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部

SN35.161
SN35.171
SN35.181
SN35.201


六處篇 六處相應(4)

第四 五十[經]品

第一 喜悅消盡品

[一五五] 第一 喜悅消盡品(一)

※ 三
  
  「諸比丘!比丘以無常之眼,見是無常,此始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悅喜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之善解脫。

四~八

  諸比丘!比丘以見耳為無常……以見鼻……以見舌……以見身……以見意為無常,此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六] 第二 喜悅消患(二)

※ 三

  「諸比丘!比丘以無常之色,見為無常,此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四~八

  諸比丘!比丘以無常之聲……香……味……觸……法,見為無常,此為正見。由正照觀而厭嫌,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七] 第三 喜悅消盡(三)

※ 三

  「諸比丘!於眼當正思惟,亦須如實認識眼之無常。諸比丘!於眼當正思惟,如實認識眼是無常之比丘,厭嫌於眼,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當則稱為心善解脫。 

四~八

  諸比丘!於耳當正思惟……於鼻……於舌……於身……於意當正思惟,亦須如實認識意之無常。諸比丘!於意當正思惟,如實認識意無常之比丘,厭嫌於意。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八] 第四 喜悅消盡(四)

※ 三

  「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亦須如實認識色之無常。於色當正思惟,如實認識色無常之比丘,厭嫌於色。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四~八

  諸比丘!於聲當正思惟……於香……於味……於觸……於法當正思惟,如實認識法無常之比丘,厭嫌於法。由喜悅之消盡則有染欲之消盡,由染欲之消盡則有喜悅之消盡,由喜悅染欲之消盡,則稱為心善解脫。」

[一五九] 第五 耆婆庵羅林(一)

一

  爾時,世尊住王捨城外之耆婆庵羅林。

二

  於此,世尊言諸比丘曰:「諸比丘!」……

三

  「諸比丘!須修定。諸比丘!獲得定之比丘,顯現於如實。何者為顯現於如實
耶?

四

  「眼是無常」是如實顯現,「色是無常」是如實顯現,「眼識是無常」是如實顯現,「眼觸是無常」是如實顯現,「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是如實顯現。 

五~九

  「耳是無常」是如實顯現……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是如實顯現,「法是無常」是如實顯現,「意識是無常」是如實顯現,「意觸是無常」是如實顯現,「凡依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是如實顯現。

十

  諸比丘!須修定!得定之比丘是如實顯現。」

[一六0] 第六 耆婆庵羅林(二)

一

  爾時,世尊住王捨城[外之]耆婆庵羅林。

二

  於此,世尊言諸比丘曰:「諸比丘!」……

三

  「諸比丘!應將心專致於寂想。諸比丘!入於寂想之比丘如實顯現。何者為如實顯現耶?

四~九

  「眼是無常」是如實顯現,「耳是無常」是如實顯現……「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是如實顯現……「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無常」是如實顯現。

十

  諸比丘!應將心專致於寂想,入於寂想之比丘是如實顯現。」
  
SN35.161
  Index [一六一] 第七 拘瑟他迦(一) ※ 二   其時,尊者摩訶拘瑟他迦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摩訶拘瑟他迦,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略說示法要,我聞世尊之此法,則獨自遠離其他,以不放逸,專心精進而住。」「拘瑟他迦!凡是無常者,汝1對此應捨欲。拘瑟他迦!何者為無常耶? 四   拘瑟他迦!眼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色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眼識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眼觸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無常……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法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意識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意觸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凡依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常,汝對此應捨欲。 十   拘瑟他迦!凡是無常者,汝對此應捨欲。」 注1 於此可譯為應捨汝之欲。 [一六二] 第八 拘瑟他迦(二) ※ 二~三   爾時,尊者拘瑟他迦……專心精進而住。」「拘瑟他迦!凡苦者,汝對此應捨欲。拘瑟他迦!何者是苦耶? 四   拘瑟他迦!眼是苦,汝對此應捨欲。色是苦,汝對此應捨欲。眼識是苦,汝對此應捨欲。眼觸是苦,汝對此應捨欲。凡依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苦。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苦……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觸是……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苦。汝對此應捨欲。」 十   拘瑟他迦!凡是苦者,汝對此應捨欲。」 [一六三] 第九 拘瑟他迦(三) ※ 二~三   爾時,尊者拘瑟他迦……專心精進而住。」「拘瑟他迦!凡無我者,汝對此應捨欲。拘瑟他迦!何者是無我耶? 四   拘瑟他迦!眼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色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眼識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眼觸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凡依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 五~九   拘瑟他迦!耳是無我……鼻是……舌是……身是……意是……意觸是……凡依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是無我。汝對此應捨欲。 十   拘瑟他迦!凡是無我者,汝對此應捨欲。」 [一六四] 第十 邪見 ※ 二   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捨棄邪見耶?」 四~九   「比丘!知、見眼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知、見色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知、見眼識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知、見眼觸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耳……鼻……舌……身……意……凡依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常者,得捨棄邪見。 十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得捨棄邪見。」    [一六五] 第十一 己身見 ※ 二~三   ……白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捨棄己身見耶?」 四~九   「比丘!以知、見眼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知、見色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知、見眼識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以知、見眼觸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凡依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苦者,得捨棄己身見。 十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得捨棄己身見。」 [一六六] 第十二 我 ※ 二~三   ……白言:「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捨棄我隨見耶?」 四~九   「比丘!以知、見眼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知、見色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知、見眼識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知、見眼觸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凡依緣意識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我者,得捨棄我隨見。 十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得捨棄我隨見。」   消盡喜悅品第一(終)   此攝頌:   悅喜消盡有四經   耆婆庵羅林二經   拘瑟他迦有三經   次邪己身我隨見 第二 六十乃至廣說[品] [一六七] 第一 慾念(一八經)(一) ※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慾念。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欲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慾念。 十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慾念。」 注1 Peyyala依「翻釋名義大集」譯為乃至廣說。 第二 慾念(二) ※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染心。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染心。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染心。 十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染心。」第三慾念(三) ※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欲染。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欲染。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欲染。 十   比丘等!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染。」 [一六八] 第四、五、六 慾念(四、五、六) ※ 三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為苦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欲貪,應捨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十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六九] 第七、八、九 慾念(七、八、九) ※ 三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無我耶? 四~九   諸比丘!眼是無我,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我,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十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七0] 第十、十一、十二 慾念(一O、一一、一二) ※ 三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無常耶? 四~九   「諸比丘!色是無常,汝等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無常,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十   諸比丘!凡無常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SN35.171
  Index [一七一] 第十三、十四、十五 慾念(一三、一四、一五) ※ 三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苦耶? 四~九   諸比丘!色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苦,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十   諸比丘!凡苦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七二] 第十六、十七、十八 慾念(一六、一七、一八) ※ 三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諸比丘!何者是無我耶? 四~九   諸比丘!色是無我,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聲是……香是……味是……觸是……法是無我,汝旦鵀嘛陰丳□A應捨貪,應捨欲貪。 十   諸比丘!凡無我者,汝等對此應捨欲,應捨貪,應捨欲貪。」 [一七三] 第十九 過去(九經)(一) ※ 三~九   「諸比丘!過去之眼是無常,過去之耳、鼻、舌、身、意是無常。 十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耳、厭嫌於鼻、厭嫌於舌、厭嫌於身、厭嫌於意,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我得解脫」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第廿 過去(二) ※ 三~八   「諸比丘!未來之眼是無常,未來之耳、鼻、舌、身、意是無常。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第廿一 過去(三) ※ 三~八   「諸比丘!現在之眼是無常,現在之耳、鼻、舌、身、意是無常。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四] 第廿三~廿四 過去(四~六)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苦,過去、未來、現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五] 第廿五~廿七 過去(七~九)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無我。過去、未來、現在之耳、鼻、舌、身、意是無我。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六] 第廿八~卅十 過去(十~十二)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常,過去、未來、現在之聲、香、味、觸、法為無常。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七] 第卅一~卅二 過去(一三~一五)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苦,過去、未來、現在之聲、香、味、觸、法是苦。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八] 第卅四~卅六 過去(一六~一八)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我,過去、未來、現在之聲、香、味、觸、法是無我。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七九] 第卅七 凡無常者(一八經)(一) ※ 三~八   「諸比丘!過去之眼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之耳、鼻、舌、身、意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第卅八 凡無常者(二) ※ 三~八   「諸比丘!未來之眼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未來之耳、鼻、舌、身、意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第卅九 凡無常者(三) ※ 三~八   「諸比丘!現在之眼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現在之耳、鼻、舌、身、意是無常。凡是無常者,是苦。凡是苦者,是無我。凡是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0] 第四十~四十二 凡無常者(四~六)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耳、鼻、舌、身、意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SN35.181
  Index [一八一] 第四十三~四十五 凡無常者(七~九)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眼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耳、鼻、舌、身、意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二] 第四十六~四十八 凡無常者(一0~一二)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聲、香、味、觸、法是無常;凡無常者,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三] 第四十九~五十一 凡無我者(一三~一五)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聲、香、味、觸、法是苦,凡苦者,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四] 第五十二~五十四 凡無我者(一六~一八) ※ 三~八   「諸比丘!過去、未來、現在之色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過去、未來、現在之聲、香、味、觸、法是無我,凡無我者,是「此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如是應以正智慧如實而見。 九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更不為如是再生。」 [一八五] 第五十五 內(三經)(一) ※ 三~八   「諸比丘!眼是無常,耳、鼻、舌、身、意是無常。 九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第五十六 內(二) ※ 三~八   「諸比丘!眼是苦:耳、鼻、舌、身、意是苦。 九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第五十七 內(三) ※ 三~八   「諸比丘!眼是無我,耳、鼻、舌、身、意是無我。 九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一八六] 第五十八 外(三經)(一) ※ 三~八   「諸比丘!色是無常,聲、香、味、觸、法是無常。 九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第五十九 外(二) ※ 三~八   「諸比丘!色是苦,聲、香、味、觸、法是苦。 九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第六十 外(三) ※ 三~八   「諸比丘!色是無我,聲、香、味、觸、法是無我。 九   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證知……。」   六十乃至廣說品(終)   其攝頌:   慾念十八經   過去九經二   無常說十八   內外各為三   六十至廣說   日親佛陀說   此等六十經 第四 毒蛇品 [一九七] 第一 毒蛇 一~二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於捨衛城……告諸比丘曰: 三   「諸比丘!恰有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有一好生惡死、欲樂厭苦之人來,告眾人曰:「友!對此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汝應時時使之覺醒,時時予以沐浴,時時予以飲食,時時使之入穴。友!對此等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若彼[蛇]對汝生怒者,汝因此,則逢死或逢等於死之苦。汝當作汝所應作。」 四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此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或逃往他處,告眾人曰:「友!於此有五名殺人之怨敵,由背後追汝。見汝隨即奪汝命。友!當作汝所應作。」 五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於五名殺人之怨敵,而逃往他處,告眾人曰:「友!第六拔利刃闖入之殺人者,則由背後追汝。見汝隨地落汝之首。友!當作汝所應作。」 六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於五名殺人之怨敵,恐懼第六拔利刃之闖入殺人者,而逃往他處。彼見一村落,房屋皆空虛而無人住,入而手取任何空虛器物告眾人曰:「友!今群盜來破壞此空虛廢棄之村落,友!當作汝所應作。」 七   其時,諸比丘!此人恐懼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四毒蛇,恐懼五名殺人之怨敵,恐懼拔第六利刃之闖入殺人者,恐懼破壞村落之群盜,而逃往他處,彼恐怖於大水流之此岸,但彼岸則安穩無怖恐,卻無船可渡,又不見往返之渡憍。 八   其時,諸比丘!此人生起如是之念:「此水流甚大,此岸有恐怖,彼岸則安穩無恐怖,而無船可渡,又無往返之渡橋,我採集草木枝葉,以編為筏,依其筏以手足操作,則安全到達彼岸。」 九   諸比丘!此人採集草木枝葉,以編為筏,依此筏以手足操作,安全到達彼岸。婆羅門渡河流,到彼岸立於陸地。 十    諸比丘!為使知其意義,余作此譬喻,而其意義即在此。 十一   諸比丘!威光熾燃而毒氣猛烈之毒蛇,此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四大之喻語。 十二   諸比丘!五名殺人之怨敵,此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之五取蘊喻語。 十三   諸比丘!第六拔利刃之闖入殺人者,此乃喜悅、愛染之喻語。 十四   諸比丘!空虛之村落,此乃六內(處)之喻語。賢明有經驗之智者,若以眼而檢點於此者,則唯見於無,唯見於虛,唯見於空。賢明而有經驗者,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檢點此者,則唯見於無,唯見於虛,唯見於空。 十五   村落破壞之群盜者,諸比丘!此乃六外處之喻語。諸比丘!眼壞於可意不可意之色(境),耳壞於……鼻壞於……舌壞於……身壞於……意壞於可意不可意之法(境)。 十六   諸比丘!大水流者,此乃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明瀑流,此四種瀑流之喻語。 十七   諸比丘!恐怖之此岸,此身見之喻語。 十八   諸比丘!安穩無恐之彼岸者,此涅槃之喻語。 十九   諸比丘!筏者,此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八支道之喻語。 二十    諸比丘!以手足之操作者,此精進努力之喻語。 二一   婆羅門以渡流到彼岸立於陸上者,諸比丘!此阿羅漢之喻語。」 [一九八] 第二 喜樂 ※ 三   「諸比丘!具有三法之比丘,於現世多住於喜、樂。諸漏1滅盡之原由彼亦具有。如何而為三法?乃護於諸根門、知節度於飲食、專心於覺醒。 四   諸比丘!比丘如何護於諸根門耶?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於眼根住者,因此則有貪、憂、惡不善之法來襲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其眼根,守眼根達成攝護眼根。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識法,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意根而住者,以此為因,則貪、憂、惡不善法來襲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意根,守意根,達成攝護意根。 五   諸比丘!恰如於平坦土地之四大路,調適栓系良馬大車所備之刺針,巧妙之馬術師調馭跨乘其上,左手執手綱,右手握刺針,隨己所欲,往返於所適之方位。諸比丘!同此,比丘為守護修習此六根,為修習制止,為修習調御,為修習安息。諸比丘!如是之比丘為護諸根門。 六   諸比丘!比丘如何知節度飲食耶?諸比丘!此處有比丘4深為省慮攝取飲食物,不為戲奢,不為莊飾莊嚴,只為住此身,以維持於此,防範危害,為利益梵行。「如是,除舊苦,不生新苦。余有生活之資,無過誤,當有安樂住。」 七   諸比丘!恰如人有傷塗藥,只為其愈,車軸注油,只為其運轉。同此,諸比丘!有比丘深為省慮攝取飲食,不為戲奢……安樂而住。」諸比丘!如是之比丘為知於飲食量。 八   諸比丘!如何比丘為專心於覺醒耶?諸比丘!比處有比丘,於日中經行安坐,心除諸障礙法。於夜初分經行安坐,心除諸障礙法。於夜中分以右脅作獅子臥,一足疊於一足,以正念正智而起床之想置於胸,前於夜之後分因起而出往經行、安坐,心除諸障礙法。諸比丘!如是之比丘為專心於覺醒。 九   諸比丘!具此等三法之比丘,於現法多喜樂而住,彼亦具諸漏滅盡。」 注1 原文yoni cassa araddha hoti asavanam khayaya「諸漏滅盡,始為彼之起源。」「原由」云云,是依註釋之karanan c'assa paripunnam.   2 以下同一二O經六節。   3 調御可能馬之馭者。   4 同一二O經之七節。 [一九九] 第三 龜 ※ 三   「諸比丘!往昔有龜1,夕時沿河岸獵餌。諸比丘!野干亦於夕時沿河岸獵餌。 四   諸比丘!龜見野干由遠而來獵餌,龜將首2作第五己肢分,藏於殼中不動,默然而止。 五   諸比丘!野干亦由遠處見龜,見而來至龜處,來則站立龜處[作念]:「此龜首為第五,其肢分中,俟其任何肢分轉出時,立即捕彼拉裂而食。」 六   諸比丘!龜首為第五,其肢分中,任何肢分皆不轉出,時野干則不得機會,厭龜而遠去。 七   同於此,諸比丘!魔王波旬亦常時不斷立於汝等之傍:「願我於此等,或依眼得機會、或依耳……或依鼻……或依舌……或依身……或依意得機會。」 八   然則,諸比丘!須護於諸根門而住!以眼見色3,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眼根而住者,因此則貪、憂、惡不善法來裂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其眼根,守眼根,達成攝護眼根,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不執總相,不執別相,彼若不攝護意根而住者,因此則貪、憂、惡不善法來襲於彼,然彼為履行攝護其意根,守意根,達成攝護意根。諸比丘!於汝等護守諸根門故,魔王波旬亦厭汝等而遠去,如野干之不得機會而去。」   如龜肢分藏殼中   思慮比丘無依著   他無傷入於圓寂   任何者皆不得誹 注1 於原典示為「龜」以kumma,kacchapa二語,於註釋解此為同義語,故單一語譯出。kacchapa者kaccha即從腋,Pa是飲義。即信為從前肢腋之附著點而飲水。於名義燈,此二語外還有nakka一語。   2 雜阿含經卷四三、四經有「龜蟲見來即藏六」之句。言龜為藏六即由此句而雲。六是頭尾加四肢。然原典用sondipancamani ahgani之語,「首為第五支分」之意,這想是尾之一除外。   3 參照一二O經之六節,一九八經之九節。 [二00] 第四 木塊(一) 一   爾時,世尊住於憍賞彌城之恆河畔。 二   世尊,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見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有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有見於此。」 三   「諸比丘!此木塊若不著此岸,不著於彼岸,不沈1於流中,不被繫上陸地,不被人取,不被非人取,不被渦流所取,內部不腐敗,諸比丘!如是,其木塊則向海、趣海、而入海。何以故?諸比丘!恆河之流為向海、趣海、而流入於海故。與此同理,諸比丘!汝等若不著此岸,不著於彼岸,不沈於流中,不繫上陸地,不為人取,不為非人取,不為渦流所取,內部不腐敗,諸比丘!如是汝等則向於涅槃、趣於涅槃、而入於涅槃。何以故?諸比丘!正見即為向於涅槃、趣於涅槃、入於涅槃故。」 四   如是說已。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為此岸?何者為彼岸?何者為沈於流中?何者為繫上陸地?何者為人取?何者為非人取?何者為渦流所收?何者為內部腐敗耶?」 五   「諸比丘!此岸,乃此內六處之喻語。 六   諸比丘!彼岸,乃此外六處之喻語。 七   諸比丘!沈於流中,乃此喜悅染心之喻語。 八   諸比丘!被繫上陸地,乃此我慢之喻語。 九   諸比丘!何者,是被人取者?此處有比丘與在家混住,共喜悅,共憂苦,於有安樂之眾中則有安樂,於有苦惱之眾中則有苦惱,而起於應作當作之事,自專其心,比丘!此者,稱之為被人所取。 十   比丘!何者為被非人取?此處有比丘,或願修梵行入某天子群,「依此戒行,或依梵行,或依苦行、梵行,我成天子或天子群之一,」比丘!此稱之為被非人所取。 十一   比丘!渦流所收者,此為五種欲之喻語。 十二   比丘!何者為內部腐敗者耶?此有比丘,或為邪戒者、惡法者、不淨者、可疑之行為者、覆隱己業者,非沙門而公稱為沙門,非梵行者而公稱為梵行者,內心腐敗,漏洩塵埃之性者。比丘!此稱之為內部腐敗者。」 十三   其時,偶一枚牛者難陀,立於世尊之傍。 十四   時,牧牛者難陀,白世尊曰:「大德!余不著此岸3,不著彼岸,不沈流中,不被繫上陸地,不為人取,不為非人取,不為渦流取,內部不腐敗。大德!我於世尊之處可得出家、可得受戒歟?」 十五   「唯然,難陀!須將牛遣返於主人!」   「大德!撫愛其犢牛等,亦當歸去。」   「難陀!將牛遣還於主人。」 十六   於是,牧牛者難陀,將牛遣還於主人,來詣世尊之住處,白世尊曰:「大德!牛已遣返主人矣。大德!可得於世尊之處出家、受戒耶?」 十七   牧牛者難陀!得於世尊之處出家受戒。牧牛者難陀於受戒後不久,唯獨一人遠離其他,精進專心不放逸而住4…… 十八   尊者難陀,成為阿羅漢之一。 注1 雜阿含經卷四三,一一經「不關洲渚。」   2 PTS本二語ekacco ekacco重疊,是衍字。   3 原文「著此岸」是衍字。   4 參照六七經之一七節。  
SN35.201
  Index [二O一] 第五 木塊(二)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於欽毗羅城之恆河畔。 二   世尊,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見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汝等有見大木塊於恆河順流而下否?」 「唯然,大德!見矣。」 三   [以下同於二00經三節] 四   如是說已。尊者欽毗羅白世尊曰:「大德!何者為此岸?何者為彼岸1?…… 五~十一   [以下同於二00經四~一一節]。 十二   「欽毗羅!何者為內部腐敗者。欽毗羅!此處有比丘!或知由有污由罪科脫出之道,對此履行。欽毗羅!此稱之為內部腐敗者。」 注1 以下同二00經之四~一一節。   2 PTS本單有vutthana,依此,以「想不犯而止者,即有脫出之道」義譯之,但暹羅本此加na,因此意為「不關知若犯罪者,將無脫出之道」。 [二O二] 第六 漏洩 一   爾時,世尊住於釋迦族國,迦毗羅衛之尼拘律園。 二   其時,住迦毗羅衛之釋迦族所新建未久之集會堂,尚未有沙門婆羅門或其他人等住於此。 三   時,住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來詣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四   坐於一面之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向世尊曰:「大德!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所新建未久之集會堂,尚無沙門婆羅門或其他人等進住者。大德!世尊請先住用。世尊先用之後,住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始當住用。住此迦毗羅衛之釋迦族,乃為長時之利益安樂。」世尊默然承諾。 五   時,住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知世尊已承諾,乃從座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赴新集會堂。於集會堂之一面展敷鋪具,設座席,備水甕,挑油燈,然後來詣世尊住處,如是白言:「大德!集合堂之一面已展敷鋪具,設座席,備水甕,挑油燈,今正是時,請受住用。」 六   於是,世尊著內衣,持衣、缽,與比丘眾同赴新集會堂。洗兩足已,入集會堂,皆依中央立柱,面東而坐。比丘眾亦洗兩足,入集會堂,背依西壁,唯以世尊在前,面東而坐。住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亦洗兩足,入集捨堂,依東壁,唯以世尊在前,面西而坐。 七   其時,世尊當夜以大部分時間,對住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以法語鼓勵、激勵之,使之悅喜歸去。曰:「瞿曇等!夜將更曉,汝等當思今正其時。」 「唯然,大德!」住迦毗羅衛之釋迦族等應諾世尊,然後起座,禮拜世尊行右繞禮而去。 八   時,世尊於住毗羅衛之釋迦族等離去不久,言尊者大目犍連曰:「目犍連!比丘眾離卻惛沉睡,目犍連!當由汝為比丘眾說法,余因背部感痛,余欲伸舒背部。」「唯然,大德!」尊者大目犍連應諾世尊。 九   於是,世尊將僧伽梨衣折為四層,右脅在下,作獅子臥,左足置於右足上,正念正智,胸懷起床之想。 十   於此,尊者大目犍連言比丘眾曰:「友,諸比丘!」彼比丘眾應諾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大目犍連說示如下曰:「諸友!我為汝等說漏洩之教法與不漏洩之教法,於此且諦聽,當善思惟,我此當說。」彼比丘等應諾尊者大目犍連曰:「唯然,友!」尊者大目犍連如次宣說曰: 十一   「諸友!如何為漏洩耶?諸友!此處有比丘1,以眼見色,於可愛之色傾心,於不愛之色心相背離。不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彼不能對所起之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對可愛之法,心予傾向,對不愛之法,心相背離,不得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彼不能對所起之惡不善諸法無餘滅盡。 十二   諸友!此比丘於眼所識之色,於耳所識之聲,於鼻所識之香,於舌所識之味,於身所識之觸,於意所識之法,稱之為漏洩。諸友!如是而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為眼而接近者,則魔波旬得機會,得對境。魔波旬若為耳……為鼻……為舌……為身……為意而接近,則魔波旬得機會,得對境。 十三   諸友!恰如蘆葺之家,或草葺之家,乾燥無濕氣,經年古舊,執點火草炬之人,若從東方來者,則得燒其家之機會,得對境。由西方……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無論由任何之方位,執火草炬之人,若來,則得火燒其家之機會,得對境。同於此理,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魔波旬若為眼……為耳……為鼻……為舌……為身……為意而接近,則魔波旬得機會、得對境。 十四   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諸色為勝,而比丘不勝於諸色。諸聲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聲。諸香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香。諸味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味。諸觸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觸。諸法勝於比丘,比丘不勝於諸法。諸友!此比丘為色所勝、為聲所勝、為香所勝、為味所勝、為觸所勝、為法所勝,謂不勝彼等。於染污之性而來再生,則隨有怖畏之苦果,當必至於未來生老死,惡不善之諸法勝於彼。諸友!漏洩即如是。 十五   諸友!如何為不漏洩耶?諸友!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於可愛之色心不傾,於不愛之色心不背離,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亦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於彼如所起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於可愛之法心不傾,於不愛之法心不背離,正念現前,思慮無色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於彼如所起惡不善之法,無餘滅盡。諸友!比丘於眼所識之色不漏洩,於耳所識之聲……於鼻所識之香……於舌所識之味……於身所識之觸……於意所識之法,謂不漏洩。諸友!如是住之此比丘,魔波旬若以眼接近者,則魔波旬不得機會、不得對境。魔波旬若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者,魔波旬則不得機會,不得對境。 十六   諸友!或以堅硬之粘土造尖頂閣,或尖頂閣堂,以濕土塗抹。雖有執點火草炬人,由東方來,人亦不能燒其閣之機會與得對境……由西方來……由北方……由南方……由上方……由下方……由任何方位雖有執火草炬人來,火則不能燒其閣之機會與得對境。同於此理,諸友!如是住之比丘,魔波旬雖以眼……以耳……以鼻……以舌……以身……以意而接近,魔亦不得機會,不得對境。 十七   諸友!如是而住之比丘勝於諸色,諸色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聲,諸聲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香,諸香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味,諸味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觸,諸觸不勝於比丘。比丘勝於諸法,諸法不勝於比丘。諸友!此比丘勝於色、勝於聲、勝於香、勝於味、勝於觸、勝於法,而非謂不勝。彼勝再來生染污之性,勝隨伴有怖畏之苦果,勝當必至於未來生老死、惡不善法者。諸友!不漏洩即如是。」 十八   是時,世尊起而行出,言尊者大目犍連曰:「善哉!善哉!目犍連!汝為諸比丘說漏洩之教法與不漏洩之教法。」 十九   尊者大目犍連此說已,世尊對此予以認證,歡悅之諸比丘,欣受尊者大目犍連之所說。 注1 同一三二經之一O節。   2 cakkhuto於註釋cakkhubhavena「依眼」,為「眼」。   3 同一三二經之一八節下。 [二O三] 第七 苦法 ※ 三   「諸比丘!比丘因如實知一切苦法之生起與滅盡,彼見諸欲,彼見諸欲者,則凡於諸欲彼不止住1欲貪、欲愛、欲迷、欲惱,彼悟知行與住,如行者、住者,不止住於貪慾、憂惱、邪惡、不善之法。 四   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實知一切法之起與滅盡耶?「色乃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滅盡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識乃如是,識之生起乃如是,識之滅盡乃如是。」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實知一切苦法之生起與滅盡。 五   諸比丘!如何而比丘見諸欲?彼若見諸欲,則不止住於諸欲之欲貪、欲愛、欲迷、欲惱。諸比丘!譬如人於甚深之炭火坑,無焰、無煙而充滿炭火,於此有願生不願死,願樂而厭苦之人來,此人被二人之強有力者,拉其手拖至炭火坑,彼將身屆之,此何故耶?諸比丘!此人知:「我墮此炭火坑者,則以此為因或至死,或逢等於死之苦。」諸比丘!以炭火坑為譬喻,比丘見諸欲,見彼諸欲者,則於一切諸欲彼則不存止於欲貪、欲愛、欲迷、欲惱。 六   諸比丘!如何悟知行與住,如行者、住者不存止於貪慾、憂惱、邪惡不善法?諸比丘!譬如有人入棘多之園,彼之前有棘,後亦有棘,北亦棘,南亦棘,下亦棘,上亦棘。彼以:「棘勿刺我!」該由何處進或退耶?同於此理,諸比丘!凡世間有可愛之相貌,快意之相貌,此於聖者之教,即為棘。 七   如是知者,當知攝護不攝護。 八   諸比丘!如何為不攝護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心傾向於可愛之色,心背離於不愛之色,正念不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彼心解脫,不如實知慧解脫,彼所起之惡不善法不能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 九   諸比丘!如何為攝護耶?諸比丘!此有比丘3,以眼見色,心不傾向於可愛之色,心不背離於不愛之色,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如實知慧解脫,彼所起之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不傾向於可愛之法,心不背離於不愛之法,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如實知彼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惡不善之法,以此無餘滅盡。諸比丘!攝護者,當即如是。 十   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時喪失正念,起邪惡4不善而有志望之懷念,為結縛之法。諸比丘!正念薄弱,而彼則速捨此,排之、壞之、令歸滅無。諸比丘!譬如於日中熾熱之鐵器上,滴落二、三滴水,其滴若遲落,即消耗殆盡。如是,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比丘,少時喪失正念,起邪惡不善而有志望之憶念,為結縛之法。諸比丘!正念之薄弱者,而彼速將捨此、排之、毀之、歸於滅無,令歸於無。 十一   諸比丘!如是,比丘悟知行與住,如是行者、住者,不止住貪慾、憂惱、邪惡不善。諸比丘!此比丘之如是行、如是住,或國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緣、親族等,即作是言:「汝來!如何為此袈裟衣而惱?如何汝禿頭持、而往來耶?汝來!還汝卑俗之身,受用財寶,須行善業。」並持來財寶供奉。諸比丘!彼如是行、如是住,捨戒、還卑俗人之身,無有如是之道埋。 十二   諸比丘!譬如恆河向東、趣東、流東、而大群眾攜鍬與籠,來令「此恆河向西、趣西。」諸比丘!當如何思惟於此?彼大群眾可得將此恆河向西、趣西、流西否?」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恆河乃向東、趣東、流東者,令此向西、趣西、流西為不易。復次,此大群眾必終至疲睏。」 十三   「同於此理,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或國王、或王之大臣、朋友、血緣、親族等,作是言:「汝來!如何為此袈裟衣而令汝惱?如何汝禿頭持,來往?汝來!還汝卑俗人之身,以受用財寶,須行善業。」諸比丘!如是行、如是住之此比丘,捨戒、還卑俗人之身者,無有如是之道理。何以故?諸比丘!無論如何之心,長時向遠離、趣遠離、專注遠離者,其轉向於卑,無有如是之道理。」 注1 anuseti,anusayati隨眠、止住,如是存在之意。取原典三節終anusavati,anusayati之意。   2 參照一三二經之一0~一七節。   3 參照一三二經之一八~二四節。   4 參照九六經之四節。 [二O四] 第八 緊叔迦 ※ 二   時,一比丘至另一比丘住處。此比丘問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友!比丘如實知六觸處之生起與滅盡。友!比丘之見因之為清淨。」 三   時,彼比丘對比丘之釋答,因不得滿足,而赴一比丘住處,問此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友!比丘如實知五取蘊之生起與滅盡故,友!比丘之見為清淨。」 四   時,彼比丘不滿足此比丘釋答,而赴一比丘處,問此比丘言:「友!比丘!為如實知四大有生起之滅盡故,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 五   「友!比丘凡如實知生起之法,皆是滅法故,友!此比丘之見為清淨。」 六   時,彼比丘不滿足此比丘之釋答,而來至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比丘向世尊曰:大德!於此,余在一比丘處,問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大德!彼比丘對余答曰:「友!比丘如實知六觸處之生起與滅盡故,友!比丘之見因之為清淨。」時,余不滿足於彼比丘之釋答而至 另一比丘處,問彼比丘曰:「友!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大德!彼比丘對余答曰:「友!如實知五取蘊之……四大有之……凡生起之法,皆為滅之法。友!比丘之見因之為清淨。」時,大德!余不滿足彼比丘之釋答,乃來至世尊處。大德!如何者,比丘之見為清淨耶?」 七   「比丘!譬如有人從未曾見緊叔迦者,彼或到曾見緊叔迦之男處,問曰:「仁者!緊叔迦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緊叔迦乃為黑者,宛如燒杭。」比丘!其時緊叔迦一如斯男之所見。於是,比丘不滿足其男之釋答,或到另一曾見緊叔迦之男處,問其男曰:「仁者!緊叔迦為如何耶?」彼答曰:「仁者!緊叔迦為赤者,宛然如肉片。諸比丘!其時,緊叔迦即如彼男之所見然。於是……「緊叔迦以皮剝、 莢破、宛然如尸利沙……如是言:「仁者!緊叔迦乃枝葉密茂,蔭濃如尼拘律樹。」比丘!其時,緊叔迦即如彼男所見然。比丘!依彼等之信憑,此等善人照純清之所見,此等善人為釋答者。 八   比丘!譬如國王之邊土都城基礎堅牢,城壁有六座堅牢之門,於其處有賢明有能、有智之門衛,以遮上不知者,令知者通過。時由東方急來二使者,對其門衛如是問曰:「仁者!此都城之主於何處耶?」彼門衛答曰:「德者!彼坐於中央之四衢街路。」於是彼二急來使者,向城主如實將使命傳達,即順來路歸去。由西方……由北方急來二使者,向其門衛如是問曰:「仁者!此都城之城主於何處耶?」彼門衛對彼答曰:「德者!彼坐於中央之四衢街路。」於是彼二急來之使者,如實向城主以使命傳達之,即順來路歸去。 九   比丘!余作此譬喻,為令知其意義,其意義則如是。比丘!都城者,即由此四大所成,父母所生,粥飯所積,無常、蝕壞、磨消、破損、潰、滅之法,即此身之喻語。   比丘!六門者,此六內處之喻語。   比丘!門衛者,此正念之喻語。   比丘!急來之二使者,此止觀之喻語。   比丘!中央之四衢街路者,即此地界、水界、火界與風界,此四大有之喻語。   比丘!城主者,即此識喻語。   比丘!如實之使命者,即此涅槃之喻語。   比丘!順來路者,即此八支賢聖道之喻語,亦即正見……正定等是。」 注1 kimsuka甄(堅)叔迦、緊祝迦、緊獸(雜阿含經卷四三之一二經。)「為何」之意,花樹名。   2 panhavyakarana「質問釋答」之意,以應質問之反答。在雜阿含經卷四三之一二經為「記說」。 [二O五] 第九 琵琶 ※ 三   「諸比丘!任何比丘或比丘尼,其心於眼所識之色1,或起貪慾、染欲、忿恚、愚癡、嗔恚者,應制伏此心。謂:「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叢,險難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適於此,然則,汝於眼所識之色,應制伏心。」諸比丘!任何之比丘或比丘尼,其心於耳所聞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或起貪慾、染欲、忿恚、愚癡、嗔恚者,由此應制伏心,謂:「此路乃有怖、有恐、有棘、有叢、險難之非路、邪路是。此路乃不善人之所依,此路乃善人所不依。汝不適此,然則,汝由此意所識之法應制伏心。」 四   諸比丘!譬如稻熟2,因稻田之守者放逸,食稻之牛闖入稻田而縱食至心滿足 。與此同理,諸比丘!無聞之凡夫,對六觸處不行攝護,縱享五種欲至心滿足。 五   諸比丘!譬如稻熟,因稻田之守者不放逸,食稻之牛雖闖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堅括於額之上部,堅括於額之上,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後,將其縱放。   諸比丘!二度食稻之牛……   諸比丘!三度食稻之牛雖闖入此稻田,守者牢捉此牛之鼻,由牢捉鼻,以堅括於額上,堅括於額上,則以搋猛鞭,以搋猛鞭後,而縱放。如是,食稻之牛或入村落或入森林,多休止所,多休臥所,而思起被搋鞭策之事,因此不再入稻田。與此同理,諸比丘!於六觸,比丘之心為直、正直,唯住立於內,靜止單一而得安定。 六   諸比丘!譬如國王或王大臣,有未曾聞琵琶之音者,彼聞琵琶之音,而作如是曰:「友!此何音耶?如是斯之愛、美,足以令人心狂而惑。」「貴人!如是之愛、美,足以令人心狂、惑之音,此是琵琶。」彼言:「且去!將琵琶攜來予余。」彼等以此奉於王曰:「貴人!此音如是可愛、美好,令人心狂而惑之琵琶。」王曰:「此琵琶於余為無用,唯將音帶來與余。」彼等言於王曰:「貴人!此所謂琵琶者,有種種之成素,有大成素,由種種之成素而發音。」曰:「緣於胴、緣於皮、緣於掉、緣於首、緣於弦、緣於弓,又須人之適宜努力。貴人!如是琵琶有種種之成素,有大之成素,由種種成素而發音。」彼王遂以此琵琶,碎為十分或百分,以此十分或百分碎為一片片,一片片則以火燃燒,以火燒成灰,成灰或被大風吹去,或被河川之急流漂去。如是彼言:「凡稱琵琶者,大眾為此長時放逸流溺、此琵琶為虛偽也。」 七   與此同理,諸比丘!比丘須於色之所趣,則以檢色,受之……想之……行之……須於識之所趣,則以檢識。彼檢色……受……想……行……識,原於彼或為「我, 」或「我有」、或「我之我」者,今則無此。」 注1 雜阿含經四三卷六經:「眼識色因緣生,若欲若貪,若暱若念,若決定著處,於彼諸心善自防護。」   2 kittha有稻或稻田之意。   3 upari ghataya(m)suniggahitam nigganheyya此段之意稍稍不明瞭,照此譯待後日之研究。   4 雜阿含經四三卷六經,過去世時,有王聞未曾有好彈琴聲。琴及琵琶皆相當於vina。唯依我們之通常觀念,說琴,無寧較接近琵琶vina. [二0六] 第十 六生物 ※ 三   「諸比丘!譬如瘡癢身,腐爛身之人,入於棘1之森林,萱與棘刺彼之足,引而搔及瘡爛之肢體。諸比丘!如是此人,因而漸感至苦痛不快。與此同理,諸比丘!此處有比丘,入於村落或森林,遇所觸者作如是言:「此尊者如是作,如是行者,為村落不淨之棘。」得知此為棘,當知攝護與不攝護。 四   諸比丘!如何為不攝護?諸比丘2!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心傾於可愛之色,心背離於不可愛之色,正念不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不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起惡不善之諸法,不能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傾於可愛之法,心背離於不可愛之法,不使正念現前,缺乏思慮而住;又彼不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起惡不善之諸法,不能無餘滅盡。 五   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六種生物,以強繩綁縛。捕蛇以強繩綁縛。捕鱷魚……鳥……犬……野干……猿,以強繩綁縛。於中央作結,同時縱放。諸比丘!其時,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此等六種生物,各各向己餌之世界奔去。蛇入蟻塔……鱷魚入水……鳥翔於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諸比丘!此等六種生物倦疲時,此等生物則隨其中之一多力者,隨彼之後,乃至服從於彼。比丘亦與此同理,任何人若不向身增修其正念,或不復修者,則彼眼為可意之色所引去,彼背於不可意之色。彼耳為可意之聲……鼻為可意之香……舌為可意之味……身為可意之觸……意為可意之法所引去,彼背離於不可意之法。諸比丘!如是為不攝護。 六   諸比丘!如何為攝護耶?諸比丘!於此有比丘,以眼見色,心不傾於可愛之色,心不背於不可愛之色,令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彼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之惡不善法,無餘滅盡。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心不傾於可愛之法,心不背離於不可愛之法,令正念現前,思慮無量而住。又彼如實知心解脫、慧解脫,如彼所起之護不善法,無餘滅盡。 七   諸比丘!譬如有人,捕得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六種生物,以強繩綁縛。捕蛇以強繩綁縛,鱷魚……鳥……犬……野干……猿……以強繩綁縛。以強繩綁縛而擊於強杭或柱。諸比丘!其時,不同境界、不同餌處之此等六種生物,各各向己餌處之世界奔去。蛇入蟻塔、鱷魚入水……鳥翔於空、犬入村落、野干入野墓、猿入森林而去。諸比丘!此等六種生物倦疲時,於同杭或近柱而立、或近坐、或近臥。比丘與此同理,無論任何人,其身增修、復修正念,彼眼亦不為可意之色所引去,不背離於不可意之色。彼耳……鼻……舌……身……意,不為可意之法所引去,不背於不可意之法。諸比丘!攝護即如是。 八   強杭或柱者,諸比丘!此乃向於身正念之喻語。然則!諸比丘!汝等於此:「吾等之身增修、復修正念,如坐騎、如貴器物之所實行、積集,於此應努力。」如是修習。諸比丘!汝等應如是修習。」 注1 於英譯,譯為a swampy jangle(濕地之森)註釋書,注為kantavana(棘之森)。此較自然。   2 參照一三二經之一0~一五經。   3 visaya目的物,對像體,對境,境界。gocara有種種之意,於此是置動物餌之處,即餌處,餌之意。   4 參照一三二之一八~二三節。 [二O七] 第十一 麥把 ※ 三 「諸比丘!譬如諸比丘將麥把置於四衢街路,當時有六名手執連枷之男子,以連枷打其麥把。如是,諸比丘!以六連枷打麥把,善打。復次,又有手持連枷之第七男子來,以連枷打其麥把。如是,諸比丘!以連枷打麥把之第七男子,更為善打。 四   與此同理,諸比丘!無聞之凡夫,於眼為可意不可意之色所惱,於耳……於鼻……於舌……於身……於意為可意不可意之法所惱。諸比丘!此無聞之凡夫,若為未來再生而思念者,如是愚人,恰如為因第七連枷所打之麥把,乃更為善打。 五   諸比丘!往昔,天與阿修羅戰鬥時,諸比丘!阿修羅毗摩質多羅呼阿修羅曰:「汝等!天與阿修羅戰鬥時,若阿修羅軍勝,天軍敗者,則以第五繩1縛諸天主帝釋天之首,共來余之阿修羅都。」諸比丘!諸天之主帝釋天呼三十三天等曰:「汝等!天與阿修羅之戰鬥時,若天軍勝,阿修羅軍敗者,以第五繩縛彼阿修羅主毗摩質多羅之首,共來余之正法殿。」 六   然而於此戰役,則諸天勝而阿修羅敗。時,諸比丘!三十三天以第五繩縛阿修羅主毗摩質多羅之首,共來諸天主帝釋天之正法殿。 七   於此,諸比丘!阿修羅主毗摩質多羅之首被第五繩所縛。諸比丘!阿修羅主毗摩質多羅作如斯思惟:「諸天為正法,阿修羅為非法,因此,我今赴諸天之都耶?」彼見己首解去第五繩,且飽嘗五種天上之欲,以盡娛樂。然而諸比丘!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作如斯思惟:「阿修羅為正法,諸天為非法。因此,我今赴阿修羅之都耶?」彼見己首被第五繩所縛,且願排除天上之五種欲。 八   諸比丘!毗摩質多羅之縛乃如是微妙,較此更微妙者為魔羅之縛。諸比丘!想思者乃被魔羅波旬所縛,無想思者,則獲解於此。諸比丘!「我有」者,此為想思。「此是我」者,此為想思。我者,此為想思,「我為無者,」此為想思。「我是有色」者,此為想思。「我是無色」者,此為想思。「我是有想」者,此為想思。「我是無想」者,此為想思。「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為想思。諸比丘!想思為病2,想思為瘡,想思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心住無想思,」汝等當如是學習。 九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轉動。「此是我」者,此為轉動。「我」者,此為轉動。「我是無,」此為轉動。「我是有色」者,此為轉動。「我是無色」者,此為轉動。「我是有想」者,此為轉動。「我是無想」者,此為轉動。「我是非想非非想」者,此為轉動。諸比丘!轉動為病,轉動為瘡,轉動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轉動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十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震動。「此是我」者,此為震動。「我」者,此為震動……諸比丘!震動為病,震動為瘡,震動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震動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十一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戲論。「此是我」者,此為戲論。「我」者,此為戲論。……諸比丘!戲論為病,戲論為瘡,戲論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戲論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十二   諸比丘!「我有」者,此為慢心。「此是我」者,此為慢心。「我」者,此為慢心。……諸比丘!慢心為病,慢心為瘡,慢心為箭。然則諸比丘!「我等以不慢之心而住,」汝等當如是學習。」   毒蛇品第四[終]   其攝頌曰:   毒蛇喜樂龜   木塊二漏洩   苦法緊叔迦   琵琶六生類   並且與麥把   悅喜消盡品   廣說為六十   依於海毒蛇   明說經集中 注1 縛兩手兩足,更繁首故,首為第五繩所縛。   2 原典raga雖有染欲,雜阿含經四二卷六經有為「病」。注亦有roga,看raga是roga之誤,故譯為病。於漢譯大約為「病、癰刺。」

Index

相應部

Home

巴漢辭典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