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七)



1 陽子居要到南部一個叫沛的地方去,而此同時,老子將往北到秦去旅遊。師徒倆在梁地的郊外碰巧遇上了。

陽子居南之沛,老聃西遊於秦,邀於郊,至於梁而遇老子。

2 於是倆人結伴而行了一段路。

3 途中,老子體察到陽子居待人接物的態度,頗感失望,他抬起頭迎著天對陽子居說:「子居呀! 我以為你可以做我的徒弟,現在我知道你是不及格的。」

老子中道仰天而嘆曰:「始以汝為可教,今不可也。」

4 陽子居沒有答腔,他只是默默地帶著老子到一家茶館,進門後陽子居遞上毛巾、洗腳水,並將鞋子整齊地放在房間外面。這時的陽子居其態度是挺恭敬的。

5 一切都料理好後,陽子居雙腳跪在蓆子上,用膝蓋爬到老子的跟前,低聲的說:「路上沒空,我一直沒有機會問您。另外看您生氣的樣子我也不敢問,現在安頓下來了,心情也應該輕鬆一點了,我斗膽地請問師父,我到底犯了什麼錯,令老師不高興。」

陽子居不答。至舍,進盥漱巾櫛,脫屨戶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請夫子,夫子行不閒,是以不敢。今閒矣,請問其故。」

6 老子看出陽子居是真心地想學些東西,因此說道:「你的面容充滿著高傲的表情,你那種自以為是,傲慢不屑的樣子,有誰願意跟你在一起呢?

7 人不可以自滿,裝滿水的瓶子是容不下任何一滴水的。所以純白的東西看上去似乎總是有些瑕疵。修行完備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平凡、和藹可親、謙卑有禮。孔子入大廟,每事問,好像什麼都不懂似的,庶不知他是禮儀專家啊!」

老子曰:「而雎雎盱盱,而誰與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

8陽子居立刻調整了自己容貌,低聲地說: 「謝謝老師的教誨。」

陽子居蹴然變容曰:「敬聞命矣!」

9 自此刻起,陽子居的態度完全改變了。他出門時,家人還得在門口列隊歡送,一個老管家在地上舖著蓆子送他上車,妻子則拿著梳子、毛巾為他做最後的整容工作。家裡所有的人都要跑出來送行,連廚房裡的廚子也不例外。

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

10 但是當陽子居自老子那學到平易近人的道理後,家裡的人非旦不用列隊接送,還在蓆子上跟他搶空位休息呢!

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