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無鬼(十二)



1 齧缺是許由的師父,而許由是堯的老師。

2 有一天,齧缺發現許由在整理行李,似乎是在準備遠行。他便問許由:「你打算到那兒去啊!」

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

3 許由說:「我想找個地方,遠遠的躲開堯。」

曰:「將逃堯。」

4 齧缺覺得事有蹊蹺。因此追問道:「你不是的他老師嗎?為什麼突然想要離開呢?」

曰:「奚謂邪?」

5 許由歎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堯一心推行仁政,我懷疑他到頭來會成為歷史上的笑柄,以致於最後,我這個做老師的也脫離不掉干係。堯的政策,如果一直這樣推行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們的後代子孫,就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相互殘害的景象了。

曰:「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

6 其實,要想老百姓願意與你相處,也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只要你對他們存有愛心,他們就會自動的跑來親近你。

7如果你的政策是在為他們造福,是為了他們而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那麼,百姓們知道了自然會來投靠你。

8 如果為政者能夠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話,百姓們也會跟著競相效尤。

9 只有當你一意孤行,盡做些百姓痛恨,不喜歡的事時,百姓才會離你而去。因此,照我看,堯費力的推行仁政根本就是多餘之舉。

夫民,不難聚也;愛之則親,利之則至,譽之則勸,致其所惡則散。

10 說實在的,一般平民百姓,會忘記仁慈正義的微乎其微,可是會利用仁慈正義來謀利,占取便宜的卻比比皆是。

愛利出乎仁義,捐仁義者寡,利仁義者眾。

11 所以我認為,當一個社會刻意地倡導仁慈與正義時,偽善就會緊接著出現。

12 通常,為政者推出一些政策之後,其結果往往是誘導百姓往偽善的方面發展。並導致一些有心人士,趁此機會,利用這樣的政策,以謀一己之私。 對這些人言,利用仁慈正義為幌子,以遂其私利,就像眨眼睛一樣容易。

夫仁義之行,唯且無誠,且假乎禽貪者器。是以一人之斷制利天下,譬之猶一覕也。

13 堯自以為,那些道貌岸然的賢明之士,會對社會有所貢獻,有所助益; 可是他卻不知道,這些人對社會所造成的可能危害,卻也是極其嚴重的。」

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