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ktx.com

東華義莊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八日

香港歷史博物館 東華三院合辦 <文化參觀 : 修復後的東華義莊> www.tungwah.org.hk 領隊 : 丁新豹博士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今天天陰, 早上有絲絲細雨, 下午驟有陽光.

晨早七時半起床後, 豬豬提議往沙田第一城 (City One Shatin) 之第一棧嘆早茶. 當牛牛聽到去嘆早茶時, 他不理會豬豬是否已梳洗及更衣; 就把所有窗戶關閉, 焗得小肥豬身水身汗.

約用了三分鐘去梳洗及更衣後, 就由家中步至第一城.

今早豬豬與牛牛選食些較飽肚的點心, 因今天行程相當緊湊, 怕趕不及午膳.

(牛牛選食臘腸雞飯, 而豬豬選食排骨鳯爪飯, 加順德鯪魚球及流沙奶黃飽各一碟, 共三十三元).

餐後, 就沿城門河步至沙田 (Sha Tin) 火車站乘火車至紅磡 (Hung Hom) 往科學館舉辦之 2006 當代傑出華人科學家之公開講座 (由早上十時半至十一四十五分鐘).

講者是符淙斌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協副主席).

講題: 季風亞洲區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講座完後 (大概十二時), 沿著星光大道, 邊行邊欣賞途上維港兩岸的風光.
行了十五分鐘就到達尖沙咀 (Tsim Sha Sui) 之天星碼頭, 然後乘渡輪往中環新碼頭.

新天星碼頭雖較為光猛及寬敞, 但有點疏離及陌生 (有如在一個陌生的地方, 缺乏親切歸屬感).

維港兩岸的舊天星碼頭和鐘樓是香港的歷史地標, 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這兒跟香港人一同過不少流金歲月, 給香港人很多美好的回憶. 更可傳給新一代香港情原.

可惜她 (舊天星碼頭, 鐘樓和皇后碼頭) 將被移平撥作道路, 商廈用途.

不少 民間團體正力阻止政府將之拆毀.

根據資料顯示 - 大鐘在 1958 年安裝在鐘樓內, 由建造 '倫敦大笨鐘' 的同一生產商製造; 她是比利時國王贈予英國怡和洋行一名東主, 其後轉贈予天星小輪.

下午一時十分, 路經中環中央郵局時, 順道買些 '孫中山誕生一百四十周年' 之特別郵票及小型張. 一套四枚圖案分別寫 '' '' '' '', 配以 孫中山 不同時期的肖像.

面值 $1.4 的郵票字樣是 ''. '孫中山' 17 歲所攝. 為他現存最早照片 (1883 年攝).
面值 $2.4 的郵票字樣是 ''. 於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 年攝).
面值 $3 的郵票字樣是 ''. 為弔唁革命家黃興後留影 (1916 年攝).
面值 $5 的郵票字樣是 ''. 是深入人心的中山裝 (1922 年攝).

豬豬買了一套郵票, 一個小型張, 一板面值 $1.4 及十個面值 $1.4 的郵票, $65.8 .

一時四十五分, 到達中環大會堂門外時, 已見香港歷史博物館之職員黃小姐正 '修復後的東華義莊 (Tung Wah Coffin Home)' 實地考察的參加者點名.

大概二時十分, 旅遊車開往東華義莊 (博物館職員 笑稱 '上路  '). 車上職員向大家解說於義莊內的規矩:

- (先人地方) 嚴禁拍照, 不得喧嘩, 關上手機等等.

- 若參觀者於義莊內 (先人地方) 感到不舒適, 可不進入或離開於門外等候.
-
活動結束前, 習俗食燒肉及收利是.

下午二時半到達東華義莊 (於薄扶林大口環 Sandy Bay Rd) , 東華之行政主任史小姐義庄客廳為我們作:

- 東華三院擁有及管理東華義莊.
-
2005 年分別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古物古蹟辦事處頒發香港文物獎 (2004) '文物保存及修復獎' 榮譽大獎.
-
聯合國教育, 科學及文化組織頒發 '亞太區文物修復獎'  優越大獎  (表揚義莊於 2003 2004 年度進行大型修復工程的卓越成就).
-
東華三院董事局每年在清明節期間必來致祭, 以示慎終追遠.
-
東華暫只會與歷史博物館合作舉辦義莊考察 (半年一次), 這是第二次開放給歷史博物館之朋友來參觀. (並不開放予公眾參觀)
-
相關資料有 [東華三院 135 周年紀念專題文集之 '益善行道']

- 相關活動有 [何兆煒醫生之專題講座: '東華義莊歷史及修復工程']

當史小姐簡, 由領隊丁新豹博士 (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 向大家講解義莊的歷史: - 於十九世末, 有大量居於中國大陸的華人為了生計遠赴南, 北美洲, 東南亞國家謀生. 由於香港地處東西航運樞紐, 海上交通發達, 遂成為華人飄洋過海找尋生計或歸僑回鄉的中轉站.
-
東華義莊歷史可遠溯至 1875 年由文武廟捐資在西環牛房附近興建義莊一所, 以便利同胞寄厝靈骸. 其後文武廟將義莊送交東華醫院管理, 1899 年遷建大口環現址, 正名為 '東華義莊'.
-
當年的東華三院好比現在的宗親會. 在早期由內地來港或到海外工作的華人都希望死後能安葬故鄉, 故東華在殮葬服務上擔當重要的角色, 為本地居民及海外僑胞提供靈柩頒或骨殖暫存的地方及安排運回原籍安葬; 到十九世紀末更成為全球華人社會原籍安葬安排的樞紐.

-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社會觀念轉變及火葬開始流行, 加上中港交通頻密縮短靈柩候運時間, 莊房需求逐漸下降. 然而, 東華義莊不但展現東華三院的慈善精神, 亦見證東華在香港史扮演的角色以及華人殮葬文化的轉變, 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 (丁館長說笑就是現今死在異鄉的華人亦葬於異地, 即為異鄉鬼).

於義莊工作的同工嚴先生也為大家解答了一些日常運作/過往見聞的問題.
-
義莊建於一八九九年, 現時內部建築物有石牌坊, 涼亭, 花園, 大小莊房共九十一間及大堂兩間.

- 就是清明來拜祭的後人, 都要驗明正身才可進入.

- 有關長期沒有後人打理的靈柩, 只會在遇上義莊地方不足時, 才會被搬往沙嶺安葬; 否則會繼續保留.

- 六十年代, 由於中國大陸閉關, 故在全盛期有六百多副棺木不能回鄉滯留於此.
-
林伯欣先生去世時, 也先寄厝於義莊內, 再運回原籍安葬風水墓地.
-
有數拾個骨灰位預留給香港八和會館 (The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史小姐補充說: 和會館每年替東華籌到不少善款及對一群無依無靠的粵劇同仁之死後安所給予照顧.
-
一般要有政府的死亡証批文, 才可在此買骨灰位, 現在已沒位可買.

其他資料:
-
現有二個骨灰安置場, 共設有 6,733 個骨灰龕位.
-
凡本港居民或海外僑胞, 須將先人靈柩/骨殖/骨灰暫時存放一段時期者, 均可寄厝於義莊內 .
- 亦有名人在此義莊寄厝如: 東華醫院創院總理之一鄧鑑之夫婦, 蔡元培先生及陳烔明先生 (廣東軍閥, 是孫中山成立的廣東政府任陸軍部長兼內政部長) 等等.

隨後領隊帶領大家前往正門看看門廊牌坊, 沿途有不少不開放參觀的莊房 (如天字房, 壽字房) 及不少的骨灰龕位, 亦有後人來拜祭.
當穿越門廊牌坊後,   原來鄰近是木屋區.

正門牌樓富有中國傳統門廊牌坊的建築特色, 如飄簷, 屋脊的嵌線和裝飾.
領隊又說這兒曾修復多次, 每次都加上對聯作紀念.

大家隨著領隊前往義莊大堂時, 發現有人於莊房內拍照, 領隊及博物館職員頗為緊張, 後知道拍攝者不是歷史博物館考察活動的參加者, 才放心下來.
於大堂內大家顯得靜悄悄隨著領隊沿一條狹窄的通道一直走, 可見 靈柩/骨殖/骨灰 (有些盛載骨灰的器皿已生锈).

參觀義莊後, 大家返回義庄客廳去按照習俗食燒肉, 收利是. (我們用來買了東華賣物籌款物品及奧比斯捐款)

領隊於客廳內亦有提及這兒的對聯值得去思 '片刻小勾留休將身世論生死, 百年如夢寄了却塵緣悟色空'.

我們透過今次東華義莊考察活動認識到東華慈善工作的重要性, 亦了解到中國近代華人的辛酸歷史. 早年不少中國人為了生計離鄉別井出外打工或被賣豬仔, 死後仍希望可回鄉安葬, 義莊正是當時華人社會和風俗習慣的真實反映.

四時許旅遊車離開義莊直往中環散隊.

四時二十五分到達中環後, 我倆行往皇后像廣場去看看聖誕歐陸小鎮. 可惜仍在裝飾
進行中.
跟著我倆步往新天星碼頭乘渡輪返回尖沙咀, 這時豬豬提議往尖東之扒王之王享用下午茶 (牛牛選食薄牛扒烏冬, 加凍奶茶, 而小肥豬享用薄牛扒烏冬, 加凍檬茶, 連加一服務費共四十元正).

餐後, 我倆浪漫於尖東之璀璨燈飾下. 約七時由紅磡乘火車返回沙田, 再沿城門河步回家, 於河兩岸可見閃閃發光的燈飾, 非常舒服.

八時許回到家.

交通資料:
路線 (費用 / 行車時間 / 備註)
火車 沙田---紅磡
  $5.1 / 15分/
渡輪 尖沙咀---中環 $1.7 / 10分 /
渡輪 中環--- 尖沙咀 $1.7 / 10分 /
火車 紅磡---火田 $5.1 / 15分 /
 

費用: 30元正 (我倆有博物館入場証, 有九折)

: 天星碼頭 Star Ferry Pier, 東華義莊 Tung Wah Coffin Home, 燈飾 (尖東, 沙田)

兩忘煙水裡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