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因緣部



第八 沙門婆羅門品

[七一] 第一 沙門婆羅門義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爾時,世尊曰:

三

  『諸比丘!雖任何之沙門、婆羅門,不知老死,不知老死集,不知老死滅,不知
趣老死滅之道跡者,諸比丘!彼等沙門、婆羅門,於沙門非是沙門,於婆羅門非是
婆羅門。又彼尊者等、對沙門之義、婆羅門之義,於現法不能自知、實證入而住。

四

  諸比丘!雖任何之沙門、婆羅門,知老死……知道跡者,諸比丘!彼等沙門、
婆羅門,於沙門為沙門,於婆羅門為婆羅門。又彼尊者等,對沙門之義,與婆羅門 
之義,於現法自知、實證入而住。

[七二~八0] 第二~第十 不知(之一)

  ……捨衛城……
  ……不知生……
  ……不知有……
  ……不知取……
  ……不知愛……
  ……不知受……
  ……不知觸……
  ……不知六處……
  ……不知名色……
  ……不知識……

[八一] 第十一 不知(之二)

  不知行,不知行之集、不知行之滅、不知趣行滅之道跡……自知,實證入而住。
  此頌曰:
  所謂由十一  四諦之分別
  沙門婆羅門  第八乃為因
  本篇之頌曰:
  佛陀食十力  乃至迦拉羅
  第五於家主  樹品與大品
  最後之第八  沙門婆羅門

第九 中略品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

[八二] 第一 師

一

  世尊曰:『諸比丘!不能如實知老死,是不見者,為於老死如實之智,則不能不
求師。又不能如實知老死之集,是不見者,為於老死如實之智,則不能不求師。不
能如實知老死之滅,是不見者,為於老死滅如實之智,不能不求師。不能如實知趣
老死滅之道跡,是不見者,為於趣老死滅道跡如實智,不能不求師。』
一切凡如是者中略之。

二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生,是不見者……

三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有,是不見者……

四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取,是不見者……

五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愛,是不見者……

六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受,是不見者……

七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觸,是不見者……

八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六處,是不見者……

九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名色,是不見者……

十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識,是不見者……

十一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行,是不見者,為於行如實之智,不能不求師。不能如
實知行之集,是不見者,為於行集如實之智,不能不求師。不能如實知行之滅,是
不見者,為於行之滅如實之智,不能不求師。不能如實知趣行滅之道跡,是不見者, 
為於趣行滅之道跡如實之智,不能不求師。』
凡對四諦亦應如是。

[八三] 第二 學

  一~十一  『諸比丘!不能如實知老死,是不見者,為於老死如實之智,不能不學。對
四諦亦復如是,而中略之。

[八四] 第三 瑜伽

  一~十一  ……不能不為瑜伽行。

[八五] 第四 欲

  一~十一  ……不能不為欲。

[八六] 第五 努力

  一~十一  ……不能不為努力。

[八七] 第六 不退轉。

  一~十一  ……不能不為不退轉。

[八八] 第七 熱誠

  一~十一  ……不能不為熱誠。

[八九] 第八 精進

  一~十一  ……不能不為精進。

[九O] 第十 不拔

  一~十一  ……不能不為不拔。

[九一] 第十一 正念

  一~十一  ……不能不為正念。

[九二] 第十二 正心

  一~十一  ……不能不為正心。

[九三] 第十三 不放逸

  一~十一  ……不能不為不放逸。

  此頌曰:
  師學及瑜伽   欲努不退轉
  熱誠與精進   不拔與正念
  正心不放逸   十二中略經
  另有十二經   分百三十二
  稱之為中略   就四諦而言
  於此中略之要目終。

  此頌曰:
  師學及瑜伽   欲第五努力
  不退轉熱誠   謂精進不拔
  正念與正心   不放逸十二
  如中略經終   其他有十二
  百三十二經   所謂中略者
  則對於四諦   中略綱目終

第一 因緣相應 注


1 參照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五a)[以下如次略出。]
2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五a)。
3 邪道跡(micchapatipada)不導涅?之道跡(aniyyanika-patipada)謂緣起法之順觀。(SA.P19)對此之正道跡(sammapatipada)謂緣起法之還觀,SA.P19)。
4 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一一、一O一a)。
5 五~九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二、一O一b)。
6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七九。)經最初有『一一爾時世尊住捨衛城『之一文略而直入本文開始』『二 諸比丘!云云』。
7 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二、一O一c)。
8 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二、一O二a)。
9 十三、十四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九a)。
10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五c)。
11 方便(upaya)於方便有愛見之二。愛與見則由我,我所等之相,以囚於三界之法。謂之方便。(SA.II.P.33)。
12 『我之我云云』於原文「attamam eti「應讀為「atta na me ti「.
13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一OOc)。
14 法隨順法(dammanudamma)者,謂含括大小之法。
15 若云云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二、一O一a)。
16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六a)及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大正一四,七六八)。
17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六b)。
18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三c)。
19 身者『自己之有識身』外之名,色者『他外之有識身。』。 
20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四b)。
21 雜阿含四六(大正藏二、七七六a)。
22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八a)。
23 說隨順說(vadanunvada)原文雖有vadanupata此段之意是vadanuvada?『然無難結者耶?』
24 觸云云,即謂『緣觸為經驗』是無如此道理之意。
25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三b)。
26 佛陀品第一,再出第二經『分別』者。
27 見(ditthi)見道之意,(SA II.P.59)次之見(dassana)亦然。
28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九c)。
29 二九、三O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九a-b)。
30 原文『以知老死』重複。
31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五b)。
32 波羅延那[經]於原文有parayana為parayana。parayanavagga是含於經集(sutta-nipata)。
33 『於此』者『於此教』之意(SA.P.60)。
34 威儀(iriya)者,謂『達善行住』之意(SA.II.P.60)。
35 此原文之idanti讀為idami ti.
36 不生者(bhuta)謂五蘊,(SA.II.p.61)。
37 舍利弗云云此重複可不要。
38 中阿含卷第五智經(大正藏一、四五一a)。
39 於[因]盡云云,重複可略。
40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九c)。
41 『見』者,以智眼見,『知』者,以慧知之。『沒入』者,依慧而入(SA.II.P.67)。
42 法者,謂四諦法,或道智法(magga-hana-dhamma),四諦法或導智法不能導過未之道。更要觀察智(pacca-vekkhana-hana)(SA.II.P.67)。
43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九c)。
44 三五、三六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一00a)。
45 雜亂等皆與邪見同義語(SA.II.P.69)
46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四a)。
47 三八、三九、四O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一00a-b)。
48 繫著(nati)為渴愛。(SA.II.P.72)。
49 聖法(artya naya)naya謂八正道及緣起法。
50 飲酒(Sura-maraya-majja-pamadatthayi)sura(窣羅)『釀酒以飲』(俱捨論一四)meraya(迷麗耶)謂醱酵酒。
51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五c)。
52 順世派(Lokayatika)謂巧詭辯法之Lokayata。詭辯法之師(Vltandasatta)(SA.II.P.76)。
53 世間之領域(lokayata)是loka+ayata(關於世間者)愚凡世間之領域,認為大也深也所行有見。(SA.II.P.76)。
54 四九、五O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八b)。
55 雜阿合一二(大正藏二、八二c)。
56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0b)。
57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0a)。
58 雜阿合一二(大正藏二、七九c)
59 五五、五六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七九b)。
60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七九a)。
61 住味觀者,原文雖有adinavanupassino是assadanupassino之誤。
62 一~四 D,N,XV,1(南傳藏長部經典二)之始同。
63 六一,六二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一c-八二a)。
64 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二、一O二b)。
65 肉片干(vallura)取堅肉部份干之,多液汁之肉片(sondika)取骨或腱之部份為酒肉。(SA.II P.104)。
66 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一O二c)。
67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0b)增一阿含卷三十八(大正二、七一八a)。
68 老死云云 原文重複可不要。
69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二a)。
70 取耶?否?原文(sammasatha no)但注為(sammasatna nu)。
71 億波提(upadhi)注為五蘊。(SA.II.P.119)。
72 『我』於原文Atthato,但英譯「as good「此應為之attato。
73 雜阿含一二(大正藏二、八一a)。
74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八c)。
75 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六b)。
76 完全智(anna)是阿羅漢果。(SA.II.P.126)。
77 『行耶?』原文「vasam vattethati,應為va samvattethati.
78 領受(samvarayati)原文誤為samparayati。
79 七一、八一、雜阿含一四(大正藏二、九九b)。
80 八三、八四、雜阿含一五(大正藏二、一O一b)。

Index

相應部

Home

巴漢辭典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