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宥(六)



1一般人都喜歡別人贊同他的看法,不喜歡別人與他的看法相左。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於己也。

2 這種同則喜,異則斥的現象,表示此人的自傲,認為自己總是比別人強。但是你自己認為比別人強就真的比別人強嗎?

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夫以出乎眾為心者,曷常出乎眾哉!

3 聰明的人應該是保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絕不以自己的看法去抗衡大多數人的看法。

4我們應該尊重大眾的看法,承認大眾的看法,因為,正是這些看法,象徵著大眾的利益,以及因環境歷史背景等形成的觀念。雖然他們的看法與我們的可能不同,但是這並不表示它們就沒有存在的理由與價值。

5 政治家經常是死抱著一些現成的理論,生搬硬套地在自己的國度裡推行。

6 他也許看到這些政策在某地成功的例子,可是他不知道異地異時而為,所可能造成的傷害。他也不知道,這項政策之所以有好成績,可能只是因緣際會,是運氣好所造成的。

7 1981年美國總統雷根接任卡特四年壞到極點的經濟狀況時; 實際上經濟循環本身己經到了谷底。雷根此時推行放手讓企業自由發展的政策。他在就職演說裡說:政府不是解決我們問題的良方; 相反的,政府才是我們問題的所在。在這樣的政策指導下,美國的經濟大幅改進,人民生活因而獲得舒解。

8然而,美國經濟的復蘇,肯定是這個政策的功勞嗎?

9 事後證明,過度地放任某些行業是有問題的。2001年加州電力供應發生問題,電價大漲; 美國企業的財務報表誤導民眾; 熱錢四處流竄等都與政府過度放手有關。

因眾以寧,所聞不如眾技眾矣。而欲為人之國者,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

10 西元2002後,美國開始反省,希望公權力適度的介入某些經濟活動。所以,如果一個政治家死抱著雷根的政策,食古不化的運作,可能就會為百姓帶來很嚴重的災難。

11 前人視為成功的政策,因時代改變,環境改變,人的思想改變等等,都不能確保它們會再度成功。

12 因此,為政者千萬不能死抱著一個固定的政策強力推行,他應該傾聽百姓的聲音,以百姓的願望為願望,以百姓的看法為看法; 千萬別陷入一般政治家食古不化的迷思之中。

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

13 為政者還要知道的是,擁有政權,以及擁有一片疆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是一件真正值得擁有的東西。

14 他應該將之視為自己的一部份,善加珍惜,不能只將之視為一件事不關己的東西而已。

15 惟有珍惜它,視它為自己的一部份,你才有可能成為這片疆土的主人。

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

16 治理國家是如此,其他事物上也應該這樣。能夠視人如已,正視一切事物,將之視為自己切身的一部份,善加珍惜的人,他們就能通行無阻,自由自在地遨遊於天地之間。具有這種性格者,是人類中最值得尊敬的人。

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之謂至貴。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