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棋人棋事.猶太人與棋


原作:Gustavo Perednik(原文
譯:本站(略有刪改)

所羅門王未必懂得下棋,但猶太人與下棋,無可否認,有一段很的歷史,尤其關於那些大師、理論家和世界冠軍。

今天的以色列仍維持這個傳統。論棋師的人口比例,以國排第五,只是比那個小小的冰島遜一點。在首都台拉維夫建立了一所下棋學院,不僅是因為俄羅斯移民帶來熱潮,也是因為以色列人本身有些風俗。多過一百間學校和社區中心都設有棋班。

猶太人甚麼時候開始下棋已無法知道,只知道他們的興趣在二十世紀大大增加。更可肯定的是,在一八三七年,法國猶太人Aron Alexandre寫了首本西洋棋百科。

在近代的世界高手中,費希(Fischer)、科爾徹諾依(Korchnoi)、斯柏斯基(Spassky)和卡斯柏洛夫(Kasparov)都有猶太人的血統。以馬內利.拉斯卡(Emanuel Lasker)被公認為史上最完全的棋手之一,他同時是棋手、哲學家和數學家。第一個替他寫傳記的就是大科學家亞伯.愛因斯坦!不用說,拉斯卡也是猶太人。


費希、科爾徹諾依、斯柏斯基和卡斯柏洛夫

猶太人也活躍於蒙眼棋中。一九二一年,喬拉.布雷爾(Gyula Breyer)在柏林蒙眼同時下了二十五局,創新了紀錄。後來一九四七年,納爾多夫(Najdorf)蒙眼下四十五局,又在一九六零年,科爾坦魯斯基(Koltanowski)連下五十六局,前後大約十小時,超越以前一切紀錄。納爾多夫和科爾坦魯斯基兩個同樣好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正在布宜諾斯參加比賽,逃避了歐洲戰火(當然他們沒有笨得回去!)。


布雷爾、納爾多夫和科爾坦魯斯基

西洋棋理論的兩個主要學派也由猶太人創立。首位正式世界冠軍史坦尼茨(Steinitz)創立了現代學派,而布雷爾、聶索維治(Nimzovich)等創立了超現代主義。現代學派有幾個鞏固要素,包括拉斯卡的心理性、塔拉徹的科學性和布雷爾的能量學等,他們全都是猶太人。

有人為猶太人在下棋的表現給了四個解釋:

1.猶太人天生較聰明。
2.他們喜歡學習研究。
3.他們自我性強。
4.他們對語言理解比較強(由於移民和多元文化),包括下棋這種「手談」的語言。


史坦尼茨和尼姆佐維治

連反猶太主義也跑進棋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當時的世界冠軍亞列亨(Alekhine)寫了一系列的反猶文章,這跟音樂家華格納出名的反猶論文《Jewry in Music》如出一轍。華格納否認猶太人的音樂創意,而亞列亨則「揭露」猶太人下棋只是靠投機取巧和膚淺地數算子力。

亞列亨的《Aryan Chess and Jewish Chess》以此問題開首:「到底在拉斯卡,這第二位也應是最後一位的猶太人世界冠軍死後,我們可否期待亞利安棋系,在被猶太棋系誤導一輪後,最終可以找出自己的路?」亞利安棋系天生就很進取--防守只會在自己犯錯後發生。在猶太棋系,相反,相信純防守是唯一勝利的辦法。例如尼姆佐維治的超現代主義主張不用兵佔據中心,而是用棋子在側翼控制。亞列亨如此看:「純猶太式……這是害怕爭鬥、懷疑自己的意志力、一副精神自毀的悲傷圖畫。」他形容棋壇在首半個世紀是由猶太人建立的維也納學派所佔據的年日,他們的祕密不於贏而是在於避免輸掉。

在比賽「倫敦一八五一」中,德國人安德信漂亮地打敗了猶太人基利澤斯基,該局史稱「不朽之局」。亞列亨認為這是亞利安棋打敗猶太棋的標記。

下棋也需要研究猶太經典《塔木德經》的思考方式。二十世紀的高手聶索維治、列舍夫斯基(Reshevsky)和亞基巴.魯賓斯坦(Akiba Rubinstein)都在正統猶太小學接受教育。塔木德思考和下棋有以下類似的地方:
1.不可分割的學習
2.記憶
3.視像化理解
4.中心性和嚴厲的定律
5.辯論的重要
6.自信的思考力
7.反權威精神和自己的意見


魯賓斯坦和列舍夫斯基

《塔木德經》要求學者不是博學就是聰明。這兩個對比的最明顯例子就見如德國猶太棋手塔拉徹(Tarrasch)和拉斯卡。教條主義的前者代表博學,無政府主義的後者代表聰明。塔拉徹依靠他的知識,拉斯卡信賴他的智慧。

兩人對很多事的看法也不同。塔拉徹認為大師們的漏著是「下棋眼花」,拉斯卡則認為這是很自然,且與下棋不可分割。拉斯卡說:「塔拉徹博士是思考家,深入複雜理論的老師……他喜歡一著的深入,我喜歡一著的效能。」拉斯卡也認為,一般性的理論根本不如找尋棋陣特點的能力。


塔拉徹

西洋棋正在以色列興起,彷似那就是它的家。此刻對猶太棋手的看法也變得更深入。但願猶太人可以運用他們的智慧,在棋盤上大放異彩,使這個萬古常新的智力遊戲更為豐富。

 

回最上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