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一)B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莊子演義內篇齊物論(一)(111-117)。(1。2)

111 修行完備的人,他們的知識、智慧是極其廣泛的,其範疇早已超越了物質世界的疆界。而我們一般人的思想觀念大都離不開物質,因為,只要一超過了物質的範圍,我們就無法想像。對於沒有看過、經驗過,心中沒有任何影像的事物,我們是難以理解的。

112由此可見,我們凡人的知識是起自於有物的時空; 沒有物,我們的思維也就停止了。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113 自有物起,人類始有思維。在我們將物分門別類之後,我們復對這些種類不同的物,分別按照自己主觀條件中有利、有害、親疏等因素再予以劃分。有利的為是,親的為是; 有害的為非,疏遠的、無關緊要的則將之歸類為中性、惡、非等。

114 等到是非、對錯等觀念在我們心中逐漸形成,物之所以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道體,一個是非的組合體,也就因此而受到破壞了。

115 道體之所以受損是由於我們心中存有利害、親疏、愛、不愛,關心及不關心之分而引起的。

116 昭氏是位知名的鼓琴高手,他認為一具琴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道體。雖然,它擁有各種可能的音調,可是當人們用手指去撥弄琴弦時,一個音就跳出來了,這個音顯然就是人們、或者說是昭氏所喜歡的音符; 當這個單一音符發聲時,其他音就與之分離了,而要想保持完整的原音,就只有不碰觸琴弦才有可能,為此,昭氏封了琴再也不彈奏了。

117 其他如師曠、惠子等,他們在各自的技藝領域都是頂尖的人物,也因此,歷史上才記載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這種異於常人的技藝、才藝、知識; 就是跳出道體的一種表現,這一點,就像昭氏的鼓琴一樣。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

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



咸池評述(1。2)

1 修行的功夫就是要順著這個秩序逆流而上。首先,將偏見設法去除。尊敬、愛護萬物。視萬物為一體,所謂民胞物與。

2 當萬物與我同家、同體、同出一源的觀念產生時,貪、瞋、癡之心自然就消失了。接著下來,就是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路--五蘊皆空。知道物質世界只是表像,從而進入空的領域,然後,最高的智慧於此也就出現了。

3 莊子將宇宙生成的秩序告訴我們,也進一步的提醒我們,有關反璞歸真的道理。修行的人應仔細體會。



莊子演義內篇大宗師(一)(47-53)(1。3)

47 完整性是我們所關注的。可是單就構成某個物件的個別單位言,它本身也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所以,一個整體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樸”,至於它所賴以組成的其它個別部分,也同樣的具有其完整性,也同樣是一個獨立完整的“樸”。

48比如人體是一個完整性的“樸”。 而單就人體的一個紅血球言,它也是一個完整性的“樸”。同理,人類是一個完整性的物種,每個人也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從這個觀點出發,當我們以全人類做為出發點去考量事物時,我們就是神;當我們從個人的立場為出發點去評估及審視事物時,我們就是人。

49 不讓這兩種不同出發點所引發的看法有所不同,不讓神與人的看法有所差別,這種人我們就稱之為真人。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50 萬物的生與死都是自然運做的一部分,它們的先後秩序,恰像白天與黑夜一樣順序輪替著。而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由神在掌管的, 我們人完全不能干預,也插不上手。而這樣的生死輪替,也正是萬物無可避免的自然法則。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51 一個人在禮拜堂、在寺廟裡虔誠地將神當成他的父親一般來敬仰; 如果此人的肉身或意識能夠愛神、敬神,那麼,難道他的靈、氣、自性、妙用、佛性、挫火等就不會同樣地愛神、敬神嗎?如果一個人願意為其主子犧牲個人的性命; 同樣的,難道他就不會犧牲一切的為了提升他的靈、氣、自性、妙用、佛性、及挫火而活嗎?

彼特以天為父,而身猶愛之,而況其卓乎!人特以有君為愈乎己,而身猶死之,而況其真乎!

52當池塘乾涸時,池裡的兩條魚互吐唾沫,借此以維持生命; 牠們看起來是相依為命,樣子也顯得非常親密。可是到底是這樣苟延殘喘地親密活著好?還是讓牠們回到河裡互不相識,自由自在地活著更好呢?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53 大自然為人製造身體,給予他活躍的生命力,年青時令他辛苦工作,年老力衰時就安排他重歸塵土。所以,安排人來到此世間者,正是招他回去的同一人或神。

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咸池評述 (1。3)

1 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如莊子、老子等,他們重視完整性的道。老子喜歡 “樸”, 並且鼓勵人們保全其完整的天性。一塊未經雕刻的木頭,它保有完整的可能性,而木頭一經雕刻成器皿,其適用性就大大減低了; 它也就不再是能 “同其塵”,對萬事萬物、任何環境均應付裕如的完人了。

2 西方文明裡也有類似的說法。西方人認為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愛他可愛之處; 同時也接受他一些不可愛的地方。那是因為,在對方組合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的當兒,就已經包含了可愛及不可愛的各個部分。你如果有所選擇,你的愛就會遇上問題; 你心中的愛就會變形,就有可能變質。正是,因誤解而結合,因瞭解而分開。

3 這種愛情的悲劇,就是因為不能概括承受其全部的錯誤與認識而造成的。只喜歡你愛的部分,不接受你不愛的部分,那你就得將對方撕裂開; 而撕裂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這種體認的人是可悲的。實際上這種人愛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愛一個獨立於其外的完整個體。

4 現代人離婚率那麼高,使得家庭制度瀕臨崩潰的邊緣,這種不能概括承受的缺失,必定是原因之一。

5 莊子在運用整體性理論時,將之推論到生死的問題上,可是一種大膽的嘗試。死亡的問題,就像是人類在登陸月球之前,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一樣; 我們只能推測,只能根據我們所看見的這一面,推認出月球另一面的可能現象。

6 莊子認為,生與死,與日夜交替是大同小異的。他認為,生死是由同一個神來掌控的; 生時此神照顧我們,因此,死後同樣的神,沒有理由不以同樣的心來關照我們的往生。因此,往生之後的事,我們也就不必操心,更不用刻意去安排什麼了。

7 我們實在不須費神,亦無須像兩條在岸邊苟延殘喘的魚,互吐唾沫來維生。我們只要回到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就行了。一切的問題實在不須旁人,不須什麼賢哲來幫助我們去爭取。自由自在地活在這世間,安享無憂無慮的生活,與大自然緊密而完整地接合在一起就夠了。吃別人的唾沫,那又何必呢?



莊子演義雜篇庚桑楚(六)(7-11)(1。4)

7 道是有實體的,可是祂卻不佔空間。祂是有長度的,可是祂的來源我們無法追溯。祂必定是有實體的,因為祂能夠實實在在地顯示祂自己。然而,當祂消失時卻又是無影無蹤。

以有形者象無形者而定矣!出無本,入無竅,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

8 有實質但是不能界定,這就是空間。有長度但是不能追溯其源頭,這就是時間。

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

9 有了空間及時間,也就有了生死,就有存在及不存在。

10 在生與死、存在及不存在之間的地方就是天門了。天門是沒有形狀、更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然而,萬物卻又是經由天門這道關口來到世間的。

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

11 萬物最原始的母親必定不是萬物。人類最原始的母親絕對不是人類。雞最原始的母雞絕對不是雞。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斷定,所有有形的東西,它們必定是來自於無形。而修行完備的人是游心於此無形之境的。

有不能以有為有,必出乎無有,而無有一無有。聖人藏乎是。



咸池評述(1。4)

1 依照愛因斯坦的說法,我們不應該將上帝人格化。更不要將上帝想像成為我們現代人的模樣。

2 從這個角度看老莊的道,中國人的宗教觀還是比較合理的。老子說道生萬物,可是他從來不說道有人的外貌、也不說道有人的個性。我們不將上帝及道人格化,其實是比較安全而可靠的說法。

3 人類尚未在此世界舞臺出現,尚未掌管這個舞臺之前,難道上帝、道就不存在了嗎?現今我們人類是這個樣子,再過幾百萬年之後,人類還會是目前這個樣子嗎?而主宰這個地球的生物,仍然還稱為人類嗎?

4 未來地球的主宰者,他們必然也會面臨生、死、痛苦、憂慮等問題,他們也需要宗教來舒緩不安的情緒。如果我們把現在的上帝定格為現代人的模樣,那未來的地球主宰者,他們必將興起另一種宗教來取代現在的宗教。而宗教中的神、上帝應該是永恆的,那我們不就間接地為現代的宗教埋下滅亡的種子嗎?

5 所以我們模糊地將上帝形容為道,視其為一個看不見、摸不到、出無本、入無竅; 入出而無見其形,使得上帝適存於任何時空,確實是一種聰明而合理的說法。

6 我們將生、死、存在及不存在,將這個空間與另一個空間視為一體,視為日夜輪替的觀念。這會讓我們對死、對另一個空間保有比較踏實的體認。當莊子老婆去世時,他敲鍋子為其送終,並無一絲悲傷之情,這應該就是他體認到生死一體,生時如此幸運有神的眷顧,死後同樣地在天門那邊的神,必定也會及時伸出援手。因此,死又有何懼之理。



咸池評述道德經演義(一)A。B(a。1)

1 東方文明中真正懂得道,懂得宇宙真理的,在印度,就是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中國就屬老子,莊子了。

2 佛經中的記載,世尊是十力具足,四無所畏的聖者。他因為修行的緣故,得到無學宿命、無學天眼、無學解脫等超乎凡人的超能力。他站在宇宙的最高點,認識到宇宙運行的奧秘。

3 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也成為半人半神的聖者。他看到了、知道了宇宙的奧秘,因而寫下道德經,為我們指出了一條在此世間生存的最佳途徑。

4 世尊與老子的學說及忠告中,存有許多共同之點。其中一項就是對 “欲” 的重視。 世尊在修行念“法”裡,告訴我們,應除諸欲愛、無有塵勞、渴愛之心,永不復興。夫正法者,於欲,至無欲、離諸繫結、諸蓋之疾…。世尊要我們深刻反省,所謂欲之對於修行的危害; 所以,對欲,我們應該不起執著、嚮往、或渴求之意。

5 老子也知道 “欲”之關鍵性。道德經第一章裡他就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中國人講究中庸之道,凡事不走極端,因此,在對欲的態度上,老子就沒有世尊那麼嚴格。

6 世尊要我們厭離,滅絕,徹底的將欲愛加以剔除。世尊認為唯有這樣,真正的智慧才能得以顯現。修行才能圓滿,無餘涅槃才有可能。藕斷絲連的將得不到正果。所以真正的世尊門徒,他們是連天都不願去的,因為天上仍有程度不同的七情六慾。有一位門徒在臨終前,別人告訴他,只要他願意,他可以到卅三天去做轉輪聖王。這位門徒拒絕了這人的好意,執意要上無餘涅槃; 永遠拋棄輪迴的宿命。當然,同時也捨棄了轉輪聖王的七寶─最高欲的表現。

7 老子站在修練成功者的立場,他已經是超乎欲的控制範疇。我們一般人睜開眼,柴、米、油、鹽、醬、醋、茶、 功名、錢財、美色、佳味、性欲、舒暢等等數不盡的欲念,圍繞著我們,驅趕著我們,將我們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老闆給一個差事,一個累死人的位置,還要鞠躬作揖的表示感謝; 為人做牛,做馬而不自知。凡此,都是欲望在作祟的緣故。老子則不同,他將欲玩弄於掌上,常無欲時,觀宇宙之道的妙,常有欲時,觀宇宙之道的邊界。老子將欲運用的純乎一心,這也算是另一番偉大的修為矣。

8 為什麼無欲以觀其妙呢?無欲,則超越了我們生活的空間而進入涅槃界。這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宇宙運行的真實現象。至於有欲,則是以人的角度出發或從宇宙的空間位置上去檢視這個宇宙的變化及其實境。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去體會道在此空間內的實際運作。世尊與老子強調的幾乎是同一件事,只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上說。綜言之,一開始是先無欲以修行,當進入圓滿涅槃界後,再行對欲的掌控如老子者。

9 天地與萬物在老子的眼裡顯然是有所區別的。天地是指包括一切空間,甚至超乎空間不可思維的所有範圍; 也就是前面所說:道可道,非常道。那個常道所涵蓋的範圍,我們稱之為天地。萬物則是指我們生存的空間,是我們眼、耳、鼻、舌、身、意所接觸,能夠溝通,並互通有無的範圍。

10 道本身是包含天地萬物的。當我們無欲或說當我們進入無餘涅槃界時,我們知道了道的一切妙用。當我們回到這個空間,這個我們生活的世間時,我們發現了道的妙用在這個世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因而造就了這個萬物運行的生命體系。

11 當無欲時,在涅槃時,見到的道與在有色世界所見的萬物運作規律,其實是同一件東西。只是在不同層次上給予它不同的名稱罷了。

12 在涅槃界我們稱祂無名,在有色世界我們稱祂為有名。道由無名的涅槃界延伸到有色世界,這種延伸,這種持續的運作我們稱之為玄。玄是聯絡無餘涅槃與有色世間的橋樑。這種橋樑的架設,是我們在有色世界的人們一窺無餘涅槃境的唯一門徑。

13 在孔子易經繫傳裡,孔子說,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中國人知道這個玄的道理,所以研究、觀察天文地理,並且創造出易經以瞭解生死、鬼神…以及在世上做人做事的道理。孔子說: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道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14 現今文明拋棄了持盈保泰的原則,讓物質慾望毫無限制的發展,從而形成了如今的資本主義世界。當今世界各國的財政在不斷刺激下,已經走上了永續膨脹的不歸路。越是富裕的國家政府,財政赤字就越大。舉世百餘國的政府,絕大部分是在寅食卯糧的狀態。這個炸彈何時爆炸,這個世界就何時走入一個長期的黯淡階段。諸位政治家們,請回過頭來仔細讀讀易經,讀讀道德經吧!這樣一來,大家也許會過得舒服一些。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