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九)



1將閭葂是一位剛出道的知識份子。社會對他推崇有加,可是他對自己的學識見解卻還不是那麼有把握。有一天,他到季徹家去拜訪。

2他對季徹說:「昨天魯君在一個場合向我請教治國之方,我不敢亂講,謙稱自己學識淺薄不敢建言。可是,愈是這樣,魯君求教之心就愈堅持,我沒法子只得就自己所知道的告訴他。我不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請先生評價,評價。

將閭葂見季徹曰:「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請嘗薦之。

3我告訴魯君,做為一國之君,首先自己要恭敬,勤儉,做其他官員的榜樣。再來就是要拔擢公正忠誠的人出來做官,為百姓服務。拔擢時,應公正無私。能夠這樣就能國泰民安矣!」

吾謂魯君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

4季徹聽完將閭葂的話後哈哈大笑。 他說:「以魯君那點修為,如果按照你的建言去做,那治國有如螳臂擋車,非但無功,反而會為魯君帶來災禍的。

5政府公開選才的結果是,年輕人都動起來了,他們使盡各種關係打通門路,以求獲得一官半職。就像你將一塊糖放在空地上,一大堆螞蟻、飛蟲都會湧上來,魯王就會忙死了。」

季徹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則必不勝任矣!且若是,則其自為處危,其觀臺多物將往投跡者眾。」

6將閭葂聽完季徹這樣的評語,嚇出一身冷汗。 他說:「原來我的建言,竟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那麼,請問先生,正確的治國之道是什麼呢?」

將閭葂覤覤然驚曰:「葂也汒若於夫子之所言矣!雖然,願先生之言其風也。」

7季徹說:「所謂提綱挈領,就是要抓住重點,將事物的重點掌握住,事情就好辦了。

8治理國家不應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國家秩序的維持不在管理百姓的行為。國家社會秩序的維持,應該從百姓的心下手,讓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能完全依照大自然老早就安排好的道,將其應用在衣食住行及育樂上。能夠這樣,國家社會自然就太平了。絕不是你說的,選一堆官員來治理,管理,干涉百姓的生活。

9然而天下行堯舜之道太久了,我們要將之扭轉過來,剛開始可能要費點力氣。首先必須大力地將百姓,官員等舊有的頑固思想,風俗習慣等清除; 然後將他們搖醒,讓固有存在他們心中的自性、佛性、氣、挫火、妙用等,取而代之。

10這種自然形成的行為規範是不須要人提醒,教導的。就連百姓自己也是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下,準確無誤地實行。身為志在修行的人,我們怎麼可以順著堯舜的方式來依樣畫葫蘆呢?從每一位百姓的心做起,使大家都依道而行,才是正道。」

季徹曰:「大聖之治天下也,搖蕩民心,使之成教易俗,舉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若性之自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豈兄堯、舜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欲同乎德而心居矣!」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