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主(五)



1 老聃的靈堂佈置的莊嚴肅穆,弟子們分列兩旁,靜靜地分別回拜前來祭弔的賓客。

2 公祭進行到一半時,突然有一位叫秦失的客人跑到靈堂裡。他不鞠躬也不點香,只是站在那兒,大叫三聲後調頭就出來了。

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3跟隨秦失前來的隨從們都覺得很奇怪,秦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其中一個人問道:「你不是老聃的朋友嗎?」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4 秦失說:「是啊!我們是多年的知己。」

5「那麼你為什麼在靈堂前怪叫三聲,不拜,不上香就出來了呢?」

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

6 秦失說:「你不瞭解,當他生前我們交往時,他是一名凡人。而今他仙逝已經不再是人了。這種變化是自然之道,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生死也是這樣,順應天命的變化。

7 一般人不解這個道理,所以在靈堂拜祭時,有些年齡大些的人,他們在那兒哭泣,好像死的人是他們的兒子; 而年輕一點的人則哭的像死者是他老媽似的。

曰:「然。始也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8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嚎啕大哭時,經常會不經大腦地說些莫名其妙的話,流淚更是無可避免的。而這些舉動都表示此人不明白自然生死循環的道理。 對修行的人言,不順應自然之道,過度地滲入人的情感,都不是修煉者應有的作為。

9從前修行的前輩們稱這種濫情的行為是 “遁天之刑”,是很要不得的。

彼其所以會之,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10 像老聃這樣偉大的人物,他是承天命而來,奉天命而歸。對於天命我們又哭哭啼啼的幹什麼呢?

11 大凡能順應天命的人,他們就不會受到喜怒哀樂的侵擾; 始終保持一顆安寧穩定的心情,古時稱這種修為是 “帝之懸解”。」

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懸解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