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運(三)



1黃帝在原野空曠的地方演奏他那首著名的樂章-咸池,北門成聽得如癡如醉。

2事後,北門成對黃帝說:「我初聽時,你那極具震撼的音符令我心生恐懼。可是當音樂進行到了某一段時間之後,我的感覺就逐漸鬆懈下來,不再那麼緊張了。然而,當演奏到了尾聲之時,我又被你的樂章弄得迷惑不已。我的意識似乎不再運作,心不能思,口不能言,人整個都變了。請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北門成問於黃帝曰:「帝張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吾始聞之懼,復聞之怠,卒聞之而惑;蕩蕩默默,乃不自得。」

3黃帝說:「你有這樣的反應是極其正常的,不用擔心。

4「咸池」這首樂章,是我利用它來喚醒你的氣,使它在你身上更趨活躍的方式。這種方法是修行完備的人運用其本身的超能力,對一般凡人進行點化的儀式。

5這段樂章其實沒有固定的譜,它是因人而異的。演奏者與聽者的背景相應,認為應該怎麼安排音符,然後按照適當的禮儀演奏出來,以求聽者的氣能甦醒過來,與自然之道恢復溝通。

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大清。

6當這項工作完成後,在接下來的樂章裡,我試圖與週遭的自然環境溝通,使四時穩健地輪替,風調雨順,萬物有一個合適的環境,以生生不息。

7你看自然界,花開花落,時盛時衰; 人類的歷史裡有和平、有戰爭; 政情有治、有亂; 河水是有清、有濁; 人有順境、有逆境; 陰陽也是變來變去,都以適中為標準。

8同樣地,音樂也是在忽高忽低、抑揚頓挫中游走。

9你的氣長期地蟄伏在尾椎處,我以適合的音符將之喚醒。

10 這個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祂是無生無死,永遠長存的。不像我們的肉身是有生有死,不斷地在輪迴之中徘徊。祂是佛經裡說的“我”,而肉身是佛經裡說的“無我”。

11 一般人只知道無我的肉身,而不知在無我之中有一個超能力的我的存在。因此當我喚醒你的“我”時,你初次發現祂,因為無從比較而且近在咫尺,當然會有懼怕的感覺。

四時迭起,萬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倫經;一清一濁,陰陽調和,流光其聲;蟄蟲始作,吾驚之以雷霆;其卒無尾,其始無首;一死一生,一僨一起;所常無窮,而一不可待。女故懼也。

12當你驚魂甫定,對氣等逐漸熟悉後,我的音符就轉趨緩和地配合氣,在你體內平穩地遊走。此時音符雖有高低而平和、有輕重而沉著,聲音有長有短,有剛有柔,變化安穩,無一不恰到好處。

13 而你的氣在體內運作也是這樣。氣引導你做出緩和優美的瑜伽姿勢,你的身體顯得那麼的柔軟而富有彈性。氣在各器官組織間湧動,塞得滿滿的,無一處遺漏。祂將多年沉積的老舊廢物排出,替換上新生健康的、有活力的新枝與綠葉。

14 氣除了照顧你那“無我” 的肉身外,四周的鬼神也都將受益。祂們各按其分地也享受到了此氣的加持與祝福。

吾又奏之以陰陽之和,燭之以日月之明;其聲能短能長,能柔能剛,變化齊一,不主故常;在谷滿谷,在坑滿坑;塗郤守神,以物為量。

15這時我的音符透露出豐盛的成就感,為其完成的工作而滿足、驕傲。

16鬼神得到慰藉,獲得珍貴的功德後,安祥地待在幽谷中享受那甜美的成果,不再興風作浪。

17此時,天下間到處充斥著一片祥和的景象,日月星辰也都恪守其份地,按照其正常的軌跡運行,不會出現亂象。

其聲揮綽,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紀。

18 我的音樂配合著你的氣,就這樣徜徉在天地之間。你只感覺到各式各樣的瑜伽姿勢,可是你的意識卻完全不能瞭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更想不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動作出現。這股氣你不明白祂,也看不見祂,更別說想抓住祂。此時你坐在那兒像尊佛似的,心中空無一物,口裡低聲地唱誦著阿彌的調子。你平常慣用的意識此時也已經是毫無用武之地了!

19想不能想,看不能見,捉不及物,身體好像不再有感覺,形同虛設,一切都是那麼平靜,似乎要睡著了。

吾止之於有窮,流之於無止。子欲慮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見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儻然立於四虛之道,倚於槁梧而吟。

20就在這極度平靜的樂章中,我突然將節奏加快,輕快活潑的音符象徵著大自然生氣蓬勃的生命力。我的音符就穿梭在這眾多生命之間,而氣使你心中充滿著歡樂,可是不會手舞足蹈; 你還是靜靜地坐在那兒,臉上顯露出和藹的笑容,音符與自然之道此時已經合而為一,指揮著萬物,按照一定的軌跡運行。

21 音符本身決不會別出心裁地想些新花樣、出些新點子來影響自然的運作。氣也是這樣,祂在你體內按無常力的即有安排操作,只是在生老病死之間,促使其過程更為順暢,因為祂只是推動的力量,而不是牽引的力量。

目知窮乎所欲見,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虛,乃至委蛇。女委蛇,故怠。吾又奏之以無怠之聲,調之以自然之命。

22 這種推動生命的活動是默默、無聲無息地進行著。祂沒有一定的藍圖、計劃,完全看你當時的身體狀況、客觀環境的變化等來決定瑜伽動作的課程,以及氣在體內的運作方式。

23 當意識掌控身體時,氣就退回祂幽冥的巢穴,有些人說祂死了、消失了,有些人說祂沒死,只是暫時的沉寂。

故若混逐叢生,林樂而無形,布揮而不曳,幽昏而無聲。

24 有些人說祂是實實在在地存在,有些人則說祂是虛幻空無的。

25 不論大家怎麼看待祂,都不會影響祂動如流水,忽而縹緲無蹤的特性。

26 氣在身體中是不請不出。祂就像山林中的隱士,不會干涉世俗的事務;對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採取不問不答的態度,完全放任意識主宰。

動於無方,居於窈冥;或謂之死,或謂之生;或謂之實,或謂之榮;行流散徙,不主常聲。

27有些人在無意中體會到氣的存在,因而深感疑慮。此時他們會去請教所謂的聖人幫他們解釋。可是所謂聖人指的是通情達理、安於命運的人。他們對於氣的解釋其實是很有限的,因為他們自己的氣也還處在半睡眠狀態。

世疑之,稽於聖人。聖也者,達於情而遂於命也。

28他們雖然五官俱全,但是真正的氣甦醒後,氣在身體中運作的經驗他們是沒有的。這種人你問他有關氣的事,自然是問道於盲了。

29 來! 讓我告訴你。身體裡的氣是永生的,此時祂只是借用我們的肉身,暫時寄居在裡面,祂當然希望自己住的地方健康、清爽、乾淨; 可是萬一到了非遷移不可的時候,祂也不會勉強自己,繼續呆下去的。對屋子主權的事,氣從不干涉,但是在祂居住的期間祂會好好地維護,善盡保護,使住所充滿歡樂及溫暖; 在這方面,氣始終是會盡力的。

天機不張而五官皆備。

30所以與氣溝通良好的人,雖然他終日沈默無語,可是他整個身心甚至命運都因氣而變的沉穩,寧靜,安祥。這股氣,就叫做天樂。

此之謂天樂,無言而心說。

31有關天樂,有焱氏有很恰當的頌詞,他說:『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

故有焱氏為之頌曰:『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

32「咸池」樂章演奏到尾聲已成為無聲之樂,無論你作何種努力,也無法聽到它的聲音,是以深感困惑。

女欲聽之而無接焉,而故惑也。

33我這個「咸池」樂章,一開始的時候樂音極具震撼力,它敲醒了長期蟄伏於你體內的氣,給你帶來了從未有過的體驗。所以你才會產生恐懼之情,深怕走火入魔、鬼神附身,會為你帶來災禍。

34漸漸的你瞭解到,氣是你與生俱來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對你百益而無一害的。

35 當你沉醉在祂的撫摸之中想要睡去時,你發覺音樂又不見了。你遍尋不著,深怕失去祂,你用盡心力,試圖去看祂、去聽祂、去捉摸祂,卻都不能獲得,於是你開始感到疑惑了。

36 雖然你不能看見祂、聽到祂、抓住祂,可是你卻清楚地感覺到祂在體內運行,引導你做一些從來沒有做過的瑜伽動作。於是你知道祂是跟意識分開的。

37 意識對氣而言是幼稚而淺薄的,意識的領域裡沒有氣的知識,所以我們無法瞭解祂。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吃了某些東西毛髮就長出來了,多吃些東西肚子上的肉就長出來了,我們都不知道其真正發生的原因。

38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睡覺,可是我們睡了之後精神就恢復了。睡眠與精神轉化的真正原因我們不懂,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累了、倦了儘管去睡覺就對了。

39我們知道勤練無上瑜伽使我們耳聰目明,身強體壯,活力十足,那我們就持續地練吧!為什麼?管它的呢!

40在意識領域裡,我們對氣的瞭解是個十足的愚者,我們不自作聰明地去干涉、發明瑜伽的動作。

41在禪修、打坐時,我們承認自己是一個愚蠢無知的人,我們不讓意識去指揮任何細微的動作,完全讓氣去全權主導。我們能做到這一步就算是近於道矣!也只有這樣全權委託氣去主導瑜伽、禪修、打坐,才會為我們帶來美好的果實!」

樂也者,始於懼,懼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於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載而與之俱也。」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