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宥(一)



1在眾多學問知識當中,我只認為教人如何獨處以及如何寬宏大量的學問是有用的。至於那些教人如何管理百姓的知識,則都是多餘的。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

2教人獨處的學問,起源於害怕人類的天性被導入邪途。教人寬宏大量的學問,導因於害怕人的德行受到污染。如果人人都能保持天性,而德行又不被污染的話,那麼,我們還要那些管人的知識幹什麼。

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3堯治理天下的時候,百姓們都生活在一片歡樂之中。為此,百姓都努力地設法找樂子,玩的身心疲憊才肯甘休。

4相反的,在桀的治理下,他卻使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之中,百姓都認為生命是一種負擔、是一種苦,因而對今生來這世間做人感到萬般的無奈。

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

5玩的身心疲憊,與對生活的極不滿意,都會破壞人的自然德行; 如果一個人沒有德行,那就很難期望他會擁有沉穩,安寧,祥和的心境了。

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長久者,天下無之。

6一個人樂過頭,他就偏向於陽;一個人太過悲傷,他就偏向於陰。當陰陽的均勢被破壞了,四季的變化就亂了,冷熱的調節也離了譜,人的身體也跟著受害了。

人大喜邪?毗於陽;大怒邪,毗於陰。陰陽並毗,四時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傷人之形乎!

7陰陽不調和,會使人的情緒不穩,生活步調錯亂,煩惱叢生,行為上就有了偏差。當這種現象發生時,社會就浮躁不安、怨聲四起。這時候的社會,就會有盜跖、曾、史之流出現。

使人喜怒失位,居處無常,思慮不自得,中道不成章。於是乎天下始喬詰卓鷙,而後有盜跖、曾、史之行。

8有些人主張厚賞善行,嚴罰惡行,可是這樣做,並不足以改變社會問題的發生。迄今社會仍在揚善,罰惡的混亂之中,百姓們喪失了大自然原本賜給他們安靜、平穩的生活情趣。

故舉天下以賞其善者不足,舉天下以罰其惡者不給。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賞罰。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終以賞罰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