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部


第三 無明品

[一二六] 第一 集法(一)

一

  [爾時,世尊]在捨衛城……乃至……

二

  時,有一比丘,來詣世尊住處。詣而……乃至……

三

  坐於一面而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無明,說無明者。大德!何為無明?如何為無明人耶?」

四

  「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於色有集法,不如實知2色乃有集法。於色有滅法,不如實知色乃有滅法。於色有集滅法,不如實知色乃有集滅法。

五

  於受有集法,不如實知受乃有集法。於受有滅法,不如實知受乃有滅法。於受有集滅法,不如實知受乃有集滅法。

六

  想有集法……乃至…… 

七

  於行有集法,不如實知行乃有集法。於行有滅法,不如實知行乃有滅法。於行有集滅法,不如實知行乃有集滅法。

八

  於識有集法,不如實知識乃有集法。於識有滅法,不如實知識乃有滅法。於識有集滅法,不如實知識乃有集滅法。

九

  比丘!說此為無明,如是為無明人。」

十

  如是說已,彼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明,說明者。大德!何者為明?何者為明人耶?」

十一

  「比丘!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有色集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法。有色滅法者,如實知有色滅法。有色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色集滅法。

十二

  有受集法者……乃至……

十三

  有想集法者……乃至……

十四

  有行集法者……乃至……

十五

  有識集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法。有識滅法者,如實知有識滅法。有識集滅法者,如實知有識集滅法。

十六

  比丘!說此為明,如是為明人。」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十(大正藏二、六四b)。
  2 「如實」原本誤為「如法」。

[一二七] 第二 集法(二)

一

  爾時,具壽舍利弗與具壽拘絺羅,住1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二

  時,具壽摩拘絺羅,於暮時縱靜坐起……乃至……

三

  坐於一面之具壽摩訶拘絺羅,言具壽舍利弗曰:「友舍利弗!無明,說無明者。友!何為無明,何為無明人耶?」

四

  「友!於此處有無聞之凡夫,於色有集法,不如實知色乃有集法,於色有滅法乃至……不如實知色乃有集滅法。

五

  於受有集法……乃至……

六

  於想有集法……乃至……

七

  於行有集法……乃至……

八

  於識有集法……乃至……於識有滅法……乃至……不如實知於識有集滅法。

九

  友!說此為無明,如此為無明人。」

注1 「住」原本viharati是viharanti之誤。
  2 「無明」原本逸失。

[一二八] 第三 集法(三)

一~二

  波羅捺國因緣。

三

  坐於一面之具壽摩訶拘絺羅,言於具壽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明,說明者。友!何者為明?如何為明人耶?」

四

  「友!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於色有集法者,如實知色有集法。於色有滅法者……乃至……於色有集滅法者,如實知色有集滅法。

五

  受有集法者……乃至……

六

  想有集法者……乃至……

七

  行有集法者……乃至……

八

  識有集法者……乃至……如實知識有集滅法。

九

  友!說此為明,如此為明人。」

[一二九] 第四 味(一)

一~二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乃至……

三

  坐於一面之具壽摩訶拘絺羅,言於具壽舍利弗曰:「友舍利弗,無明,說無明者。友!何者為無明?如何為無明人耶?」

四

  「友!於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五~七

  受……想……行……

八

  不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為無明,如此為無明人。」

[一三O] 第五 味(二)

一~二

  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三

  「友舍利弗!明,說明者。友!何者為明,如何為明人耶?」

四

  「友!於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五~七

  受……想……行……

八

  如實知識之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為明,如此為明人。」

[一三一] 第六 集(一)

一~二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三

  「友舍利弗,無明,說無明者。友!何者為無明,如何為無明人耶?」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五~八

  不如實知受……想……行……識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為無明,如此為無明人。」

[一三二] 第七 築(二)

一~二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三

  坐於一面之具壽摩訶拘絺羅言具壽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明,說明者。友!何者為明?如何為明人耶?」

四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集、滅、味1、過患、出離。

五~八

  如實知受……想……行……識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為明,如此為明人。」

注1 「味、過患」之二語原本逸失。

[一三三] 第八 拘絺羅(一)

一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二

  時,具壽1舍利弗,於暮時……乃至……

三

  坐於一面之舍利弗,言具壽摩訶拘絺羅曰:「友拘絺羅!無明,說無明者。友2!何者為無明,如何為無明人耶?」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五~八

  不如實知受……想……行……識之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為無明,如此為無明人。」

十

  如是言已,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摩訶拘絺羅曰:「友拘絺羅!明,說明者。友!何者為明?如何為明人耶?」

十一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十二~十四

  受……想……行……

十五

  如實知識之味、過患、出離。

十六

  友!說此為明,如此為明人。」

注1 「具壽」原本逸失。
  2 友!之下原本有kotthita是衍字。

[一三四] 第九 拘絺羅(二)

一~二

  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三


  「友拘絺羅!無明,說無明者1。友!何者為無明?如何為無明人耶?」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如實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五~七

  受……想……行……

八

  不如實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為無明,如此為無明人。」

十

  如是言已,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摩訶拘絺羅曰:「友拘絺羅!明,說明者。友!何者為明?如何為明人耶?」

十一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十二~十四

  受……想……行……

十五

  如實知識之集、滅、味、過患、出離。友!說此為明,如此為明人。」

注1 原本有缺失,以前經補之。
  2 原本有缺失,以前經補之。

[一三五] 第十 拘絺羅(三)

一~二

  同前之因緣。

三

  坐於一面之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摩訶拘絺羅曰:「友拘絺羅!無明,說無明者。友!何者為無明?如何為無明人?」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知色,不知色集,不知色滅,不知順色滅之道。 

五~七

  受……想……行……

八

  不知識,不知識集,不知識滅,不知順識滅道。

九

  友!說此為無明,如此為無明人。」

十

  如是言已,具壽舍利弗,言於具壽摩訶拘絺羅曰.

十一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知色、知色集、知色滅,知順色滅道。

十二~十四

  受……想……行……

十五

  知識,知識集,知識滅,知順識滅道。

十六

  友!說此為明,如此為明人。無明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三集法二味
  二集拘絺羅

第四 煻 煨 品

[一三六] 第一 煻煨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色是煻煨,受是煻煨,想是煻煨,行是煻煨,識是煻煨。

四

  諸比丘!如是觀而有聞之聖弟子,厭患於色,厭患於受……想……行……識。

五

  厭患而離欲……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未詳。

[一三七] 第二 無常(一)

一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於無常者應斷欲。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三

  諸比丘!色是無常,於此應斷欲。

四~六

  受……想……行…… 七

  識是無常,於此應斷欲。

八

  諸比丘!於無常者應斷欲。」

注1 漢譯未詳。

[一三八] 第三 無常(二)

一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於無常者應斷貪。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三

  諸比丘!色是無常,於此應斷貪。

四~七

  受……想……行……識是無常,於此應斷貪。

八

  諸比丘!於無常者應斷貪。」

[一三九] 第四 無常(三)

一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於無常者應斷欲貪。諸比丘!何者為無常耶?

三

  諸比丘!色是無常,於此應斷欲貪。

四~七

  受……想……行……識是無常,於此應斷欲貪。

八

  諸比丘!於無常者應斷欲貪。」

[一四0~一四二] 第六~第七 苦(一~三)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三~八

  「諸比丘!於苦者應斷欲……貪……欲貪……乃至……」

[一四三~一四五] 第八~第十 無我(一~三)

一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於無我者應斷欲……貪……欲貪。諸比丘!何者為無我耶?

三

  諸比丘!色是無我,於此應斷欲……貪……欲貪。

四~六

  受……想……行…… 

七

  識是無我,於此應斷欲……貪……欲貪。

八

  諸比丘!於無我者應斷欲……貪……欲貪。」

[一四六] 第十一 善男子苦(一)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為隨順法,謂於色多厭患而住,於受想……行……識多厭患而住。

四

  於彼色多厭患而住,於受……想……行……識多厭患而住。偏知色、偏知受想……行識。

五

  彼偏知色、偏知受……想……行……識而由色解脫、受解脫、想解脫、行解脫、識解脫,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解脫,苦解脫。」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二(大正藏二、一二a)

[一四七] 第十二 善男子苦(二)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為隨順法,謂:於色觀無常而住,於受想……行……識觀無常而住……乃至……

四~五

  為由苦而解脫。」

[一四八] 第十三 善男子苦(三)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為隨順法,謂於色觀無我而住,於受想…行……識觀無我而住。

四

  彼於色觀無我而住,於受……想……行……識觀無我而住。以偏知色,以偏知受…想……行……識。 

五

  彼偏知色,偏知受……想……行……識而由色解脫、由受解脫、由想解脫、由行解脫、由識解脫,由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解脫,由苦而解脫。」第四 煻煨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煻煨三無常
  三苦三無我
  乃至說此三
  善男子苦三1

注1 「三」原本暹羅本俱為「二」。


第五 見 品

[一四九] 第一 內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由有何?由取何?於內生樂苦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願請說示。]』

五

  『諸比丘!由有色,由取色,於內生樂苦。』

六~八

  受……想……行……

九

  由有識,由取識,於內生樂苦。

十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不取無常、苦變易之法,於內當生樂苦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三

  受……想……行……

十四

  『識是常耶?為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不取無常、苦變易法者,於內當生樂苦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三b)。

[一五0] 第二 我所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三

  『諸比丘!由有何?由取何?由現貪何?而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九

  『諸比丘!由有色、由取色、由現貪於色……乃至……由有識、由取識、由現貪色,而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

十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大德!是無常……乃至……不取有變易之法者,當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十一~十三

  受……想……行……

十四

  識是常耶?是無常耶?大德!是無常……乃至……不取有變易之法者,當見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三a)
注2 『不取』。底本api me tam……是api nu tam……之誤。

[一五一] 第三 我

一~三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由取何?以現貪何?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為常、恆、永住而有不變易之法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由取色,由現貪於色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為常、恆、永住而有不變易之法。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由取識、由現貪於識、而起如是之見:此有我、此有世間、為我死後有,常、恆、永住而有不變易之法。

十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苦而有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常、恆、永住而應有不變易之法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為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有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此有我、此有世間、我死後有,常、恆、永住而應有不變易之法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知更不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三C)

[一五二] 第四 無我所

一~二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由取何?由現貪何?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為無我、無我所耶?』

三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四

  『諸比丘!由有色,取於色,由現貪於色,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為無我、無我所。

五~七

  受……想……行……

八

  由有識,取於識,由現貪於識,而起如是見:若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為無我、無我所。

九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苦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為無我、無我所耶?』
  『大德!不也。』

十~十三

  『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也……乃至……』
  『雖不取有無常、苦變易之法,而起如是見:無我、無我所者,當將為無我、無我所耶?』
  『大德!不也。』
  『如是觀之……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未詳。

[一五三] 第五 邪見

一~三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現貪於何?而起邪見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自於色,而起邪見。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於識,而起邪見。

十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雖不取無常……乃至……當起邪見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雖不取無常、苦而有變易之法者,而起邪見耶?』
  『大德!不也。』
  『如是觀之……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一五四] 第六 有身

一~三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現貪何?而起身見耶?』

四

  『大德!世尊是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貪於色,而生有身見。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於識,而起有身見。

十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有身見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有身見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知更不受後有。』

[一五五] 第七 我

一~三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現貪何?而起我見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貪於色,而起我見。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於識,而起我見。 十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我見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生我見耶?』
  『大德!不也。』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生我見耶?』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乃至,知……更不受後有。』


[一五六] 第八 現貪(一)

一~三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現貪於何?而起結、現貪、縛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五

  『諸比丘!由有色,取色,由現貪於色,而起結、現貪、縛。

六~九

  由有受……想……行……識,取識,由現貪於識而起結、現貪、縛。

十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色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乃至……雖不執取,當起結、現貪、縛耶?』
  『大德!不也。』

十一~十四

  受……乃至……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之……乃至,則……不受後有。』 

[一五七] 第九 現貪(二)

一~三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諸比丘!由有何?取何?由現貪何?而起結、現貪、縛、耽著耶?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乃至……

[一五八] 第十 阿難

一

  [爾時,世尊]捨衛城……乃至……

二

  時、具壽阿難來詣世尊住處。詣已……乃至……白世尊言:

三

  『善哉!大德世尊!願請為我略說法要,我依世尊聞法,而獨靜、不放逸、熱誠、精進而住。』

四

  『阿難!汝於意如何?色是常耶?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於此得為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五~八

  『受……想……行……識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不也。』
  『若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而變易之法,於此得為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九

  『阿難!是故於此處,所有色之過去、未來、現在……乃至……

十

  如是觀之……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第五見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此內與我所
  我與無我所
  邪及有身我
  二現貪阿難

  後五十經之攝頌曰
  邊說法無明
  煻煨見等五
  說成為一章

  注1 漢譯未詳。
  2 『大德!不也』一句原本逸失。
  3 原本vijja samudayan由暹羅本dhamma-kathikavijja改之。 蘊相應終



Index

相應部

Home

巴漢辭典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