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物(三)



1 修行的道路是既寬且深的,要想到達目的地就必須耐心地,持續地走下去,不要被途中無謂的瑣事牽絆住。

2 世尊說:「一根木頭,自深山中順河而下。它如果想流入大海,就必須時刻提醒自己; 不要擱淺在岸邊、不要被人撿拾去、不要腐蝕,沉在河底。它必須一直保持在河中央,才有可能實現流入大海的願望。」

3 修行人在禪修的過程中,陸續會有一些無學之術,逐一顯現; 然而,這些都只是修行中的衍生物,並非修行的目的。可是就是有許多修行人在獲得這些無學之術--特異功能--後,就執著在上面,成為氣功師傅、功夫小子、算命鐵嘴甚至江湖郎中、謀略家等。他們這些人都是漂向大海的木頭,在中途為其他事物羈絆在岸邊、石頭邊、河底,甚或成為建築材料,十分可惜。

4 從前,在任國有一位公子,他立志要釣一條巨大無比的魚,因此他做了一個大魚鉤,用既粗且長的繩子繫著; 他光是魚餌,就用了五十頭閹過的公牛來製造,他用的魚竿極長,必須坐在會稽山山頂上才能施展,他將魚鉤投向東海,每天就這樣癡癡的等待大魚上鉤。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

5 就這樣他釣了一年多都毫無結果,別人笑他傻、笑他笨,他都不以為意,每天照樣呆呆地坐在會稽山頂,釣他的大魚,做他的大魚夢。

6 有一天,終於有條大魚上鉤了,魚兒牽動魚繩,時而深入海底、時而跳到天際; 魚兒翻滾時所激起的白浪有山那麼高,整個東海似乎都沸騰了起來,就連海龍王看到這樣的情形也嘖嘖稱奇,至於千里之內的生物都嚇得四處驚慌逃竄。

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陷,沒而下,騖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

7 這位任公子在釣得這條魚後,將之割製成魚乾,分享大眾,從浙江以東,蒼梧以北的所有百姓,每人都分到一份。

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腊之,自制河以東,蒼梧已北,莫不厭若魚者。

8 這個故事輾轉相傳,好事之徒還將之寫成小說以流傳後世,讀者莫不驚歎。

已而後世輇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告也。

9 現今的釣客,他們拿一根小竹竿繫著細麻繩在小溪、小河中釣鯢、鮒這類小魚,他們是沒有機會釣到如任公子的那種大魚了。

10 現代的年輕人,一離開校門就不再認真學習,以為靠那麼一點點膚淺的知識,就足以闖蕩江湖、謀取功名。這些年輕人,他們想要成就偉大的事業,完成宏偉的志願,那是毫無可能的。

11 所以,現今有如任公子那樣,擁有豐碩成果的年輕人,是少之又少了。

12修行的路上,我們想再找一位立下涅槃志,足以為我們榜樣者,也是不可得矣。

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於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俗,其不可與經於世亦遠矣!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