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部

SN35.61
SN35.71
SN35.81
SN35.91

  

六處篇 六處相應(2)

第二 五十[經]品

第一 無明品

  捨衛城

[五三] 第一 無明

※ 二

  爾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處。詣已,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三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得消滅無明而生起明耶?」

四

  「比丘!知、見眼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知、見色是無當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眼識……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

五~八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九

  知、見意見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知、見法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意識……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知、見彼亦是無常者,則消滅無明而生起明。

十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消滅其無明而生起明。」

[五四] 第二 繫縛(一)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則消滅其繫縛耶?」

四~九

  「比丘!知、見眼是無常者,則消滅其繫縛。色……眼識……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知、見彼亦無常者,則消滅其繫縛。耳……鼻……舌……身……意…… 

十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消滅其繫縛。」

[五五] 第三 繫縛(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能達至除卻其繫縛耶?」

四~九

  「比丘!知、見眼是無我者,則達至除卻其繫縛。色……眼識……眼觸……凡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彼是無我者,則達至除卻彼繫縛。

十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達至除卻彼繫縛。」

[五六、五七] 第四、第五 諸漏(一~二)

三~十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則消滅其諸漏耶?」「……達至除卻其諸漏。」

[五八、五九] 第六、第七 隨眠(一~二)

※ 三

  「大德!如何知、如何見者,則消滅其隨眠……達至除卻……。」

四~八

  「諸比丘!知見眼是無我者,則得除卻其隨眠。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九

  意……法……意識……意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知見此是無我者,則得除卻其隨眠。

十

  諸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得除卻隨眠。」

[六十] 第八 曉了

※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曉了之法,且諦聽。

三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曉了之法耶?

四

  緣眼與色生起眼識,三者會合為眼觸,緣眼觸生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聖弟子,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眼觸亦厭嫌、於受亦厭嫌。厭嫌則離欲,因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證知「我曉了於取。」

五~八

  緣耳與聲,生起耳識……緣鼻與香,生起鼻識……緣舌與味,生起舌識……緣身與觸,生起身識……

九

  緣意與法,生起意識,三者會合為意觸,緣意觸生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聖弟子,於意亦厭嫌、於法亦厭嫌、於意識亦厭嫌、於意觸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則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證知「我曉了於取。」

十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曉了之法。」
  
SN35.61
  Index [六一] 第九 了悟(一) ※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諦聽。 三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四~八   緣眼與色生起眼識,三者會合為眼觸,緣眼觸而有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聖弟子,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而證知「我了悟取。」緣耳與聲生起耳識……緣鼻與香生起鼻識……緣舌與味生起舌識……緣身與觸生起身識…… 九   緣意與法生起意識,三者會合為意觸,緣意觸而有受。諸比丘!如是知見,有聞聖弟子於意亦厭嫌、於法亦厭嫌、於意識亦厭嫌、於意觸亦厭嫌、於受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由解脫而證知「我了悟取。」 十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了悟之法。」 [六二] 第十 了悟(二) ※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一切取了悟之法,且諦聽。 三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取了悟之法耶? 四   諸比丘!汝等於此作如何思耶?眼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彼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彼是苦耶?抑是樂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為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色……眼識……眼觸……緣眼觸……是常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五~八   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九   意是……法是……意識是……意觸是……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此是苦耶?抑是樂耶?」   「大德,此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此非是。」 十   「諸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亦厭嫌於色、亦厭嫌於眼識、亦厭嫌於眼觸。……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此。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於解脫乃有「我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十一   諸比丘!此為一切取了悟之法。」   無明品第一 (終)   此攝頌曰:   無明二系結   諸漏亦為二   他二為隨眠   二悉知了悟   以此為品名 第二 鹿網品 [六三] 第一 鹿網(一) 一   捨衛城因緣。 二   爾時,尊者彌迦奢羅來詣世尊居處: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彌迦奢羅白世尊言:「大德!所稱單獨住者、單獨住者。大德!如何為單獨住者?又如何為隨伴住者耶?」 四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2。有比丘若喜悅於此、讚美於此,對此存念戀著,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彼則心生喜悅,有喜悅之心者,則有愛染心,有愛染心者,則有繫縛。彌迦奢羅!如是被縛於悅喜、繫縛之比丘者,稱為隨伴住者。 五~八   彌迦奢羅!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 九   彌迦奢羅!有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樂、常喜愛、誘生慾念。有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此者,則喜悅、讚美於此、戀著於此而住,於彼心生喜悅,有喜悅心者,則有愛染心,有愛染心者,則有繫縛。彌迦奢羅!此為悅喜繫縛之比丘,稱為隨伴住者。 十   彌迦奢羅!如是住之比丘,即使於林間、深林邊土、聲音稀少、大氣寂靜、遠離世人之處而臥,雖適於獨坐冥想,樂於居住,但彼仍稱為隨伴住者。 十一   何以故?渴愛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於此尚未除滅故,彼仍稱隨伴住者。 十二~十七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常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不喜悅此、不讚美此、不存念戀著於此者,則於彼喜悅心滅,若無喜悅心者,則無愛染心,若無愛染心者,則無繫縛。彌迦奢羅!於此悅喜繫縛解脫之比丘,稱為單獨住者。 十八   彌迦奢羅!如是住之比丘,雖住於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群之村內,但彼亦稱為單獨住者。 十九   何以故?渴愛為彼之第二友伴者,彼已除滅此故,彼稱為單獨住者。」 注1 Migajala雜阿含經卷十三之六、七經為鹿網。   2 參照漢譯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一、一一O頁後三行之五種欲分。 [六四] 第二 鹿網(二) ※ 二   爾時,尊者彌迦奢羅,來詣世尊居處……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彌迦奢羅白世尊言:「大德!願世尊為我略說法,我聽此法將遠離其他,唯獨熱誠專心精勤而住。」 四~八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常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存念戀著於此者,則喜悅、讚美於此,存念戀著於此,於彼心生喜悅。彌迦奢羅!我謂:因起喜悅心而生起苦。彌迦奢羅!有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九   彌迦奢羅!有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樂、常喜愛,誘生慾念。有比丘若喜悅、讚美於此,而存念戀著此者,則於彼心生喜悅。彌迦奢羅!我謂因起喜悅心而生起苦。 十~十四   彌迦奢羅!有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常喜愛,誘生慾念。有比丘若不喜悅、讚美於此,不存念戀著此者,於彼則滅喜悅心。彌迦奢羅!我謂,因喜悅心滅則苦滅。彌迦奢羅!有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十五   彌迦奢羅!有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樂、常喜愛,誘生慾念。有比丘若不喜悅、不讚美此,不存念戀著此者,於彼則喜悅心滅。彌迦奢羅!我謂因喜悅心滅則苦滅。」 十六   時,尊者彌迦奢羅!歡悅、隨喜於世尊之所說,從座而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而離去。 十七   依此,尊者彌迦奢羅遠離其他,唯獨熱誠專心不放逸而住,以善家之男子由在家而出家,得度為無家之身,對無上梵行之究竟為目的,則不久之後於現生自證知實現、逮得而住。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十八   尊者彌迦奢羅則成為阿羅漢之一。 [六五] 第三 三彌離提(一) 一   爾時,世尊住王捨城竹林迦蘭陀園。 二~三   時,尊者三彌離提來詣世尊之處……白世尊言:「大德!魔羅、所稱魔羅,如何為魔羅、或魔羅之名義耶?」 四~八   「三彌離提!凡有眼、有色、有眼識,以眼識所識知之法,則有魔羅、或為魔羅之名義。有耳……有鼻……有舌……有身…… 九   有意,有法,有意識,有以意識所識知之法,則有魔羅,或為魔羅之名義。 十~十四   三彌離提!凡無眼,無色,無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無魔羅,或魔羅之名義。無耳……無鼻……無舌……無身…… 十五   無意,無法,無意識,無意識所識知之法,則無魔羅,或無魔羅之名義。」 [六六] 第四 三彌離提(二) ※ 三~十五   「大德!有情、所稱有情者。大德!如何為有情、或有情之名義耶?」 …… [六七] 第五 三彌離提(三) ※ 三~十五   「大德!苦、所稱苦者,大德!如何為苦、或苦之名義耶?」 …… [六八] 第六 三彌離提(四) ※ 三   「大德!世間、所稱世間者,如何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耶?」 四~九   「三彌離提!凡有眼,有色,以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有耳……有鼻……有舌……有身……有意,有法,有意識所識知之法,則為世間或世間之名義。 十~十五   三彌離提!凡無眼,無色,無眼識,無眼識所識知之法,則無世間或世間之名義。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法,無意識,無以意識所識知之法,則無世間或世間之名義。」 [六九] 第七 優波先那 一   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優波先那,住王捨城妥H林蛇頭巖窟中。 二   然則其時,毒蛇落於尊者優波先那之身。 三   時,尊者優波先那,告諸比丘言:「來,汝等將余此身置於臥台運出室外,此身於此處,恰如一握之糠,立即散失。」 四   如是言時,尊者舍利弗告尊者優波先那曰:「然而我等亦不認為尊者優波先那身之異態,諸根之變壞。」 五   然而,其時,尊者優波先那如是作言:「來,汝等將余此身置於臥台,運出室外,此身於此處,恰如一握糠,立即散失。」 六   「友,舍利弗!若有人言:「余是眼也,」或「此為余之眼」……「余為耳……鼻……舌……身……意,」或「此為余之意,」有如是之心者。友舍利弗!則彼或有身之異態,或有諸根之變壞。友舍利弗!余無如是言:「余是眼,」或「此為余之眼」……「余是其……鼻……舌……身……意,」或「此為余之意。」友舍利弗!雲何余有身之異態,或諸根變壞耶?」 七   如是尊者優波先那,久已根絕我見、我所見、憍慢、隨眠,故尊者優波先那於 「余是眼,」或「此為余之眼」……「余是耳……鼻……舌……身……意,」或「此為余之意」無如是之心。 八~九   時,彼諸比丘將尊者優波先那之身置於臥台運出室外,尊者優波先那之身,於其處,恰如一握之糠散失。 [七十] 優波婆那 ※ 二   時,尊者優波婆那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優波婆那,白世尊言:「大德!現生之法,所稱現生之法,大德!如何稱此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一一可自知法耶?」 四   「優波婆那!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且對色感知之染心,對色有染心,而覺知「我對色有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見色,感知色,且對色感知有染心,彼對色有染心,而覺知「我對色有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五~九   優波婆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彼感知法且對法感知有染心,對法有染心,而覺知「我對法有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識法,感知法,且對法感知有染心,彼對法有染心,而覺知「我對法有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十   優波婆那!然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感知彼色,然對色不感知有染心,對色無染心,彼覺知「我對色無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眼見色,雖感知色,若對色不感知染心者,則彼對於色無染心,覺知「我對於色無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十一~十五   優波婆那!復次又有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雖感知彼法,然對於法感知不染心,對於法無染心,彼覺知「我對於法無染心。」優波婆那!若比丘以意識法,雖對於法感知,而對於法感知不染心,彼對於法無染心,則覺知「我對於法無染心。」如是,優波婆那!現生之法為即時者,來見[可示導於涅槃者,]智者應一一自知者。」  
SN35.71
  Index [七一] 第九 六觸處(一) ※ 二   「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則彼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律猶遠。」 三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處某者心不能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 四~九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視眼,「此為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觀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於此,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對此作如實觀者,則此為苦之終。汝視耳……視鼻……視舌……視身……視意   「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觀照耶?」   「不也,大德!此不然。」   「善哉!比丘!於此,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對此如實觀,此即苦之終盡。」 [七二] 第十六 觸處(二) ※ 二   「諸比丘!於任何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為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猶遠矣!」 三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處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 四~九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惟耶?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觀照耶?」「大德!誠然!」「善哉!比丘!於此,比丘!汝視眼,「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此,如是,汝之滅除此第一觸處,將來不再令生起。汝視捸K…視鼻……視舌……視身……視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觀照耶?」   「大德!誠然。」   「善哉,比丘!於此,比丘,汝視意,「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正智慧,如實觀者,如是汝則滅除此第六觸處,將來不再生起。」 [七三] 第十一六 觸處(三) ※ 二   「諸比丘!任何之比丘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為尚未果其梵行,離此法猶遠矣!」 三   如是言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此處某者心不平。大德!此某者不如實知六種觸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者。」 四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惟耶?「眼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此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彼是苦耶?抑為樂耶?」   「大德!彼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非然。」 五~九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不也。大德!非然。」 十   「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意,因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有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鹿網品第二 (終)   此攝頌:   說鹿網二經   於三彌離提   以說為四經   優婆先那者   及優波婆那   六觸處有三 第三 病品 [七四] 第一 病(一) 一   捨衛城因緣。 二   其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如是之精舍有一比丘,因是新參所知甚少,陷於病、苦、惱之狀態。大德!願世尊垂慈愍,赴彼比丘之住處。」 [八0] 第七 無明(二) 一~五   [全文同於前經] 六   「比丘!此處有比丘,有如是之所聞:「法不適於偏執。」比丘!若比丘之所聞:「法不適於偏執,」如是者,彼則知解一切法。以知解一切法,則曉了一切法。曉了一切法,則見一切微象與他相異。見眼與他相異……色……眼識……眼觸……乃至……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見與他相異。 七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 四   時,世尊聞新參者之語,與罹病之語,知「比丘所知甚少,」乃往彼比丘住處。 五   彼比丘見世尊由遠處來,見已,由床台移動身體1。 六   時,世尊告此比丘曰:「止之,比丘!汝勿於臥床移動身體,此有設座,余可坐此處。」世尊就坐於所設之座。 七   坐已,世尊告此比丘曰:「比丘!汝之病有少愈否?食養物充分否?苦痛之感覺減退而無增加,感減退而不感其增進耶?」 「大德!余之病未少愈,食養物不充足,余增加強烈之苦感而無減退,唯感其增加而不感其減退。」 八   「比丘!汝有無何等之惡作耶?有無何等之後悔耶?」「大德!誠然,我有大惡作、有大後悔。」 九   「但,汝有無以戒故,而自為難耶?」「大德!不然。」 十   「比丘!汝若言不以戒故而自為難者,然則比丘!汝惡作於何事?以何為汝之後悔耶?」   「大德!余尚不知世尊為持戒清淨所說之法。」 十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為持戒清淨所說之法,然則如今,比丘!汝知余為何說法耶?」   「大德!我知世尊為捨離染欲而說法。」 十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為捨離染欲而說法則可。比丘!余之所說者此法為捨離染欲。 十三   比丘!汝對此作如何思量耶?眼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無常者,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十四   「比丘!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厭嫌於意,由厭嫌而離欲,因離欲而得解脫,於解脫而有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十五   世尊說此已。彼比丘歡喜、歡喜信受世尊之所說。而此所宣之教法,彼比丘生遠塵離垢而生法眼,乃曰:「凡生起之法,此皆滅盡之法。」 注1 PTS本是mancake samancopi暹羅本寫mancake samatesi於前之腳注舉samad-hosi,samidhosi兩語。 [七五] 第二 病(二) 一~十   [全文同於前經] 十一   「比丘!汝言尚不知余為持戒清淨所說之法,然則如今,汝知余為何說法耶?」「大德!我知。世尊為無取著般涅槃而說法。」 十二   「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汝知余為無取著般涅槃而說法則可。比丘!余之所說者此法為無取著、般涅槃。」 一三~一四   [全文同與前經] 一五   世尊宣說已。彼比丘歡喜、歡受於世尊之所說。而此宣說之教法,彼比丘之心無所取著,而解脫諸漏。 [七六] 第三 羅陀(一) ※ 二   時,尊者羅陀……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羅陀,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聽此法以遠離其他,單獨熱誠,專心於精勤而住。」 四   「羅陀!凡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五~九   羅陀!何者是無常?羅陀!眼是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色是……眼識是……眼觸是……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無常,對此汝應捨欲貪。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十   意是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法是……意識是……意觸是……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無常者,對此故應捨欲貪。 十一   羅陀!凡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七七] 第四 羅陀(二) ※ 四   「羅陀!凡無常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五~十   羅陀!何者是苦?羅陀!眼是苦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色是……眼識是……眼觸是……乃至……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見苦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十一   羅陀!凡苦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七八] 第五 羅陀(三) ※ 四   「羅陀!凡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五~九   羅陀!何者是無我?羅陀!眼是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色是……眼識是……眼觸是……凡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 十   意是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法是……意是……意識是……意觸是……凡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我者,對此汝應捨欲貪。 十一   羅陀!凡無我者,對此故應捨欲貪。」 [七九] 第六 無明(一) ※ 二   時,有某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曰:「大德!若捨此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有如是之一法耶?」「比丘!有一法,若捨此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 四   「然則,大德!若捨何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之一法耶?」「比丘!無明是一法,捨此一者,比丘之無明則消失而生明。」 五   「然而,大德!如何知,如何見之比丘,其無明消失而生明耶?」 六   「比丘!知、見於眼是無常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色……緣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知、見是無常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也。 七~十一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 十二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之比丘,則無明消失而生明。」  
SN35.81
  Index [八一] 第八 比丘 ※ 二 時,眾多之比丘等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於此處有外道普行沙門等如是問我等:「諸友!於沙門瞿曇之處,修梵行有何之效耶?」大德!受如是問……為苦之曉了……。」 四   「諸比丘!實則汝等受如是問,而作如是答者,此乃復說余之所說,非以非實誣謗我,乃以法隨法作釋。又,此與法相同之大小言說,皆不蒙受任何非難。諸比丘!汝等為曉了苦而在余處修梵行故。 五   諸比丘!外道普行沙門等,若如斯問汝等:「汝等言為苦之曉了於瞿曇沙門處修梵行,其如何為苦耶?」諸比丘!汝等對彼外道普行沙門應作如是答: 六~十一   「諸友等!眼是苦,為曉了於此,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色是苦……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者,為曉了此等亦是苦,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苦……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其亦是苦,為曉了於此,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友等!此即是苦,為曉了於此,我等於世尊處修梵行。」 十二   受如是問,諸比丘!汝等對彼外道普行沙門,應作如是答。」 [八二] 第九 世間 ※ 二   爾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所稱:「世間、世間者,」大德!於何意義稱之為世間耶?」 「比丘!破壞,是故稱之為世間。是何物之破壞? 四~九   諸比丘!眼是破壞,色是破壞,眼識是破壞,眼觸是破壞,耳是……鼻是……舌是……身是……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破壞。 十   比丘!破壞,其故稱之為世間。」 注1 lujjati,to be broken up,to break,to be destroyed破壞之意,漢譯「雜阿含」於卷九第三經,以此,有「危脆敗壞」之字,普通「世」釋為「流轉」之義。 [八三] 第十 頗勒具那 ※ 二   爾時,尊者頗勒具那……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頗勒具那,白世尊言: 四∼八   「大德!有如是之眼耶?以教示過去2入滅諸佛之教示以斷渴愛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以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九   大德!有如是之意耶?以教示過去入滅諸佛之教示,斷渴愛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 十~十四   「頗勒具那!非如是之眼,以教示過去入滅諸佛之教示,以斷渴愛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以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無耳……無鼻……無舌……無身…… 十五   頗勒具那!無如是之意,以教示過去入滅諸佛之教示,斷渴愛之障礙,斷渴愛之行路,了斷輪迴,超越一切苦惱。」   病品第三 (終)   此攝頌曰:   於病說二經   羅陀說他三   無明又說二   比丘與世間   頗勒具那者   亦說為三經 注1 依註釋於兩處加上「渴愛」之文字。   2 對諸佛以教示人之意。 第四 闡陀品 [八四] 第一 敗壞 ※ 二   爾時,尊者阿難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阿難白世尊言:「大德!所稱「世間、世間者。」大德!於何之意義,以稱之為世間耶?」 四   「阿難!凡敗壞之法,於聖者之律,則稱之為世間。阿難!何者為敗壞之法耶? 五~九   阿難!眼是敗壞之法,色是敗壞之法,眼識是敗壞之法,眼觸是敗壞之法也。凡以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敗壞之法……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十   意是敗壞之法,法是敗壞之法,意識是敗壞之法,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敗壞之法。 十一   阿難!凡敗壞之法,於聖者之律,此稱之為世間。」 注1 paloka=bhijjana,breaking up,breaking in two,dissolution,decay敗壞,崩壞,崩解,如八二經,參照一一六經一一節。 [八五] 第二 空 ※ 二~三   爾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大德!所稱「空世間、空世間者。」大德,於何之意義,以稱之為空世間耶?」 四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是故稱之為空世間。阿難!何者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耶? 五~十   阿難!眼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色於我、或於我所是空。眼識於我、或於我所是空。眼觸於我、或於我所是空。……耳……鼻……舌……身……意……凡以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於我、或於我所亦是空。 十一   阿難!於我、或於我所是空故,是故,稱之為空世間。」 [八六] 第三 簡約 ※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阿難……白世尊言:「大德!願世尊為我說示簡約之法,我聞世尊此法,一人遠離其他,不放逸,熱誠專心而住。」 四~九   「阿難!汝以此如何思量:眼是常住耶?抑為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眼識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耳是……聲是……鼻是……香是……舌是……味是……身是……觸是……意是……法是……」   「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大德!不然。」 十   「阿難!如是觀者,有聞聖弟子,厭嫌於眼……厭嫌於眼觸……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厭嫌於此。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以得解脫,謂有「解脫」之智。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八七] 第四 闡陀 一   爾時,世尊住王捨城竹林迦蘭陀園。 二   爾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大准陀及尊者闡陀住靈鷲山。 三   爾時,尊者闡陀罹病,陷於嚴重之苦惱狀態。 四   時,尊者舍利弗夕時從靜座而起,至尊者大准陀處,如次謂彼曰:「友,准陀!同赴尊者闡陀之處探病!」   「友!唯然,」尊者大准陀答尊者舍利弗。 五   於是,尊者大准陀與尊者舍利弗,共赴尊者闡陀之處。至已,就坐於所設之座。 六   著座已,尊者舍利弗語尊者闡陀言:「友闡陀!汝病有少愈耶?食養物充足耶?苦痛之感覺減退而無加增,感覺其減退,不感覺其增進耶?」 七   「友舍利弗!余之病未見有少愈,食養物不充足。余強烈之苦感,加增而無減退,唯感其增進,不感其減退。 八   友!譬如強力之勇士,以銳刃截頭。如是友!過度之體風,以害余之頭。友!余之病不見有少愈,食養物不充足……不感覺其減退。 九   友!譬如有力之勇士,以布片強力纏縛頭上。友!如是過度之體風,使余感苦痛。友!余之病不見有少愈,食養物不充足……不感其減退。 十   友!譬如熟巧屠牛者、或屠牛者弟子,以銳利之牛刀,戳貫腹部。友!如是過度之體風貫戳余腹。友!余之病不見有少愈,食養物不充足……不感其減退。 十一   支!譬如二強力之勇士,捕捉弱者之腕,各執其一以炙烤於炭火上。友!如是,余身體有過度之熱。友!余之病不見有少愈,食養物不充足……不感其減退。 十二   「友舍利弗!持刀刃1來與余,余不欲存活。」 十三   「尊者闡陀!勿持刀刃來,尊者闡陀當續存活,我等願尊者闡陀續存活。若尊者闡陀無適宜之食物者,我為尊者闡陀尋來適宜之食物。若尊者闡陀無適宜之藥物者,我用尊者闡陀尋來適宜之藥物。若尊者闡陀無適宜之看護者,我為尊者闡陀看護。尊者闡陀勿謂持刀物來,尊者闡陀當績存活!我等願尊者闡陀續存活!」 十四   「友舍利弗!余非無適宜之食物,余有適宜之食物。余非無適宜之藥物,余有適宜之藥物。余非無適宜之看護者,余有適宜之看護者。然而友!余長時無有不可意,以可意而奉侍大師。友!此實於佛弟子之最適宜。奉侍大師以可意而無有不可意事,此應無再有矣。闡陀比丘謂持刀刃來,友舍利弗!請如是瞭解。」 十五   「尊者闡陀!若願釋答我等質問之義,我等則以二、三點問於尊者闡陀。」「友舍利弗!請問,由聞我等將知此義矣。」 十六   「友闡陀!汝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闡陀!汝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耶?」 十七   「友舍利弗!余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以耳……以鼻……以舌……以身……友舍利弗!余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 十八   「友闡陀!汝於眼、於眼識、於眼識所識之法,以何見、何知耶?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耶?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友闡陀!汝於意、於意識、於意識所識之法,以何見、何知耶?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耶?」 十九   「友舍利弗!余於眼、於眼識、於眼識所識之法,見滅,知滅。以眼、以眼識、以眼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於耳……於鼻……於舌……於身……友舍利弗!余於意、於意識、於意識所識之法,見滅,知滅,以意、以意識、以意識所識之法:「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之我,」如是以認識。」 二十   如是說已,尊者大准陀語尊者闡陀言:「友闡陀!然者,以彼世尊之此教,應常時善予思量。於依止者有動轉,無依止者則無動轉。無動轉則有輕安,有輕安者則無喜悅,無喜悅者則無來往,無來往者則無生死,無生死者則無此世、無來世、無兩界之中間,此始為苦惱之滅盡。」 二一   時,尊者舍利弗與尊者大准陀以此教誡,教誡尊者闡陀之後,起座離去。 二二   時,尊者闡陀於尊者等離去未久,即持刀刃自刎。 二三   於是,尊者舍利弗來至世尊住處,禮拜世尊,坐於一面。 二四   坐於一面之尊者舍利弗,白世尊言:「大德!尊者闡陀持刀自刎,彼之所趣,彼之來世為何耶?」 「舍利弗!闡陀比丘於前與汝,非說無應受之身耶?」 二五   「大德!有名為弗婆伊奢那之跋耆族村,於該處有尊者闡陀之友家,親善之家、有往來之家 二六   「舍利弗!此等確為尊者闡陀比丘之友家、親善之家、往來之家。然而舍利弗,余不說此為「有應受之身。」舍利弗!凡人棄其身,受他身,余稱此為「有應受之身,」然而闡陀比丘則非此。故闡陀比丘不再9有矣,舍利弗應當如是見。」 注1 為自殺。   2 暹羅本此一句,作尊者闡陀令持來刀刃。舍利弗之語如次「尊者闡陀續存活……」為以下。   3 an-upavajja-appavattika,appatisandhika「又不得有」之意,彼今罹重病,恢復無望故斯言。   4 由渴愛、憍慢、邪見而依止、依賴之意(注)。   5 PTS本作nati(偏向),暹羅本及註釋作nandi。   6 PTS本作agatigati(惡趣處)暹羅本及註釋作agatigati(往來),為來和往。   7 一四節,闡陀自言:「此應無再有矣」。   8 anupajja之詔以解闡陀「此應無再有矣」之意(一四),世尊:「更不受此身」之意,(闡陀同意)解之(二四),舍利弗之upavajja「令親往來」(upasamkamitabba)之意解之。   9 自盡同時入涅槃(samasisi)之意。 [八八] 第五 富樓那 ※ 二   時,尊者富樓那來詣世尊住處。詣已……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富樓那,白世尊言:「大德!願世尊為我說示簡略之法,我聞世尊之法,則一人以遠離其他,不放逸,熱誠專心而住。」 四   「富樓那!以眼識知有色,快意、樂、喜愛,誘心染於慾念。比丘若存念喜、贊、戀著於此者,則存念喜、贊、戀著,於彼則起喜悅心,由生起喜悅心,則有苦之生起,富樓那!余作是言。富樓那!以耳識知有聲……以鼻識知有香……以舌識知有味……以身識知有觸……富樓那!以意識知有法,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喜、贊、戀著於此者,則存念喜、贊、戀著,於彼生起喜悅心,因生起喜悅心,則有苦之生起,富樓那!余作是言。 五   富樓那!以眼識知有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不喜、不讚、不戀著此者,以不喜、不讚、不戀著此,於彼喜悅心則滅,因喜悅心之滅,則有苦之滅。富樓那!余作是言……乃至……富樓那!以意識知有法,快意、可愛、樂、喜愛,誘心染於慾念。比丘若不喜、不讚、不戀著此者,則不喜、不讚、不戀著此,於彼喜悅心則滅,因喜悅心之滅,則有苦之滅。富樓那!余作是言 六   富樓那!余以此簡約之教誡,而予教誡。汝將住於何處耶?」 「大德!有名為須那巴蘭陀地方,余將住彼處。」 七   「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兇惡。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粗暴。富樓那!若須那巴蘭陀人嘲罵汝,富樓那!於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嘲罵我,於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掌打我。」世尊!於此應如是,善逝!於此應如是。」 八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掌打汝,富樓那!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掌打我,於此我應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用土塊打我。」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九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上塊打汝,富樓那!於此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上塊打我,於此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杖打我。」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十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杖打汝,富樓那!於此汝應作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杖打我,於此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刀劍擊我。」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十一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刀劍擊汝,於此汝應如何耶?」 「大德!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刀劍擊我,於此我應作如是:「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善,實則此須那巴蘭陀人,當為極善。彼等不至以刀劍奪我之生命。」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十二   「然則,富樓那!須那巴蘭陀人,若以刀劍奪汝之生命,於此汝應如何耶?」「大德!須那巴蘭陀人民,若以利刃奪我之生命,於此我應作如是:「彼世尊之諸弟子,以身以命為惱、為郁、為厭、以求持利刃者,對彼等之持此利刃者,我乃不求而得。」世尊!於此應作如是,善逝!於此應作如是。」 十三   「善哉,善哉!富樓那!汝具有此自調與安息,汝能住須那巴蘭陀地方。富樓那!此是其時。」 十四   其時,尊者富樓那歡受、隨喜於世尊之語,從座而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收座臥具攜衣、,向須那巴蘭陀地方遊方而去。次第遊方,到達須那巴蘭陀地方,尊者富樓那於須那巴蘭陀地方住下。 十五   時,尊者富樓那遂於次期之雨季令五百信士歸佛,於同雨季證得三明。於其同雨季入涅槃。 十六   因此,眾多之比丘等,來詣世尊之住處…… 十七   坐於一面此等之比丘,白世尊曰:「大德!名為富樓那彼乃良家之子,為世尊以簡約之教誡所教誡,彼已歿矣!彼之所趣為何?彼之來世耶?」 「諸比丘!良家之子富樓那是賢明。隨法行法,以法之故,不令余苦。諸比丘!良家之子富樓那入般涅槃矣。」 注1 暹羅本(新版)於此之次,富樓那!由此,汝,如是說彼遠離此法、律,「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云,由七一經之二節之文脈推之,更從最後三節四節更加上長文。但對此在PTS本沒言什麼而推之,可見完全是衍文。   2 持此之餘,持此生命之餘而求死,「持刀者」謂持刀來殺自己的人。   3 暹羅本我是求其執刀者。 [八九] 第六 婆醯迦 ※ 二   時,尊者婆醯迦來詣世尊之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尊者婆醯迦,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簡約說法,我聞世尊之法,獨自一人將遠離其他,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 四~八   「婆醯迦!汝對此如何思惟:眼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而凡物之無常者,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而凡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大德!不然。」   「色是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眼識是……眼觸是……耳是……鼻是……舌是……身是…… 九   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為常住耶?抑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而凡物之無常,是苦耶?抑樂耶?」   「大德!是苦。」   「而凡物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以:「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之我,」如是認識否?」   「大德!不然。」 十   「婆醯迦!如是觀之,有聞聖弟子於眼、於色、於眼識……於眼觸……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於此亦厭嫌,由厭嫌而離欲,由離欲得解脫,於解脫而解脫智生。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再生。」 十一   因此,尊者婆醯迦歡受、隨喜於世尊之所說,即從座起,禮拜世尊,行右繞 之禮離去。 十二   時,尊者婆醯迦獨自一人,遠離其他,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為此乃從在家而出家得度,對無上梵行之終末(羅漢果)於現法自證知、實現、逮達而住。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再生。 十三   而尊者婆醯迦,即成為阿羅漢之一。 [九十] 第七 動著(一) ※ 二   「諸比丘!動著1是疾病,動著是腫物,動著是刺箭。然則諸比丘!如來於此,以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三   然而諸比丘!比丘於此應期望我為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四   應不思量眼2,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於色有不令思量,不依色而思量,不思量色是我有。不思量眼識,不思量有眼識,不依眼識而思量,不思量眼識是我有。不思量眼觸,不思量有眼觸,不依眼觸而思量,不思量眼觸為我有。凡此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對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五~八   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有法,不從法而思量,不思量法是我有。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有意識,不依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識是我有。不思量意觸,不思量有意觸,不依意識而思量,不思量意觸是我有。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 十   不思量一切,不思量有一切,不依一切而思量,不思量一切是我有。 十一   彼無如是之思量,對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執著,無執著則不生愛慕,無愛慕則獨自入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再為如是再生。」 注1 動著是言渴愛   2 參照三十經。  
SN35.91
  Index [九一] 第八 動著(二) ※ 二   「諸比丘!動著是疾病,動著是腫物,動著是刺箭。然則諸比丘!如來於此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三   諸比丘!比丘於此,應期望我無動著,離刺箭而住。 四∼八   不思量眼,不思量有眼,不依眼而思量,不思量眼是我有。不思量色,不思量眼識,不思量眼觸,凡以眼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於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而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與彼是異,因異而著於有之世間,則以有而喜於此,以耳……以鼻……以舌……以身…… 九   不思量意,不思量有意,不依意而思量,不思量意為我有。不思量法、不思量意識,不思量意觸,凡以此意觸為緣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不思量,亦不思量此有,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諸比丘!凡或思量於物,或思量有物,或依物思量,或思量物是我有,此與彼物是異,因異而著於有之此世間,則以有而喜於此。 十   諸比丘!於蘊、界、處,彼亦不思量此,亦不思量有此,亦不依此而思量,亦不思量此是我有。彼無如是之思量,則對世之[任何]一物亦不生執著,無所執著則不生愛慕,無所愛慕則獨自入涅槃。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注1 暹羅本此亦說四種思量。 [九二] 第九 二法(一) ※ 二   「諸比丘!為汝等說二法,對此當諦聽。諸比丘!以何為二法耶? 三   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是。諸比丘!此稱為二法。 四   諸比丘!或有如是言:「余置此之二法,以示說他之二法。」此唯是彼之語量。雖遇他之問,而亦難圓其所答,更陷於困迷。 五   何以故?諸比丘!此猶1如處於非境。」 注1 於眼之色,於耳之聲等,謂對境隨有二法,不然者謂非境(a-visaya) [九三] 第十二 法(二) ※ 二   「諸比丘!緣二法而生識。諸比丘!如何緣二法而生識耶? 三   以眼與色為緣而生眼識。眼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色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如是此等二法為動轉、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則眼識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眼識之生起為因為緣,其因與緣亦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眼識如何成為常住耶?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丘!稱此為眼觸。眼觸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眼觸之生起為因為緣,此因與緣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而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眼觸如何為常住耶?諸比丘!觸而感受、觸而思考、觸而識知,如是此等之法亦為動轉、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 四   以耳與聲為緣而生耳識…… 五   以鼻與香為緣而生鼻識…… 六   以舌與味為緣而生舌識…… 七   以身與觸為緣而生身識…… 八   以意與法為緣而生意識。意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色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如是此等二法是動變、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意識亦為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意識之生起為因為緣,其因與緣亦為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意識如何是常住耶?諸比丘!凡此等三法之合會、集結、和合,諸比丘!稱此為意觸。意觸亦是無常、變壞、異變之質。凡於意觸之生起為因為緣,其因與緣亦為無常、變壞、異變之質。而諸比丘!依無常之緣所起之意觸如何為常住耶?諸比丘!觸而感受,觸而思考,觸而識知,如是此等之法亦動轉、消散、無常、變壞、異變之質。 九   諸比丘!如是緣二法而生識。」   闡陀品第四 (終)   其攝頌曰:   敗壞空簡約   闡那富樓那   以及婆醯迦   再說二動著   依二說他二 第五 棄捨品 [九四] 第一 所攝取(一) ※ 二   「諸比丘!於此等六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者。以何者為六耶? 三~七   諸比丘!於眼之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於耳之觸處……鼻之觸處……舌之觸處……身之觸處: 八   諸比丘!於意之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 九   諸比丘!於此等之六觸處,不制、不護、不防、不攝時,則為招致苦惱。 十   諸比丘!於此等之六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以何者為六耶? 十一~十五   諸比丘!於眼之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於耳之觸處……鼻之觸處……舌之觸處……身之觸處…… 十六   諸比丘!於意之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 十七   諸比丘!於此等之六觸處,善制、善護、善防、善攝時,則為招致安樂。」 十八   世尊宣說於此……師更作此語曰:   (一)「諸比丘!於觸處有六種,無攝護於此者,則逢苦;得其攝護者,則以信 為友2,無漏而住。   (二)見可意之色,又見不可意之色,對可意之色應防染心之路;對不可意, 以此非我所受,不得污於意。   (三)於第二,聞可愛、不可愛之聲,則不惑於可愛之聲,更應慎於不懷嗔於 不愛之聲,此非我所受,不污於意。   (四)可意之香,更又嗅不淨、不快之香,則對不快者以防怒,對快者勿引欲 念。   (五)味甘美之味,其次,又味一時不味之味,於甘美之味莫戀著,對不味亦 勿停跡於憤恚。   (六)觸於快觸,亦不醉於快樂,觸於苦者,亦不搖動。二種之觸,對樂與苦, 心處中性,無任何喜與怒。   (七)迷想之人,有迷執、有想,往赴卑陋之輪迴。依意所成五欲之家者,依 捨卻而出離。   (八)如是,意若有修練六處者,則雖觸此亦心不搖。諸比丘!克此等之貪嗔, 始為到達生死彼岸之人。」 注1 PTS本用salavagga之語,暹羅本及注,用chalavagga.   2 此譯依PTS本Saddhadutiya viharantanavassuta漢譯雜阿含經卷十一篇七經之偈中,謂「正信心不二諸漏不漏心」相當此。暹羅註釋本有Saddhadutlya vihar-antenapasuta。「信心為副而專住」之意。 [九五] 第二 所攝取(二) ※ 二   時,尊者摩羅迦子,來詣世尊住處…… 三   坐於一面之摩羅迦子,白世尊曰:「大德!願世尊為我簡約說法,我聞世尊所說之法,當獨自遠離其他,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 四   「於此摩羅迦子!汝年老朽,已達壽高年邁之老齡,年少比丘若請「垂教簡約之教誡,」則我對彼等,當以何相告耶?」 五   「大德!我雖年老朽,已達壽高年邁之老齡,大德!仍請世尊簡約說法,善逝!簡約說示法。想當了知我世尊所說之意義,想當為我世尊所說之法嗣者。」 六   「摩羅迦!汝於此作如何思惟?對此等未見、未曾見之眼所識之色,汝今亦未曾見、以後對此等亦未曾見,於此,汝有起慾念、染心、愛情否?」「大德!不然。」 七~十   「對此等未聞、未曾聞之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 十一   此等未識、未曾識之意所識之法,汝今亦未曾識、以後亦未曾識此等,於此,汝有起慾念、染心、愛情否?」 「大德!不然。」 十二   「摩羅迦子!又此,汝於法見聞感識,所見為如所見,所聞為如所聞,所感為如所感,所識為如所識。 十三   摩羅迦子!汝於法見聞感識,見者即如所見,聞者即如所聞,感者即如所感,識者即如所識。是故,摩羅迦子!汝不為貪嗔癡所累,摩羅迦子!汝以不為貪嗔癡所累,汝不戀著於此見聞感識。因此,摩羅迦子!汝不在此世、不在來世、不在兩界之中間,此為苦惱之滅盡。」 十四   「大德!我世尊簡約所說之意義,已精細識知。    (一)懷愛相於胸者,見色則失正念,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色生其種種痛苦、貪慾,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    (二)懷愛相於胸者,聞聲則失正念,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聲生其種種痛苦、貪慾,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    (三)懷愛相於胸者,嗅香則失正念……    (四)懷愛相於胸者,味味則失正念……    (五)懷愛相於胸者,觸觸則失正念……    (六)懷愛相於胸者,知法則失正念……    (七)彼於色不為所染,見色而護念,感色而無執心,又對此不存念戀著。恰   如見色,如行出世間之受者,彼之苦消滅而無積。彼如是以罹戴行,如是於苦無積,稱為近於涅槃。    (八)彼於聲不為所染,聞聲而護念……    (九)彼於香不為所染,嗅香而護念……    (一O )彼於味不為所染,味味而護念之……    (一一)彼於觸不為所染,觸觸而護念之……    (一二)彼於法不為所染,識法而護念之……    大德!我世尊所簡約說示之意義,於是已精細了知。」 十五   「善哉,善哉!摩羅迦子!汝摩羅迦子對余簡約所說之意,已精細了知是為甚善。    (一)懷愛相於胸者,見色而失正念,執著心而感色,又對此存念戀慕。由色生種種痛苦、貪慾、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乃至……    (※二)彼於法不染,識法則護念,無執心以感法,又對此不存戀著。恰如識法,行出世間之受,彼之苦消滅無積。如是彼以正念而遊行,如是無積苦,稱為近於涅槃。摩羅迦子!對余此簡約所說之意義,應如是精細而見。」 十六   時,尊者摩羅迦子歡受、隨喜世尊之所說,即從座起,禮拜世尊,行右繞禮離去。 十七   時,尊者摩羅迦子獨自一人,遠離其他者,不放逸,精進專心而住。不久,良家之子等,為此能由在家而出家得度,對無上梵行之終末(羅漢果),於現法實現、自證知,於此逮得而住。證知:生已盡、梵行已成、應作已作、不為如是再生。 十八   尊者摩羅迦子,成為阿羅漢之一。 [九六] 第三 退 ※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退法與不退法與六勝處。 三   諸比丘!如何為退法耶? 四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法。比丘若認是於此,不捨、不排、不壞、不使歸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退墮於我善法。此為世尊對此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五~九   復次,諸比丘!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諸法。比丘若認是於此,不捨、不排、不壞、不使歸於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退墮於我善法。此乃世尊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十    諸比丘!退法者,當即如是。 十一   諸比丘!如何為不退法耶? 十二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諸法。比丘若不認是於此,則捨此、排、壞、使歸於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不由我善法退墮。此為世尊對此所說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十三~十七   復次,諸比丘!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起繫縛可緣之諸法。比丘若不認是於此,則捨此、排、壞、使歸於無,諸比丘!此比丘當自不由我善法退墮,此乃世尊所說示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十八   諸比丘!不退法者,當即如是。 十九   諸比丘!如何是六勝處耶? 二十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以眼見色,邪惡不善而有憶念志望,彼若不起繫縛可緣之法,此比丘當知:「此是最勝,此即是處,此乃世尊所說之勝與處。」應如是知。 二一~二五   復次,諸比丘!以耳聞聲……以鼻嗅香……以舌味味,以身觸觸……以意識法,邪惡不善有憶念志望,彼若不起繫縛可緣之法,則此比丘當知:「於此是處、是勝,此乃世尊所說之勝處[法]。」應如是知之。 二六   比丘等,此等稱之為六勝處。」 [九七] 第四 不放逸住者 一   捨衛城因緣……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放逸住者與不放逸住者。且諦聽。 三   諸比丘!如何為放逸住者耶? 四   諸比丘!不攝護眼而所住者,其心為眼所識之色境所污,彼心為所污無喜樂,若無喜樂則無歡悅,若無歡悅則無輕安,若無輕安則所住皆苦,有苦者之心不得定,心若不得定,則諸法不現,諸法若不現者,則稱為放逸住者。 五~九   諸比丘!不攝護耳根……不攝護鼻根……不攝護舌根……不攝護身根……不攝護意根而住者,其心為意所識之法[境]所染污,心為染污者,彼無喜樂,無喜樂者即無歡悅,若無歡悅者即無輕安,若無輕安之住即苦,有苦者心不得定,心不得定則諸法不現前,諸法不現前者,則稱為住放逸者。 十    諸比丘!放逸者為如是。 十一   諸比丘!如何為不放逸者耶? 十二   諸比丘!攝護眼根而住者其心,不為眼所識之色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樂,於有喜樂者,生歡悅,於心歡悅者,則身有輕安,於身有輕安者,則住安樂,安樂者之心得定,心得定者,則諸法現前,諸法現前則稱為不放逸住者。 十三∼十七   諸比丘!攝護耳根……攝護鼻根……攝護舌根……攝護身根……攝護意根而住者,其心不為意所識之法境所污,彼心不污生喜樂,於有喜樂者,生歡悅,於心有歡悅者,則身有輕安,於身有輕安者,則住安樂,有安樂者之心,則得定,心得定者,則諸法現,諸法現前者,則稱為不放逸住者。 十八   諸比丘!如是為不放逸住者。」 [九八] 第五 攝護 二   「諸比丘!我為汝等說攝護與不攝護,且諦聽。 三   諸比丘!如何為不攝護耶? 四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心染於慾念。比丘若悅贊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則應自知:「我由善法退墮,此乃世尊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五~九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悅贊於此,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當自知:「我由善法退墮,此乃世尊所說示之退[法]。」應如是知。 十    諸比丘!如是為不攝護。 十一   諸比丘!如何為攝護耶? 十二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比丘若不悅不讚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當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墮,此世尊所說示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十三~十七   諸比丘!耳所識之聲……鼻所識之香……舌所識之味……身所識之觸……意所識之法快意、可愛、樂、喜愛,誘生慾念。若比丘不悅不讚於此,不戀著於此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當自知:「我不由善法退墮,此世尊所說示之不退[法]。」應如是知。 十八   諸比丘!如是為攝護。」 [九九] 第六 三昧 ※ 二   「諸比丘!當增修於定(三昧)。諸比丘!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實知事物。 三   如何如實知事物耶? 四   如實知「眼是無常,」如實知「色為無常,」如實知「眼識是無常,」如實知「眼觸是無常,」如實知「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常。」 五~九   如實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無常,」如實知「法是無常,」如實知「意識是無常,」如實知「意觸是無常,」如實知「凡緣此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常。」 十   諸比丘!當增修於定,心具定之比丘,可如實知事物。」 [一百] 第七 獨想 ※ 二   「諸比丘!當致力於獨想。諸比丘!獨想之比丘,如實知事物。 三   如何而得如實知事物耶? 四~九   如實知「眼是無常,」如實知「色是無常,」如實知「眼識是無常。」如實知「眼觸是無常,」如實知「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無常,」如實知「耳是……鼻是……舌是……身是……意是……。」 十   諸比丘!當致力於獨想。諸比丘!獨想之比丘,如實知事物。」 [一O一] 第八 非汝等有(一) ※ 二   「諸比丘!凡非汝等之所有者,此應摒棄,摒棄於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三   如何是非汝等之所有者? 四   諸比丘!眼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色非汝等之所有者,應摒棄此等,摒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眼識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眼觸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凡緣此眼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非汝等之所有者,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五~九   耳非汝等之所有……鼻非汝等之所有……舌非汝等之所有……身非汝等之所有……意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法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意識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意觸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十   諸比丘!凡於此逝多林所存之草薪枝葉,人人得將運去、燃燒,或隨各自所好而處置,於汝等亦有:「眾人將我等運去、燃燒,或隨各自所好,將我等處[置],有如是之心耶?」」   「大德!不然。」   「此何故耶?」   「大德!此我等之我,亦非我所有。」 十一~十六   「諸比丘!正是如此,眼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色非汝等之所有……眼識……眼觸……凡緣意觸所生之受,或樂、或苦、或非苦非樂,此亦非汝等之所有,當棄此,棄此乃為汝等之利益安樂。」 [一O二] 第九 非汝等有(二) ※ 二~九   [與前經之二∼九全同,惟缺一O~一六。 [一O三] 第十 優陀羅 ※ 二   「諸比丘!羅摩子郁陀迦作如是之語:   余實明智者   實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然而,諸比丘!此羅摩子郁陀迦為不明智者,卻云:「余為明智者;」不為一切勝者,卻云:「余為一切勝者:」不掘取苦根,卻云:「余掘取苦根。」 三   於此諸比丘!應作如是言曰:   余實明智者   余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四   諸比丘!如何比丘是明智者耶?諸比丘!比丘如實知六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故。諸比丘!如是比丘是明智者。 五   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一切勝者耶?諸比丘!比丘如實知六處之生起、滅沒、甘味、患難、出離故。諸比丘!如是比丘是一切勝者。 六   諸比丘!如何之比丘是不掘取,而掘取苦根耶?諸比丘!苦為此四大所屬,父母所生,飯粥所積,無常、蝕壞、磨消、破損、潰滅之法,為此身之別名,諸比丘!苦根為此渴愛之別名。諸比丘!比丘之拋棄渴愛,斷苦根,如無頭之多羅樹,為非生成者,為未來不生之法故,諸比丘!如是比丘不為所掘取,而掘取苦根。 七   諸比丘!羅摩子郁陀迦作如是語:   余實明智者   實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然而諸比丘!此羅摩子郁陀迦為不明智者,卻云:「余是明智者;」不為一切勝者,卻云:「余為一切勝者;」為未掘取苦根,卻云:「余掘取苦根。」 八   於此諸比丘等,當如是說:   余實明智者   實一切勝者   不為所掘取   余掘取苦根   棄捨品第五[終]   其攝頌:   二所攝取退   放逸者攝護   三昧與獨想   非汝優陀羅。   [六處相應]第二 五十品   此品之攝頌:   無明與鹿網   病第四闡陀   棄捨五十經   此二五十品。   第一百經[終] 注1 原語idam是「此」之意,註釋謂此是虛字,若為「余」即易解。註釋亦如是注之,參照下 文。

Index

相應部

Home

巴漢辭典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