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部

犍度篇 蘊相應(中)

第二 中五十經

第一 封滯品

[五三] 第一 封滯

一~二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諸比丘!封滯者不解脫,不封滯者,則解脫。

  諸比丘!於色封滯而住於識者,以色為所緣,止住於色,近倚喜而住,令生長增廣。……乃至……以行為所緣,止住於行,近倚喜而住,令生長增廣。

  諸比丘!如說「我離於色,離於受,離於想,離於行,而施設於識之來往、死生、長益、廣大」者,無有是處。

六~十

  諸比丘!比丘若於色界斷貪者,以斷貪故有分斷,無有識之所緣、依止。諸比丘!比丘若於受界,……於想界……於行界……於識界斷貪者,以斷貪故有分斷,無有識之所緣、依止。

十一

  識無依止、無增長、無現行而解脫。以解脫故住,以住故知足,知足故無恐怖,無恐怖而自般涅槃。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二(大正藏二、九a)。

[五四] 第二 種子

一~二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諸比丘!有五種之種子。以何為五耶?[謂:]根之種子,莖之種子,枝之種子,節之種子,種子之種子是。

  諸比丘!此五種之種子,不壞、不腐、不害於風熱,有堅核,雖善貯藏,若無地、無水者,諸比丘!此五種之種子,得生長增廣耶?」「大德!不也。」

  「諸比丘!此五種之種子,壞、腐、害於風熱,核不堅4,不善貯藏,若有地、有水者,諸比丘!此五種之種子,得生長增廣耶?」「大德!不也。」

  「諸比丘!此五種之種子,不壞……乃至……善貯藏,若有地、有水者,諸比丘!此五種之種子,得生長增廣耶?」   「大德!是也。」

  「諸比丘!地界者,譬如可見四識住。諸比丘!水界者,譬如可見喜貪。諸比丘!五種之種子者,譬如可見識與食。

  諸比丘!於色封滯而住識者,以色為所緣,止住於色,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

  諸比丘!於受封滯而住識者,乃……近依喜而住,生長、增廣。

  諸比丘!於想封滯……乃至……

十一

  諸比丘!於行封滯而住識者,以行為所緣,而止住於行,近倚喜而住,生長、增廣。

十二

  諸比丘!如說「我離於色、離於受、離於想、離於行,而施設於識之來往、死生、長益、廣大」者,無有是處。

十三

  諸比丘!比丘若於色界斷貪者,以斷貪故有分斷,無有識之所緣、依止。

十四~十六

  諸比丘!比丘若於受界……想界……行界……

十七

  若於識界斷貪者,以斷貪故有分斷,無有識之所緣、依止。

十八

  於識無依止、無增益,無現行而解脫。以解脫故住,以住故而知足,知足故不恐怖,不恐怖而自般涅槃,知: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二(大正藏二、八c)。

  2 「有堅核」(saradayini)用原注之讀法,原本及暹羅本均作saradani.  

 3 「諸比丘」此節暹羅本缺。  

 4 「無堅核」原本無否定辭。  

 5 「四識住」業識所緣之色受想行的四蘊。  

 6 「食」者緣也。

[五五] 第三 優陀那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於此,世尊為唱優陀那曰:   非我非我所   應無我我所   若如是勝解   則斷下分結

  如是說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大德!以何為非我、非我所,應無我、無我所。比丘若如是勝解者,為得斷[五]下分結耶?」

  「比丘!此處有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乃至……不順善知識,見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受……想……行……識是我,識以我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

  彼不如實知色是無常為色無常,不如實知受是無常為受無常,不如實知想是無常……乃至……行是無常為行無常,不如實知識是無常為識無常。

  不如實知色是苦是為色是苦,不如實知受是……苦,想是……苦,行是……苦,識是苦是為識苦。

  不如實知色是無我為色無我,不如實知受是無我為受無我。不如實知想…行是無我為行無我,不如實知識是無我為識無我。

  不如實知色是有為為色有為,不如實知受是有為……想是有為……行是有為……識是有為是識有為。

  不如實知色是應壞,不如實知受是應壞……想是應壞……行是應壞……識是應壞。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之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乃至不觀受……想……行……識是我。

十一

  彼如實知色是無常是為色無常,如實知受是無常……想是……行是……行是無常……識是無常是為識無常。

十二

  色是苦……乃至……識是苦……

十三

  色無我……乃至……識無我……

十四

  色有為……乃至……識有為……

十五

  如實知色應壞,如實知受……想……行……識應壞。

十六

  於彼色壞、受壞、行壞、識壞故、如是比丘,非我、非我所,應無我、無我所,比丘若如是勝解者,則斷[五]下分結。」

十七

  [時,彼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比丘如是勝解者,則斷[五]下分結。大德!又如何知?如何見?以得無間諸漏盡耶?」

十八

  「比丘!此處有無聞凡夫,於無畏之處,生起恐畏。比丘!無聞凡夫於非我、非我所,應無我、應無我所者,生恐畏。

十九

  比丘!有聞之聖弟子,於無畏之處,不生怖畏。比丘!有聞之聖弟子,於非我、非我所,應無我、應無我所者,不生怖畏。

二十

  比丘!於色封滯而住識者,則以色為所緣,止住於色,近倚於喜而住,生長、增廣。

二一~二二

  比丘!於受封滯……於想封滯……

二三

  於行封滯而住於識者,則以行為所緣,止住於行,近倚於喜而住,生長、廣大。

二四

  比丘!如彼說「我離於色、離於受、離於想、離於行,而施設於識之來往、死生、長益、廣大」者,無有是處。

二五

  比丘!比丘若於色界斷貪者,以斷貪故有分斷,無有識之所緣、依止。

二六

  比丘!比丘若於受界……

二七

  比丘!比丘若於想界……

二八

  比丘!比丘若於行界……

二九

  比丘!比丘若於識界斷貪者,以斷貪故有分斷,無有識所緣、依止。

三十

   於識無依止,無增長,無現行而解脫。以解脫故住,以住故而知足,知足故無恐怖,無恐怖則自般涅槃。知:生己盡……乃至……不受後有。

三一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則得無間諸漏盡。」

注1 漢譯雜阿含卷二(大正藏二、一六c)。  

 2 「非我」原本no cassa由暹羅本no cassam改之。  

 3 「應無我」原本na bhavissati由暹羅本na bhavissami。

  4 「離想」原本逸脫。

[五六] 取轉 一~二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有五取蘊,以何為五耶?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 行取蘊、識取蘊是。 四   諸比丘!我未如實證知此五取蘊之四轉之間,諸比丘! 我於天、魔、梵天之世界、沙門、婆羅門、人天之眾生界, 不稱無上正等覺為現等覺。 五   諸比丘!然則我已如實證知五取蘊之四轉故。諸比丘! 我於天、魔……乃至……人、天之眾生界,稱無上正等覺為現等覺。 六   以何為四轉耶?我證知色、證知色集、證知色滅、 證知順色滅之道,證知受……想……行……識,證知識集2、 證知識滅、證知順識滅之道。 七   諸比丘!以何為色耶?諸比丘!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名為色 。依食之集而有色之集,依食之滅而有色之滅。此順色滅之道者, 是八支聖道。謂正見……乃至……正定者是。 八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色,證知如是色集, 證知如是色滅,證知如是順色滅之道, 而向色之厭患、離欲、滅盡,則為善向4。善向者,則為入此法與律。 九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色……乃至…… 證知如是順色滅之道,於色厭患、離欲、滅盡,依不取而解脫者, 則為善解脫。善解脫者,則為純一,若得純一者,則無以轉5之可施設。 十   諸比丘!以何為受耶?諸比丘!是六受身。 [謂:]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 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是。諸比丘! 此名為受,由觸之集而有受之集,由觸之滅而受之滅。 此順受滅之道者,是八支聖道,謂:正見……乃至……正定是。 十一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受,證知如是集, 證知如是受滅,證知如是順受滅之道, 而向受之厭患、離欲、滅盡者,則為善向。善向者,則入此法與律。 十二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而證知如是受…… 乃至證知如是順受滅之道……乃至……則無以轉之可施設者。 十三~十五   諸比丘!以何為想耶?諸比丘!六想身是。 [謂:]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所觸想、法想是, 此名之為想。依觸之集而有想之集,由觸之滅而想之滅。 此順想滅之道者,是八支聖道。 謂:正見……乃至……正定……乃至則無以轉之可施設。 十六   諸比丘!以何為行耶?諸比丘!六思身是。 [謂:]色思、聲思、香思、味思、所觸思、法思是,此名之為行。 依觸之集而有行之集,依觸之滅而有行之滅。此順行滅之道者, 是八支聖道,謂:正見……乃至……正定是。 十七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行,證知如是行之集, 證知如是行之滅,證知如是順行滅之道,而向於行之厭患、離欲、滅盡者,則為善向。 善向者則入此法與律。 十八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行, 證知如是行之集,證知如是行之滅,證知如是順行滅之道, 而對行之厭患、離欲、滅盡,由不取而解脫者,則為善解脫。 善解脫者,則為純一,得純一者,則無以轉之可施設者。 十九   諸比丘!以何為識耶?諸比丘二六識身是。 [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 諸比丘!此名為識。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 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此順識滅道者, 是八支聖道。謂:正見……乃至……正定是。 二十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識,證知如是識之集, 證知如是識之滅、證知如是順識滅之道,而向識之厭患、離欲、 滅盡者,則為善向。善向者,則入此法與律。 二一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識,證知如是識之集, 證知如是識之滅,證知如是順識滅之道,而對識厭患、離欲、滅盡, 不依取而解脫者,為善解脫。得善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者,則無以轉之可施設。」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二(大正藏二、九b)。   2 「識集」原本重複「識滅」之誤。   3 「食」此處與俱欲貪言為搏食(原注)。   4 「善向」原本supatipatipanna是supatipanna之誤。   5 「轉」解作輪迴繫縛。 [五七] 第五 七處 一~二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比丘於七處善巧而有三種觀察。 於此法與律純一而已立者,名為最上人。 四   諸比丘!何為比丘於七處善巧耶? 五   諸比丘!此處有比丘!知色,知色之集,知色之滅, 知順色滅之道,知色之味,知色之過患,知色之出離。 六~八   知受……想……行…… 九   知識,知識之集,知識之滅,知順識滅之道,知識之味, 知識之過患,知識之出離。 十   諸比丘!以何為色耶?諸比丘!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之色, 名之為色。由食之集而有色之集,由食之滅而色之滅。 此順色滅之道者,是八支聖道。謂:正見……乃至……正定是。 十一   緣色而生樂與喜,為色之味。有色之無常、 苦而變壞之法,為色之過患。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是為色之出離。 十二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色,證知如是色之集, 證知如是色之滅、證知如是順色滅之道,證知如是色之味, 證知如是色之過患,證知如是色之出離, 而向色之厭患、離欲、滅盡者,則為善向。善向者,則為入此法2與律。 十三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色, 證知如是色之集,證知如是色之滅、證知如是順色滅之道, 證知如是色之味,證知如是色之過患,證知如是色之出離, 而對色之厭患、離欲、滅盡,依不取而解脫者,則為善解脫。 善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者,則無以轉之可施設。 十四~十五   諸比丘!以何為受耶?諸比丘!六受身是。 [謂:]眼觸所生之受……乃至……意觸所生之受是。諸比丘!此名為受。 依觸之集,而有受之集。依觸之滅,而有受之滅。 此受滅之道者,是八支聖道。謂:正見……乃至……正定是。 十六   緣受而生樂與喜,為受之味。有受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為受之過患。 受調伏欲貪,斷欲貪為受之出離。 十七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受,證知如是受之集, 證知如是受之滅,證知如是順受滅之道,證知如是受之味, 證知如受之過患,證知如是受之出離,而向受之厭患、離欲、滅盡者, 則為善向。善向則入此法與律。 十八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受……乃至……無以轉之可施設。 十九~二一   諸比丘!以何為想耶?諸比丘!六想身是。 [謂]:色想、聲想、香想、味想、所觸想、法想是。 諸比丘!此名為想……乃至……無以轉之可施設。 二二   諸比丘!以何為行耶?諸比丘!六思身是。[謂]: 色思……乃至……法思是。諸比丘!此名為行。依觸之集而有行之集。 依觸之滅而有行之滅。此順行滅之道者,是八支聖道。 謂:正見……乃至……正定是。 二三   緣於行所生樂與喜,為行之味。有行之無常、苦而變壞之法, 為行之過患。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為行之出離。 二四~二五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之行,證知如是行之集, 證知如是行之滅、證知如是順行滅之道……乃至 ……向於行之厭患、離欲、滅盡者, 則為善向。善向則入此法與律……乃至……無以轉之可施設。 二六   諸比丘!以何為識耶?諸比丘!六識身是。 [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諸比丘!此名為識。 依名色之集而有識之集,依名色之滅而有識之滅法。此順識滅之道,是八支聖道。 謂:正見……乃至……正定是。 二七   緣識而生樂與喜,為識之味。有識之無常、 苦而變壞之法,為識之過患。於識調伏欲貪,斷欲貪,為識之出離。 二八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識,證知如是識之集, 證知如是識之滅,證知如是順識滅之道, 證知如是識之味,證知如是識之過患, 證知如是識之出離,而向識之厭患、離欲、 滅盡者,則為善向。善向則入此法與律。 二九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證知如是識,證知如是識之集, 證知如是識之滅,證知如是順識滅之道,證知如是識之味,證知如識之過患, 證知如是識之出離,對識厭患、離欲、滅盡,依不取而解脫者, 則為善解脫。善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則無以轉之可施設。 三十    諸比丘!如是比丘為於七處是善巧。 三一   諸比丘!以何為比丘有三種之觀察耶?諸比丘!此處有比丘! 觀察界,觀察處,觀察緣起。諸比丘!如是為比丘有三種之觀察。 三二   諸比丘!比丘於七處善巧而有三種之觀察。 於此法與律純一而已立者,名為最上人。」 注1 漢譯雜阿含卷二(大正藏二、一0a), 七處三觀經(大正藏二、四九八c-同大正藏二、八七五b)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五(大正藏二、七五四b)。   2 「法」之語,原本逸失。   3 原本之節號碼錯誤,今不改訂。 [五八] 第六 等覺者 一~二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不取於色由厭患、離欲、滅盡,而解脫, 則名為正等覺者。諸比丘!慧解脫之比丘,亦不取於色由厭患、離欲、滅盡,而解脫, 名為慧解脫者。 四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不取於受由厭患、離欲、滅盡, 而解脫,則名為正等覺者。諸比丘!慧解脫之比丘, 亦受之厭患……乃至……名為慧解脫者。 五~七   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乃想……行……不取於識由厭患、 離欲 、滅盡,而解脫,名為正等覺者。諸比丘!慧解脫之比丘, 亦不取於識由厭患、離欲、滅盡,而解脫,名為慧解脫者。 八   諸比丘!於此,如來、應供、正等覺者與慧解脫之比丘,有何之差別, 有何之特相,有何之殊異耶?」 九   「大德!我等於法,乃以世尊為根,以世尊為眼,以世尊為依。 大德世尊!願顯示此所說之義,諸比丘當從世尊聞而受持。」   「諸比丘!然則!諦聽!善思念!我當說。」   「唯唯,大德!」彼諸比丘,應諾世尊。 十   世尊乃如是說曰:「諸比丘!如來、應供、正等覺者,乃令起未起之道, 令生未生之道,說未說之道,知道,覺道,悟道。諸比丘!如今諸弟子,隨於道, 隨從而成就。 十一   諸比丘!此乃如來、應供,正等覺者與慧解脫比丘之差別,特相,殊異是。」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二(大正藏二、一九b)。 [五九] 五群比丘 一   波羅捺國,鹿野苑之因緣。 二~三   於此,世尊告而比丘曰……乃至……如是說曰: 三   「諸比丘!色是無我。諸比丘!若此色2有我者,此色則無致病, 於色則得謂:「我用此色,不用彼色。」 四   諸比丘!然而,色無我故,色乃致病,於色不得謂:「我用此色,不用彼色。」 五   受是無我。諸比丘!若此受是有我者,此受則無致病, 於此受乃得謂:「我用此受,不用彼受。」 六   諸比丘!然而,受是無我故,受乃致病,於受不得謂:「我用此受,不用彼受。」 七   想是無我…… 八   行是無我。諸比丘!若此行是有我者,則此行無致病, 於此行則得謂:「我用此行,不用彼行。」 九   諸比丘!然而,行是無我故,行乃致病, 則於行不得謂:「我用此行,不用彼行。」 十   識是無我。諸比丘!若此識是有我者,則此識無致病, 於此識則得謂:「我用此識,不用彼識。」 十一   諸比丘!然而,識是無我故,識乃致病,則於識不得謂: 「我用此識,不用彼識。」 十二   諸比丘!汝等於意雲何?色是常耶、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以觀見無常、苦而變易之法,得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十三~十五   受……想……行…… 十六   「識是常住耶、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觀見無常、苦而變易之法者,得為「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十七   「諸比丘!是故,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 應如是以正慧作如實觀,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 十八   所有受之…… 十九   想之…… 二十    行之…… 二一   識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應如是以正慧, 作如實觀:此非我所,此非我、此非我體。 二二   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者,則厭患色,厭患受……想……行……識, 厭患者則離貪,離貪者則解脫,解脫者則生已解脫智, 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二三   世尊如是說已,五群比丘信受歡喜世尊之所說。又說此教時, 五比丘無取著,而從諸漏令心解脫。 注 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二(大正藏二、七c)律藏大品原典一三頁以下。   2 「此色」rupam ca hidam 之中,最後一語,原本逸失。 [六十] 第八 摩訶利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毗捨離城大林重閣講堂。 二   時,離車人摩訶利來詣世尊之住處……乃至……坐於一面之離車人摩訶利白世尊曰: 三   「大德!富蘭那迦葉如是說: 「無因無緣而有眾生之雜染。無因、無緣而致眾生雜染。 無因、無緣而有眾生之清淨。無因、無緣而致眾生清淨。」世尊!於此當如何說耶?」 四   「摩訶利!有因、有緣而有眾生之雜染。有因、有緣而致眾生雜染。 摩訶利!有因、有緣而有眾生之清淨。有因、有緣而致眾生清淨。」 五   「大德!有何因、何緣而有眾生之雜染?有何因、何緣,而致眾生2雜染耶?」 六   「摩訶利!若於此色,一向於苦,隨於苦,以隨苦不隨樂者, 眾生不染著此色。 摩訶利!然而,色樂,而隨於樂,伴樂不伴苦故,眾生為色所染著、 染著故、為結縛故, 而致雜染。摩訶利!有此因、此緣而有眾生之雜染。有此因、此緣而為眾生雜染。 七   摩訶利!若於此受而一向於苦,隨於苦,伴於苦而不伴於樂者, 眾生則不為此受所染著。 摩訶利!然而,樂於受,隨於樂,伴樂不伴苦故,眾生染著於受, 染著故而被縛結, 被縛故致雜染。摩訶利!有此因、此緣而有眾生之雜染。有此因、 此緣而致眾生雜染。 八   摩訶利!若於此想…… 九   摩訶利!若於此行而一向於苦,隨於苦,伴於苦而不伴於樂者,眾生則不為此行所染著。 摩訶利!然而,樂於行,隨於樂,伴樂不伴苦故,眾生染著於行。染著故被縛結, 被縛結故致雜染。摩訶利!有此因、此緣,有眾生之雜染。有此因、此緣而致眾生雜染。 十   摩訶利!若於此識而一向於苦,隨於苦,伴於苦而不伴於樂者,眾生則不染著於識。 摩訶利!然而,樂於識,隨於樂,伴樂不伴苦故,眾生染著於識。染著故被縛結, 被縛結故致雜染。摩訶利!有此因、此緣而有眾生之雜染。有此因、此緣而致眾生雜染。 十一   「大德!有何因、何緣而有眾生之清淨耶?有何因、何緣而眾生致雜染耶?」 十二   「摩訶利!若於此色而一向於樂,隨於樂,伴於樂不伴於苦者,眾生則不厭患此色。 摩訶利!然而,色是苦,隨於苦,伴於苦而不伴於樂故,眾生厭患於色,厭患故離貪, 離貪故為清淨。摩訶利!有此因、此緣而有眾生之清淨。有此因、此緣而致眾生清淨。 十三   摩訶利!若於此受…… 十四   想……[行] 十五   於識而一向於樂,隨於樂,伴於樂不伴於苦者,眾生則不厭患此識。 摩訶利!然而,識是苦,隨於苦,以伴於苦不伴於樂故,眾生厭患於識, 厭患於識故則離貪,離貪故致清淨。 十六   摩訶利!有此因、此緣而有眾生之清淨。有此因、此緣致眾生清淨。」 注1 漢譯雜阿含卷二(大正藏二、二0b)。   2 「眾生」之語,原本逸脫。 [六一] 第九 熾然 一~二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色乃熾然,受乃熾然,想乃熾然,行乃熾然,識乃熾然。 四   諸比丘!聖弟子,如是觀者,則厭患於色,厭患於受……想……行……識。 厭患故離貪,離貪故解脫。解脫已,而生解脫智。 五   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注1 律藏大品原典三四頁。 [六二] 第十 言路 一~二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有三種之言路、增語路、施設路,未令雜亂,未曾令雜亂, 現前不令雜亂,當不令雜亂,不為有智之沙門,婆羅門所訶譏。以何為三耶? 四   諸比丘!於過去、已滅、已變壞之色,謂有「曾有」名數,謂有「曾有」名目, 謂有「曾有」施設。謂無「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五   於過去、已滅、已變壞之受,謂有「曾有」名數,謂有「曾有」名目, 謂有「曾有」施設。謂無「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六   於過去、已滅、已變壞之想…… 七   於過去、已滅、已變壞之行,謂有「曾有」名數,謂有「曾有」名目, 謂有「曾有」施設。謂無「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八   於過去、已滅、已變壞之識,謂有「曾有」名數,謂有「曾有」名目, 謂有「曾有」施設。謂無「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九   諸比丘!於未生、未現之色,謂有「當有」名數,謂有「當有」名目, 謂有「當有」施設。謂無「現有」名數,謂無「曾有」名數。 十   於未生、未現之受,謂有「當有」名數,謂有「當有」名目,謂有「當有」施設。 謂無「現有」名數,謂無「曾有」名數。 十一   於未生、未現之想……乃至…… 十二   於未生、未現之行,謂有「當有」名數,謂有「當有」名目,謂有「當有」施設。 謂無「現有」名數,謂無「曾有」名數。 十三   於未生、未現之識,謂有「當有」名數,謂有「當有」名目,謂有「當有」施設。 謂無「現有」名數,謂無「曾有」名數。 十四   諸比丘!於已生,現生之色,謂有「現有」名數,謂有「現有」名目, 謂有「現有」施設。 謂無「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十五   於已生、已現之受,謂有「現有」名數,謂有「現有」名目,謂有「現有」施設, 謂無「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十六   於已生、已現之想…… 十七   於已生,已現之行,謂有「現有」名數,謂有「現有」名目,謂有「現有」施設。 謂無「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十八   於已生,已現之識,謂有「現有」名數,謂有「現有」名目,謂有「現有」施設。 謂無「曾有」名數,謂無「當有」名數。 十九   諸比丘!此三種之言路、增語路、施設路,未令雜亂,未曾令雜亂,現前不令雜亂, 當不令雜亂,不令有智之沙門、婆羅門訶譏。 二十   諸比丘!彼郁迦羅之住人,瓦沙與槃若是無因論者,無所作論者,無有論者, 於此三種之言路、增語路,施設路,予以訶責、訶毀者。所以看何?乃畏嘲笑、 輕侮、非難故他。」中五十經中 第一封滯品 [終]此品之攝頌曰   封滯及種子   優陀那取轉   七處等覺者   五群之比丘   以及摩訶利   熾然與言路

Index

相應部

Home

巴漢辭典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