主義、侵略和準確計算。這些正是使美國能在十九世紀後期高速起飛的特質。


保羅.摩菲

現在,讓我們看看以下這些世界公認的冠軍們又如何和他們周圍事物有關。

史坦尼茨
Wilhelm Steinitz

捷克,1886-1894 世界冠軍

史坦尼茨在十九世紀的七十年代雄霸棋壇。他熱烈支持科學方法,認為只憑這點就可以解決棋盤上所有問題。他是第一個把局面分為幾個元素,抓出幾個最重要的因子,訂立戰略的一般原則。這是偉大的發現,棋史的轉捩點!但實戰中史坦尼茨高估了他的理論,過份依賴抽象的原則。啊,在他那個物質至上的世代,人們天真地認為科學全能,很快以之就能探知大自然一切奧秘。

\ 拉斯卡
Emanuel Lasker

德國,1894-1921 世界冠軍

出身德國,數學及哲學博士拉斯卡,是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注意到下棋的心理因素。不僅精於戰術和戰略,拉斯卡也意會到,利用對手的弱點,有時比找出正確的一步更加重要。深入了解人心,以及掌握戰略的相對重要性,使他幾乎贏盡所有參加過的比賽,和衛冕了二十七年。了不起的紀錄!那時候誰是思考的大師呢?愛因斯坦和佛洛伊德!正如 人們說,評語是多餘的……

卡帕布蘭卡
José Raúl Capablanca

古巴,1921-1927 世界冠軍

「下棋機器」--正好描述這位古巴天才是如何下棋的,他的棋純正簡潔!深受大眾歡迎的他舉止優雅,贏盡世人的心。他打敗對手如打敗初學者一樣,是那麼輕鬆典雅。也很吸引人的是,他的勝利完全沒有任何認真的準備。但要記得那時候,是希望與憧憬之年,世人剛剛經過第一次大戰的恐怖,享受和平。當時,美國正透過文學與電影,向世界輸出美利堅價值觀。故事多是成功的主角,迷人的笑容和千篇一律的喜劇收場,治療著人們心靈的創傷。而 卡帕布蘭卡,這被幸運女神寵壞了的社交名人,切合地呼應著當時的精神啊。

亞列亨
Alexander Alekhine

俄羅斯/法國,1927-1935, 1937-1946 世界冠軍

富有貴族家庭之子,同時也是首個蘇俄冠軍!在此之前他經歷過不少戰爭和革命的痛苦,之後的是移民法國、做了法學博士、大戰卡帕布蘭卡、漫遊歲月、勝與敗、二次大戰、在被霸佔的領土內比賽,和最後被指控與納粹朋比為奸……亞列亨的棋體現了精神上的侵略:大量準備、爆炸性的能量、堅決打敗對手決心及豐富的戰術組合想像力。這些令人想起兩次吞噬歐洲、悲慘壯烈的大戰。到最後,新的蘇聯冠軍 博維尼克挑戰他,但大王忽然駕崩,所以仍是維持不敗之身……

尤維
Max Euwe

荷蘭,1935-1937 世界冠軍

象徵著科學化和科技化的時代,開始著電腦和原子能的發展。緊隨著史坦尼茨的教導的實用主義者,研究所有已出版的棋論。尤維也是一個數學博士和電子學專家,曾參與研究電腦下棋。他是第一個做了世界棋聯主席的世界冠軍。他曾說,只有做過世界冠軍的棋手才能明白世界棋聯的重要,和適合地組織比賽。

博維尼克
Mikhail Botvinnik

蘇聯,1948-1957, 1958-1960, 1961-1963 世界冠軍

從年輕時就是堅定的共產黨員。他所統領的冷酷無情的蘇聯棋派,建基於深入的心理和開局準備,不正是史太林極權的象徵嗎?為了提升到最高水平,博維尼克很努力地研究棋,既科學又專業。他是冷戰早期的世界冠軍,那時體育融入國際政治舞台,變成東西意識形態爭鬥的工具。那時職業運動員只在萌芽階段,但科學早已用於原子彈、太空和電腦發展。我也得提提你 博維尼克也是個電子工程學博士,和開發電腦棋奕的先峰。

斯米斯洛夫
Vasily Smyslov

蘇聯,1957-1958 世界冠軍

無可否認地,他是放寬解放時期早年的代表。史太林逝世、第二十次共產黨大會,政治人物重獲自由,莫斯科的世界青年節……在位的世界冠軍是個暖和、有知識的人,有著一副男中音的好嗓子,曾想過以唱歌為業。他不是共產黨員,他的虔誠也似乎在預言東正教的復興。還有,斯米斯洛夫的輕柔,與 博維尼克的坦克大屠殺,形成極大對比。這兩位巨人曾下過三次對賽!噯呀,很明顯將是最強的斯米斯洛夫,只 是做了一年世界冠軍而已:那之前年代似乎陰魂未散呢……

塔爾
Mikhail Tal

蘇聯,1960-1961 世界冠軍

儘管在位期很短,但塔爾確實是有史以來最光輝的明星之一。他那令人雀躍、冒險的風格,以及奪目的棄子和戰術組合,和他的年輕、樂觀和才華……全反映了蘇聯人民的希望,在赫魯曉夫的解放時期放膽抬頭。塔爾在六零年成為世界冠軍,但在五六年已經贏盡支持。他對 博維尼克的勝利,正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詩人勝過一個冷酷的技術專家。但一年後的再賽,塔爾卻無法抵擋蘇維埃的強大堡壘,輸回給博維尼克。無獨有偶,同一年,解放時期出現了完結的警號:強硬路線的支持者在政治舞台上取得了勝利……

彼得羅辛
Tigran Petrosian

蘇聯,1963-1969 世界冠軍

取代了博維尼克,他的時代的代表人。這是布里茲列夫的早期,一步步的加緊壓制。控告和處決異見人士、入侵捷克、全面約束言論自由……共產主義的理想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服從、沈默、警惕和謹慎。而對於彼得羅辛,有著艱苦的童年、穩重而謹慎和巨大的天資,這些特點充分地表現出來。

斯帕斯基
Boris Spassky

蘇聯,1969-1972 世界冠軍

蘇聯裡不覊之人、攻擊大師、棋盤上則是熟習任何局面的天然演員。天資豐厚,但同時性格明朗有已見,言論爽直無忌諱。和其他棋人不同,他從不攀附權力,也不想用自己的名字在政治上得到甚麼。 異於主流政見的斯帕斯基,反映著史太林後的蘇聯人對越來越腐敗的政權的憎恨。新一輪移民潮開始了……七六年時斯帕斯基也奔往自由,娶了一個法國女人,移居到巴黎的郊外去了。

費希
Robert James Fischer

美國,1972-1975 世界冠軍

最永無休止和令人費解的世界冠軍,取得史無前例的成功,成為活著的神話。費希充滿能量的風格,好像棋盤上的殺手:強大的意志、瘋狂的壓力,把擋路者統統掃開……這孤獨的天才挑戰強大的蘇聯棋派--西方國家高興極了,他贏了!他堅決而不妥協地要求更高的下棋條件,和對棋手的尊重。他現代化了棋的幾乎每一方面,很可能已把棋提升為一種專業。但他脾氣古怪、自我中心,最後隱退下來,退出了棋的進步過程。很可惜,只可能 是費希這天才,才可能把棋提升到另一境界。好像披頭四和嬉皮士,他為爭取更大的個人自由而奮鬥……

卡波夫
Anatoly Karpov

蘇聯,1975-1985 世界冠軍

卡波夫強烈的生存欲望,偣之以獨特的天份,生出了一個超堅固的合金,它結合拉斯卡的心理術,與卡帕布蘭卡的無懈可擊、機器一樣的技巧。布里茲列夫的寵兒,同時也象徵了「停滯不景年代」--所說的就是蘇聯政權的最後日子:攻打阿富汗、幹部躲在一邊大飽私囊等。這個時候的世界棋聯(FIDE)就是控制在共產黨和第三世界的手中,包括蘇聯還有它的世界冠軍 卡波夫。腐敗、停滯、疾俗、盲從,就是共產黨黃昏時代的特徵。但西方為了和平,以雙重標準接受了這些東西。但是,就算是有西方自由世界支持的挑戰者,也無法對抗這蘇聯機器冷酷的威力。

卡斯帕洛夫
Garry Kasparov

俄羅斯,1985-2000 世界冠軍

我看我自己是亞列亨、塔爾和費希的共生體。我在歷史性的一年成為世界冠軍,就是戈巴卓夫的改革的第一年,後來引致蘇聯分裂,世界地圖大改變--一場直捲世界的風暴、翻倒了數以千萬的人。在棋裡也是這樣,陳腐的一套不能存留。在 卡波夫三再挑戰失敗後,最後 終於開拓了新的道路,務求要把棋變成最專業的運動。但是,仍有很多改變要發生--不論是棋,還是這個世界。

卡蘭尼克
Vladimir Kramnik

俄羅斯,2000- 世界冠軍

在二十和廿一世紀的交界,不管是俄羅斯還是西方,都變成最講實際的市場。在棋裡,就有一個人使這種文化成為他的風格,下棋和生活都是。他世界冠軍級的天份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很明顯,但他的風格只在二千年把我打倒後才完滿成就。這時代是實用主義的高峰,奇特地合成了拉斯卡的心理洞見、 博維尼克的深入準備和卡波夫的不屈不饒,他們的對局己被卡蘭尼克反覆研究過呢……

很快,世界冠軍的產生方法就會有重大的改變。兩年為一週,淘汰制候選賽,然後半準決賽、準決賽和十二局決賽的對賽,在任的世界冠軍要在準決賽就參與,遲些可能還要更早。看來,以往世界冠軍所要代表的意義將越來越少。那有甚麼辦法呢?生活節奏加速,全面的電腦化和商業化嚴重地影響棋。它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把已積累的思想實踐,最重要的元素是競爭。很可能,我們永遠也不會在棋看到重大的改變了……

〔譯註:未來的世界冠軍賽制並不如作者所想。二零零五年,世界棋聯以雙循環賽,選出了大比數取勝的托帕洛夫(Veselin Topalov)成為世界冠軍。〕

 

〔原作於二零零三年四月〕

 

回最上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