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王(十五)



1 從前周朝剛興起時,武王當政,天下一片欣欣向榮。伯夷及叔齊住在孤竹,聽到這樣的信息很高興。他倆研究後,決定到周那兒去,看看這位大家認為有道的君王到底做的怎麼樣?

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

2 他倆到了岐陽,當地地方官向武王報告,有兩位來自孤竹的賢達人士來訪。武王正在擴編政府組職,亟需人才;因此就派叔旦到岐場來見伯夷及叔齊。

至於岐陽,武王聞之,使叔旦往見之。

3 叔旦表示歡迎他倆來到周境,並希望他倆能投入建設周國的行列。叔旦開出的條件是,官拜一級,奉祿二等。叔旦為慎重起見,特別將任官令拿出來,塗上雞血以示信守。

與之盟曰:「加富二等,就官一列。」血牲而埋之。

4就在叔旦忙著準備任官令時,伯夷及叔齊兩人私下對這樣的發展討論了一番。伯夷笑著說:「怪了!怎麼是這樣呢?有道的政府不應該是這樣來任官的吧!

二人相視而笑,曰:「嘻,異哉!此非吾所謂道也。

5 從前神農氏主政的時候,他們祭祀時只求按自然之道運行,該風就風,該雨就雨,春夏秋冬依序運行。他們不會為著自己的利益求什麼年年豐收,福如東海。

昔者神農之有天下也,時祀盡敬而不祈喜;

6 在政府做事的人都以將事做好為唯一宗旨,從來不問報酬多少; 為大眾做事只是希望為大眾服務,如此而已。他不會因為別人做的不好,刻意將別人趕下來,自己接手;他不會將別人的缺點加油添醋的擴大宣傳,以張顯自己的清高偉大;他不會趁別人危難之時,取而代之,以圖個人私利。

其於人也,忠信盡治而無求焉。樂與政為政,樂與治為治。不以人之壞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時自利也。

7 今天周是因為發現殷朝衰敗混亂,國力羸弱。因此出兵將之打倒,自己取而代之。這種利用謀略以獲取國家資源,依靠強勢兵力,鎮壓當地百姓;以殺雞塗血來保證其信用; 宣揚自己的優點,來爭取百姓的支持;並且利用武力打擊對手,以謀其利的所有這些作法,都是以一種混亂取代另一種混亂;在我們看來是半斤八兩,實在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今周見殷之亂而遽為政,上謀而下行貨,阻兵而保威,割牲而盟以為信,湯行以說眾,殺伐以要利。是推亂以易暴也。

8 從前修行的人告訴我們,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時候,我們可以出來擔任公職。如果政情混亂,社會動盪不安,我們就應該隱居起來,不要在這樣的社會苟且偷安的混日子。

吾聞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亂世不為苟存。

9 如今周朝朝綱與神農氏時實施的政策相去已遠,也不符道的要求,我倆為什麼要處身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沾污我們的德性呢?我看我倆還是早早地離開此地吧!」

今天下闇,周德衰,其並乎周以塗吾身也,不如避之,以潔吾行。」

10 兩人於是放棄了武王的官職,跑到首陽山隱居起來。在山上食物缺乏,最終不幸餓死。

二子北至於首陽之山,遂餓而死焉。

11 總結這兩位先生的德性,我們可以說,他們情操清高,但行為乖張。他們不做事業,不求世榮,但求獨樂其志。

若伯夷、叔齊者,其於富貴也,苟可得已,則必不賴。高節戾行,獨樂其志,不事於世。此二士之節也。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