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ktx.com

鶴藪 二零零五年五月十六日

南山遠足隊 - 鶴藪郊遊徑

今天酷熱, 間中有雨粉.

七時起床梳洗, 然後步行至沙田火車站乘坐火車至粉嶺.

八時於粉嶺名都廣場的吉野家享用早餐 (燒雞肉飯餐, 每份十二元) 及買麵包. 八時半返回粉嶺火車站大堂已有不少南山團友在等候 (若不是公眾假期 Alan 放假, 我倆就不能參加這星期活動的隊伍) 而我倆就是陌生人. 領隊沒有講解行走的路線, 亦不用簽名.

約九時起步, 先經粉嶺名都廣場行至祥華邨穿過粉嶺康樂公園後再過馬路行至大埔工業區;  然後再沿水渠步行十多分鐘到達崇謙堂.

崇謙堂: 為巴色會佈道所, 在 1926 年創建的基督教堂. 1951年擴建成現存的教堂. 同時教友日多, 並移居教堂附近, 組成崇謙堂村 (私人物業, 不作開放), 大家只能於外邊拍攝.

續往鄰近的石廬, 石廬: 是華仁書院創辦人徐仁壽先生所建, 為兩層高中西合璧的建築, 外觀為西洋別墅形式. 屋前由於長滿了雜草, 故只能觀望上層的部分 (私人物業, 不作開放).

九時四十分到達老圍 (是龍躍頭鄉鄧族最早居住的地方), 圍村據風水佈局而建於小丘上, 四周以堅厚的青磚興建. 1997 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並進行大規模的修葺.

而松嶺鄧公祠, 位於老圍東面, 於十六世紀初為紀念開基祖鄧松嶺公而建, 是龍躍頭鄧氏的祖祠.

該祠為三進式建築, 擋中設於中進, 後進分三殿, 正殿供奉歷代祖先神主. 宋二世祖稅院郡馬鄧惟汲及皇姑趙氏的神位居中, 神主有龍頭木雕, 與其他祖先神主不同.

左殿內供奉對宗族有貢獻或功名顯赫的先祖. 右殿則供奉鄉賢, 正中為鄧師孟的神位.

鄧師孟原為僕人, 十六世紀末, 與主人同被賊人所擄, 師孟冒稱為主人的兒子, 願留賊船為囚, 賊人釋放其主人回家籌集贖金;

主人離去後, 師孟即投海自盡, 死後被追認為忠僕, 入祀鄉賢.

天后宮: 建於清初, 為龍躍頭鄉鄧族和分枝往大埔頭的族人所敬奉, 內存 1695 年及 1700 年鑄的康熙洪鐘, 每隔十年, 龍躍頭鄉會在天后廟前舉行太平清醮.

十時三十分經布格仔村, 這裡富有鄉郊景色, 林蔭翠綠, 景緻怡人. 約十一時到達流水响道再轉入鶴藪道, 沿八仙嶺郊野公園之內的鶴藪郊遊徑而上; 沿途漫山青翠. 於觀景台上, 可盡覽鶴藪一帶的景色及疏落的村屋, 確有鄉郊田園景色.

十一時四十分於鶴藪水塘尾 (家樂徑) 大休, 約二十分鐘大休後, 有部份團友起步往大埔, 我倆也隨行; 其後才知領隊仍在大休, 這唯有繼續前往.

沿途有不少長滿鮮紅色, 樹上熟的水楊梅. 路過的人也不敢摘下來試一試, 怕腸胃不適應, 只有望梅止喝.

沿鶴藪水塘家樂徑行再接入古道抵沙羅洞張屋, 沙羅洞於 1997 年被政府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更於 2004 年被政府列為全港第四位的最具保育價值地點.

十二時半穿過廢村接上車路, 沿路下走右轉石階級落至鳳園.

約一時半到達鳳園, 然後用二十分鐘行往大埔火車站後, 再行往香港鐵路博物館 (目蓋上 '2005 香港國際博物館日' 特別印章於遊戲咭上).

然後去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食下午茶 (二碗招牌雲吞麵加二杯冷飲品, 共三十元). 新街市設計現代化, 玻璃幕牆的外觀增強室內的透光度, 大樓內亦安裝了冷氣及扶手電梯系統.

四時許回家.  

交通資料:
路線 (費用 / 行車時間 / 備註)
火車 沙田---粉嶺 $5.8 / 20分 /
火車 大埔---沙田 $4.6 / 10分/

: 石廬, 廣福邨 Kwong Fuk Estate
分分鐘需要你

 

Hosted by www.Geocities.ws

1 1