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部


第四 沙睹羅巴天群品

[三一] 第一 與善人為伴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爾時,甚多沙睹羅巴天群、其勝光偏照祇園。於黎明往詣世尊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三

  立於一面之一天神,於世尊前,而唱此偈曰:
  唯與善人坐   唯與善人交
  知善之正法   為善不為惡

四

  爾時,其他天神,於世尊前,亦唱此偈曰: 唯與善人坐   唯與善人交  知善之正法  依他不能得   而得之智慧

五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亦唱此偈曰:
  唯與善人坐   唯與善人交 
  知善之正法   悲中無有悲

六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亦唱此偈曰:
  唯與善人坐   唯與善人交
  知善之正法   輝耀親族中

七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亦唱此偈曰:
  唯與善人坐   唯與善人交
  知善之正法   人人行善趣

八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亦唱此偈曰:
  唯與善人坐   唯與善人交
  知善之正法   人人有幸福

九

  爾時,其他之天神,以此向世尊曰:「世尊!誰之[偈]為善說耶?」[世尊曰:]依汝等各各之善說。然則,亦聞我偈:
  唯與善人坐   唯與善人交
  知善之正法   當脫一切苦

[三二] 第二 慳貪

一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爾時甚多沙睹羅巴天神等,其勝光偏照祇園。於黎明往詣世尊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三

  立於一面之一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依慳貪放逸   如是不佈施
  因明知其果   由欲功德者
  而行於佈施

四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慳貪畏佈施   畏彼不施與
  慳貪所恐怖   乃是饑與渴
  愚人此世後   必然以觸此
  是故滅慳貪   佈施勝垢穢
  功德實人人   後世之淺渡

五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善導曠野旅   分與貧困者
  滅中有不滅   此為永久法
  有人與貧困   或人富不與
  施與貧困者   功德計千倍

六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難與而與之   難為而為者
  不善人難憒   從善人法難
  是故善與惡   後世趣所具
  惡人行地獄   善人趣天堂

七

  爾時,其他之天神,以此向世尊曰:「世尊!誰之偈為善說耶?」[世尊曰:]依汝等各各皆善說,然則,以聞我偈:
  雖以拾落穗   為生與養妻
  貧困以行施   是行善業法
  雖千之供犧   百千之供犧
  斯施猶不值   十六分之一

八

  爾時,其他之天神,向世尊說此偈曰:
  如何豐供犧   不值於正施
  千之供犧者   百千之供犧
  此犧何不值   十六分之一

九

  爾時,世尊以偈語其天神曰:
或人之錯誤   立施於三業
傷殺又惱施   淚污殺害施
不值於正施   雖此千供犧
百千之供犧   斯施猶不值
十六分之一

[三三] 第三 善哉

一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

二

  爾時,沙睹羅巴天神等,其勝光偏照祇園。黎明往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三

  立於一面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歡喜偈曰:
  友善哉佈施   慳貪與放逸
  如是不行施   由知以明果
  欲為功德者   而行於佈施

四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歡喜偈曰:
  善哉行佈施   善哉貧困施
  或人貧亦施   或富不好施
  貧困之施與   功德計千倍

五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歡喜偈曰:
  善哉行佈施   貧困施善哉
  依信施亦善   佈施戰同謂
  如少數善人   以勝於多數
  若貧依信施   利他人安樂

六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歡喜偈曰:
  友善哉佈施   貧困施善哉
  依信施亦善   如法施亦善
  精進於如法   以得佈施者
  以越夜摩界   衛多羅尼川
  而往於天界

七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歡喜偈曰:
  善哉行佈施   貧困施善哉
  依信施亦善   如法施亦善
  辨別施亦善  辨別之施者
  善逝所讚歎   此世值供養
  行施有大果   猶善田蒔種

八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歡喜偈曰,
  善哉行佈施   貧困施亦善
  依信施亦善   如法施亦善
  辨別施亦善   自製於有生
  不害有生者   善哉求生活
  懼人之責難   以致不為惡
  如是贊懼者   責不懼勇者
  善人懼責難   以不為惡事

九

  爾時,其他之天神,以此向世尊曰:「世尊!誰之偈為善說耶?」[世尊曰:]依汝等各各皆善說,然則,且聞我[歡喜偈:]
  依信之佈施   被受種種譽
  法句施尤勝   其以前之世
  過去世善人   有智慧諸人
  皆行於涅槃

[三四] 第四 非然

一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爾時,甚多沙睹羅巴天神等,其勝光偏照祇園、於黎明往詣世尊住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三

  立於一面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人人中愛慾   乃非是常住
  於此有愛樂   人人被繫縛
  於此以放逸   而無作歸來
  人人死魔領   如是不歸來
  禍從慾望生   苦惱從欲生
  以調伏慾望   是則禍調伏
  若已調伏禍   則調伏苦惱
  世之諸對像   乃非是愛慾
  於貪之思念   此人之愛慾
  於世諸對像   依舊猶留存
  於此之賢者   乃調伏慾望
  離忿及捨慢   超越一切縛
  不執著名色   斯人無何物
  亦無陷入苦   除念不行慢
  於此斷名色   乃至於渴愛
  斷結離煩惱   乃至無慾心
  斯人此世後   於人與天界
  及一切住處   無需求其跡

四

   (尊者摩加拉奢如是問:)
  此世及後世   若天與人共
  不見解脫人   以敬仰禮拜
  拜無上利行   亦贊彼等否

五

   (世尊呼摩加拉奢尊者,而予回答:)
  比丘若禮拜   如是解脫人
  亦應贊彼等   若知法離疑
  比丘彼等亦   超越結縛人

[三五] 第五 嫌責天

一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爾時,甚多嫌責天神等,其勝光偏照祇園,於黎明往詣世尊住處,詣已,立於空中。

三

  立於空中之一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非如有自己   異而誇示人
如賭博詐術   其人所受用
皆依於偷盜   以語之所行
勿語虛無為   雖語不為者
賢者以知此

四

  [世尊:] 
  唯語此道跡   只是於聽聞
  不能隨之行   此道跡堅固
  賢者依道跡   以修於禪定
  解脫魔之縛   賢者知世法
  如不雲不作   賢者依智慧
  而入於涅槃   以度世執著

五

  爾時,彼天神等,下來立於地上,頭面頂禮世尊足,向世尊言:「世尊!是我等之罪、是我等之過。恰如愚者、迷者不善者,我等想:可如是責難世尊否?願世尊饒恕我等之罪,為未來不[再]犯。」

六

  時,世尊微笑。

七

  時,彼天神等,更怒而升空。

八

  一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我等以謝罪   而不受饒恕
  內蓄恚怒重   其人更結怨
  若無有罪過   豈有此過失
  怨恚若不靜   於此何有善
  誰無有罪過   誰無有過失
  誰不隨失念   誰賢常正念

九

  [世尊:] 
  憐愍諸有情   於如來覺者
  無有諸罪過   亦無有過失
  失念佛不墮   彼賢常正念
  雖然以謝罪   不得受寬恕
  內蓄恚怒重   其人更結怨
  若我不喜恚   即納汝罪過

[三六] 第六 信

一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二

  爾時,甚多沙睹羅巴天神等,其勝光偏照祇園,黎明往詣世尊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三

  立於一面之一天神,於世尊前,喝此偈曰:
信仰人之侶   若人不無信
而在於此世   有譽及稱讚
死後生天界

四

  [天神:]
  捨慢離忿恨   超越一切縛
  不執名色者   無何所結縛
  魯鈍無智慧   人人耽放逸
  如護最勝富   賢守不放逸
  莫耽於放逸   莫交愛慾樂
  禪思不放逸   以達最勝樂

[三七] 第七 會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與諸阿羅漢之五百比丘,共住於釋迦族迦毗羅城之大林。十世界之多數諸天,亦為謁見世尊及比丘眾而會集。

二

  爾時,四淨居之諸天如是思念:[今]世尊與諸阿羅漢之五百比丘共住於釋迦族迦毗羅城之大林,十世界之多數諸天,為謁見世尊及比丘眾而會集。我等亦詣世尊之處。詣已,於世尊前,各唱其偈。

三

  如是彼等諸天,恰如有力人之伸屈臂腕,屈伸臂腕,如是沒於淨居天,現於世尊處。 

四

  爾時,彼等諸天,禮敬世尊,立於一面,立於一面之一天神,於世尊前唱偈曰:
  林中大集會   天眾共會集
  見無敗僧伽   我等亦來赴
  此法之集會

五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於此比丘等   自心靜且直
  如御執手綱   賢者守諸根

六

  爾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割柱碎閂銓   除柵離貪慾
  有眼者清淨   不污於遊行
  善調若幼象

七

  爾時,其他之天神,唱此偈曰:
  誰歸命於佛   不墮於惡趣
  此人以捨身   應滿於天集

[三八] 第八 岩石之破片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王捨城摩達屈支之鹿野苑。

二

  爾時,世尊之足,為岩石破片所傷。世尊甚感痛楚;身之所受非常強烈,心中頗有不快。世尊以正心正念之忍耐,而不為之所惱。

三

  時,世尊將僧伽梨疊為四重,正心正念,兩足相疊,以作右脅師子臥。

四

  時,七百沙睹羅巴天神等,夜中往詣世尊處,其勝光偏照摩達屈支。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五

  立於一面之一天神,於世尊前,發此歡喜語曰:「沙門瞿曇實是龍象88。不為所生起之強烈苦痛,不愉之身苦所惱,正心正念得堪忍,是為依其龍象之性。」 

六

  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發此歡喜語曰:「沙門瞿曇實是師子,不為所生起之強烈苦痛,不愉之身苦所惱,正心正念得堪忍,是依其師子之性。」

七

  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發此歡喜語曰:「沙門瞿曇實是良駿。不為所生起之強烈苦痛,不愉之身苦所惱,正心正念得堪忍,是依其良駿之性。」

八

  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發此歡喜語曰:「沙門瞿曇實是牡牛,不為所生起之強烈苦痛,不愉之身苦所惱,正心正念得堪忍,是依其牡牛之性。」

九

  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發此歡喜語曰:「沙門瞿曇實是忍耐強牛,不為所生起之強烈苦痛,不愉之身苦所惱,正心正念得堪忍,是依其忍耐強牛之性。」 

十

  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發此歡喜語曰:
「沙門瞿曇是調馴,不為所生起之強烈苦痛,不愉之身苦所惱,正心正念得堪忍,是依此調馴之性。」

十一

  時,其他之天神,於世尊前,發此歡喜語曰:「善修三昧與見解脫心,不躍上,不沉下,於有行89發而非抑。其行制伏煩惱,如是人中之龍象,人中之師子,人中之良駿,人中之牡牛,人中之忍耐強牛,人中之調馴者,有人若想侵害是人中之調順者,彼何以非無智耶?」

  人於百歲間 學習五吠陀
  精修嚴苦行   婆羅門行人
  彼等之心行   乃非正解脫
  彼等其性劣   不得達彼岸
  渴愛之所囚   禁戒之所縛
  百年雖強烈   以修嚴苦行
  彼等之心行   乃非正解脫
  彼等其性劣   不得達彼岸
  於此不調馴   憍慢與愛慾
  不使心靜者   不得有寂默
  雖獨住森林   亦行於放逸
  於死魔領域   不得度彼岸
  以捨憍慢行   令心善寂靜
  諸行皆清淨   由是得解脫
  單獨住森林   不行於放逸
  渡脫死魔域   可到達彼岸

[三九] 第九 雲天公主(其一)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毗捨離之大重閣講堂。

二

  時,雲天之紅蓮公主,其勝光偏照大林。於黎明往詣世尊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三

  立於一面彼雲天之紅蓮公主,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住毗捨離林   眾生之上首
  無上正覺者   我雲天公主
  紅蓮恭禮奉   有眼者之證
  此法我先聞   我今眼當知
  善逝牟尼說   不論任何人
  以謗此聖法   閒蕩之愚人
  墮叫喚地獄   長劫受痛苦
  不論任何者   寂靜與忍辱
  近此聖法人   以捨此身時
  應滿天之集

[四十] 第十 雲天公主(其二)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毗捨離之大林重閣講堂。

二

  時,雲天公主小紅蓮,於黎明時其勝光偏照大林。詣世尊處,詣已,禮敬世尊,立於一面。

三

  立於一面之雲天公主小紅蓮,於世尊前,唱此偈曰:
  色鮮之電光   我雲天公主
  紅蓮來至此   禮敬佛與法
  奉說有益偈   如此之聖法
  種種之方法   雖以如何多
  於分別而說   只要我有心
  略說此意義   即使身口意
  而在於此世   不作一切惡
  以離於愛慾   於正心正念
  不受無利益   之一切苦惱

   此嗢陀南:
  與善人相處   慳貪與善哉
  否則嫌責天   信會巖破片
  以及雙雲天   紅蓮之公主


Index

相應部

Home

巴漢辭典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